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鲵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中国大鲵
保护状况
生物分类法 编辑
域: 真核域 Eukaryota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
纲: 两栖纲 Amphibia
目: 有尾目 Urodela
科: 隐鳃鲵科 Cryptobranchidae
属: 大鲵属 Andrias
种: 中国大鲵 A. davidianus
学名二名法
Andrias davidianus
Blanchard, 1871

中国大鲵学名Andrias davidianus[2]大鲵属的一种,俗名中国娃娃鱼娃娃鱼,乃生活在淡水中的两栖动物。目前世上最早的化石出土于中国内蒙古,距今约1.65亿年,所以中国大鲵可被称为活化石。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将之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

描述

中国大鲵是现存两栖类当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一般身长约60至70公分,体重约5至6公斤,大的可长达1.8米,重达30公斤。背呈棕褐色,有黑色斑块,腹色较淡,头扁宽,生有成对的疣突,头的背面有极小的鼻孔和眼,口大,躯扁而粗壮,尾短而侧扁,四很短,前肢4,后肢5,趾间有

因叫声像婴儿啼哭,故又名“娃娃鱼”,但实属两栖动物,并不属于鱼类

另外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研究员车静说,研究团队与合作者们经过10年的考察和走访,界定了陕西种、四川种、广西种、贵州种和安徽种5个物种。其次,在养殖场种群中还意外发现了另外两个独特支系,加之记录分布于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种群,推测中国大鲵可能包括8个物种。最终一项新研究确认中国大鲵其实分属三个物种[4],其中较大的获命名为南华大鲵

生活情况

娃娃鱼栖息在清澈、低温的溪流或者天然溶洞中,它们是肉食性动物,主要的食物为鱼类甲壳类动物,于夏天末期产卵,约2至4个星期即可孵化。

现时中国湖南山西陕西广东广西等地,都有人工驯养的娃娃鱼分布;野生则极为稀少,主要于长江黄河珠江流域海拔1500米以上支流被发现。

保育现状

由于娃娃鱼生存年代久远,其肉被认为具有神奇的疗效,因此价格昂贵,常遭人类捕捉来食用或观赏,再加上生活环境遭受破坏,几濒临灭绝。20世纪末期,台湾也曾盛行食用,大量从中国大陆走私,作为观赏用途的也不计其数。

IUCN红色名录内,娃娃鱼被评定为极危物种,表示其野生种群所面临灭绝的机会极高。目前野生种群主要面对滥捕的情况,栖息地的破坏也减少了它们的生活空间。

人工养殖

自1978年,阳爱生成功地实现了娃娃鱼的人工繁殖,时至今日,中国人工繁殖娃娃鱼的数量已至约10万尾,并成立有湖南省大鲵保护与发展协会。有报导指人工驯养的娃娃鱼,将能在两年后成为普罗大众的食品[5]。野生的中国大鲵至少包括五个到八个不同物种[6],而养殖场相关业者不知道各地区大鲵物种的明显差异,无意间创造出了杂交品种,其对野外基因组成的适应,有令到多数大鲵物种灭绝的风险。[7][8]

2009年,娃娃鱼主要聚居地之一的张家界大鲵自然保护区,正拟提供娃娃鱼给香港海洋公园作科普宣传及科学研究之用。此前香港有两条娃娃鱼,属1990年代末非法偷运入境,经香港渔护署搜出后交由嘉道理场照料,2001年养于海洋公园至今。

叫声传说

有部分学界人士认为“娃娃鱼叫声疑似婴儿”是谣言,可以发出这种声音可能是吃东西吞咽或从水下吐泡泡产生的声音,这是因为娃娃鱼没有声带[9][10]

参考文献

  1. Gang, L. et el. Andrias davidianus.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04. [2007年3月13日]. 
  2. Andrias davidianus. ITIS. 
  3.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调整 长江江豚等升为国家一级. 央广网. [2021-10-20]. 
  4. 全世界最大的两生类确认为独特物种. [2019-09-24]. 
  5. “娃娃鱼”两年后将摆上家庭餐桌 ,载人民网,2008年12月15日
  6. 科学家研究发现大鲵至少由5个物种组成. 中国经济网. [2021-10-20]. 
  7. 中国大鲵保育困境:放生反致野生品种走向灭绝 纽约时报中文 2018-06-05
  8. 四川明确水生野生动物保护范围 严格人工繁育审批管理. 中国西藏网. [2021-10-20]. 
  9. 娃娃鱼到底会不会叫?. 湖南省林业局. 2019-08-30. 
  10. 下水道惊现娃娃鱼 娃娃鱼叫声像婴儿竟是谣言. 大众网. 2016-01-18. [永久失效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