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惹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中国东北地区历史
中国东北史前史
燕国 (辽西郡) 箕子朝鲜 东胡 肃慎 濊貊
(辽东郡)
秦朝 (辽西郡)
(辽东郡)
西汉 (辽西郡) 卫满朝鲜 匈奴
(辽东郡)
(汉四郡) 扶余国 沃沮 高句丽
东汉 (辽西郡) 乌桓 鲜卑 挹娄
(辽东郡)
(玄菟郡)
曹魏 (昌黎郡) (公孙度)
(辽东郡)
(玄菟郡)
西晋 (平州)
慕容部 宇文部
前燕 (平州)
前秦 (平州)
后燕 (平州)
北燕
北魏 (营州) 柔然 契丹 库莫奚 室韦 勿吉
东魏 (营州)
北齐 (营州)
北周 (营州)
隋朝 (柳城郡) 突厥 靺鞨
(燕郡)
(辽西郡)
唐朝 (营州) (松漠都督府) (饶乐都督府) (室韦都督府) (黑水都督府) 渤海国
(渤海都督府)
(安东都护府)
辽朝 (上京道)
(中京道)
(东京道)
女真 东丹国
定安国
(东京道)
金朝 (东京路) (上京路)
东辽国 后辽 大真国
元朝 (辽阳行省)
明朝 (辽东都司) (奴尔干都司)
建州女真 海西女真 野人女真
清朝 (满洲地区黑龙江将军吉林将军盛京将军)
(东三省) 俄占外满
中华民国
东三省
远东共和国
苏联远东
东北最高行政委员会
伪满洲国
苏联占领下的满洲
中华民国
东九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东北
远东
政区、政权大部在今东北三省者用粗体。
参见

兀惹(995年—996年)是契丹征服渤海灭亡后,10世纪后半期渤海人贵族建立的抵抗契丹辽朝统治的国家,在今黑龙江省宾县。史书上又称“兀惹国”“乌舍国”“乌舍城渤海国”“乌惹”“嗢热部”、“兀惹=乌舍=乌惹=嗢热”、与[weji]的发音接近。

历史

辽代的兀惹国

契丹国灭亡渤海国后,在渤海国故地,有渤海人建立的政权定安国存在。981年,定安国王乌玄明通过女真使者向北宋上表:“臣本以高丽旧壤,渤海遗黎,保据方隅……而顷岁契丹恃其强暴,入寇境土,攻破城砦,俘略人民……而又扶余府昨背契丹,并归本国,灾祸将至,无大于此。所宜受天朝之密画,率胜兵而助讨,必欲报敌,不敢违命。臣玄明诚恳诚愿,顿首顿首。”宋朝下诏建立宋・高丽・定安三国对契丹的包围网,北宋乌舍城浮渝府渤海琰府王下诏共讨契丹。“浮渝府”据考即为“扶余府”。定安国对宋表示扶余府是自立为国的,乌舍国是不属于定安国的独立王国。986年,定安国被契丹攻灭。995年,渤海人贵族乌昭庆以兀惹国的名义起兵,996年,投降契丹。

金代的兀惹国

金代时,兀惹国首领乌氏被李氏取代。第四代皇帝、海陵王完颜亮的兄长郑王完颜充,就是兀惹李氏的顺妃李金哥所生。

参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