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1935年11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的干部在长征湖南新化合影。前排左起:周仁杰(红十六师师长)、李铨(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王震(军团政委)、夏曦(军团政治部主任)、萧克(军团长)。

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简称红六军团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之一。

1933年6月,湘赣苏区红八军红十六军红十八军会师,改编为三个师统一行动:第十六师师长高永生、政治委员温锦惠、参谋长李鄂;第十七师师长肖克、政治委员蔡会文、参谋长李达、政治部主任王震;第十八师师长严图阁、政治委员徐洪、参谋长谭家述、政治部主任袁任远。但是未成立正式军团领导机关,也未正式使用红六军团番号。1934年7月23日,中共中央军委正式训令成立红六军团,下令其西征前往湘鄂西苏区。8月7日,第十七师、十八师、红军学校共9700余人告别湘赣苏区西征。8月12日,军团西征占领湖南桂东县,正式成立军团机关,军政委员会主席任弼时、军团长肖克、政治委员王震、参谋长李达、政治部主任张子意,下辖第十七师:师长肖克兼任(后吴正卿代)、政治委员王震兼任(后苏杰代)、政治部主任张子意兼任;第十八师:师长龙云(后邝朱权代)、政治委员甘泗淇、副师长彭辉盟、参谋长谭家述、政治部主任方礼明

1934年10月7日,行至贵州石阡甘溪,前卫部队遭到桂军包围,经过激战,主力军团在后卫部队掩护下,向东南方向转移,部队损失惨重,被截为三段,陷入湘桂黔三省国民党军共24个团的包围。为避敌突围,转入石阡、施秉、余庆的高山密林中与敌周旋。10月15日,与主力部队失散的400余人,在军团参谋长李达率领下,突围至沿河铅厂坝时,通过当地群众了解到水田坝一带有红军活动,推测可能是红三军。于是,李达率部向水田坝前进,与红三军的侦查分队取得联系,随即见到贺龙、关向应。得知红六军团主力危急,次日,红三军主力南下寻找红六军团。红三军主力南下不久,便与红六军团一部分突围部队会合,此后在沿河、印江一带活动,搜寻红六军团主力和失散人员。10月24日,红六军团主力和红三军贵州印江黄木镇会师,开始统一行动,此时主官为:军团长肖克、政治委员王震、参谋长谭家述、政治部主任夏曦(后张子意代)、副主任罗志敏,军团暂编为三个团,共3300余人。1935年11月19日,红六军团与红二军团由湖南桑植出发开始长征

1936年7月,红六军团、红二军团和红四方面军甘孜会师,根据中央命令,两军团和红三十二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红六军团改编为红六军,各级主官为:军长肖克(后陈伯钧代)、政治委员王震、副政治委员罗志敏、参谋长谭家述(后彭绍辉代)、政治部主任张子意(后刘道生代),下辖第十六师;师长张辉、政治委员晏福生;第十七师:师长贺庆积、政治委员汤祥峰;第十八师:师长张正坤、政治委员罗志敏(兼任);模范师:师长刘转连、政治委员彭栋才。10月22日,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

1937年,原红六军团主力和红三十二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120师359旅,旅长陈伯钧、副旅长王震,下辖717团,团长刘转连;718团,团长文年生。之后投入抗日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