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细亚生产方式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亚细亚生产方式(英语:Asiatic mode of production,缩写为 AMP),由卡尔·马克思在1850年代开始发展的理论,曾在1859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序言中提到。是东方历史中一个特殊的生产方式,具体为:国家以农村公社为基本社会组织;国家在社会生活中管理农村公社;国家指挥农村公社来进行大型工程的建设。亚细亚生产方式的重要特点是土地公有,不允许自由转让。 典型的国家有印度西周时期的中国等等。

在亚细亚生产方式之下,国家的产生与西方有所不同,国家并非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而是作为一个管理者顺应社会需要所诞生的。在亚细亚生产方式下,东方国家普遍具有专制主义特色,民主、自由的思想也很难在东方产生。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春秋战国时便突破了亚细亚生产方式。“废封建,开阡陌”“井田制”等一些措施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土地自由买卖得到了承认。但是专制主义却保留了下来,影响深远。

参见

参考资料

  • “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历史演变的考察,赵家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