水稻枯纹病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水稻枯纹病(英语:Sheath blight of rice),别名水稻云斑病水稻云纹病,俗称花杆、花脚瘟。病原为立枯丝核菌, 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部的菌丝在表面集结成团,先为白色,后为暗褐色的菌核。[1]

症状

水稻枯纹病会影响谷物灌浆,引起植物枯萎倒伏,无法正常抽穗,降低水稻结实率,减少粒重,影响产量[2]。施用氮肥过度,过度密植,气候高温高湿都有可能导致水稻感染枯纹病,分蘖盛期开始发病,圆杆拔节到抽穗期病害最为严重。发病初期,底部叶鞘出现椭圆形暗绿色的水渍状病斑,以后逐渐扩大为云纹状,危害叶鞘,穗颈,严重时全穗枯死。[3]

防治

  • 偏施氮肥容易产生稻热病,枯纹病,白叶枯病。加强水稻水肥管理,均衡氮磷钾配方,使前期不披叶,中期不徒长,后期不贪青。及时清理病株和杂草。
  • 化学防治: 在分蘖期,枯纹病发生时就要及时用药,早期防治效果明显。首选300克/升苯甲·丙环唑乳油3000倍液,或 5%已唑醇微乳剂2000倍液,或亩用25%毗唑醚酯乳油70mL喷雾,或50%氯溴异氰尿酸粉剂100倍液,或240克/升噻味酰胺悬浮剂1500倍液均匀喷雾,重点喷施基部。在孕穗始期和末期用30%苯甲.丙环唑乳油2000~3000倍液各防治一次,不仅治病效果好,还可起到明显增产作用。[4]
  • 生物防治: 近年来,拮抗微生物用来控制水稻纹枯病。[5]

参考文献

  1. 水稻纹枯病及其防治. 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丛书.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6 (中文). 
  2. 中国农业年鉴. 农业出版社. 1986 (中文). 
  3. Jiangxi Sheng 农业厅. 杂交水稻栽培技术问答. 粮食 作物 栽培 技术 丛书. 江西人民出版社. 1983: 12 (中文). 
  4. 中国植保病虫草害图谱大全暨防治宝典. 中原农民出版社. 2020. ISBN 978-7-80739-488-4. 
  5. 有害生物的微生物防治原理和技术.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 364. ISBN 978-7-5352-1633-5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