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惠僧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包惠僧(1894年—1979年7月2日),学名道享,又名晦生,别名鲍一德包生,号栖梧老人湖北黄冈人,中共早期领导人,工人运动活动家。1920年参加武汉共产党支部。1921年7月,受陈独秀委派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7年脱党。1949年从澳门来到北京。历任内务部研究员、参事、国务院参事。生前著有《包惠僧回忆录》。[1][2][3][4][5]

生平

1894年生于黄冈(今团风)上巴河包家畈。曾就读黄冈中学湖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19年北京大学中文系肄业。

1921年7月受共产国际委托,从上海到广州邀请陈独秀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陈独秀因为工作繁忙,转而委派包惠僧出席大会。后在上海参加编辑《劳动届》周刊。9月回武汉,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武汉分部主任,和中共武汉区委员会书记,发动工人运动。在武汉期间,包惠僧在武昌察院坡开了一家“时中书店”,作为共产党活动时的据点。在此期间,恰逢项英经常来书店,得以结识,并由此成为项英的入党介绍人。

1922年调中共北京区委,期间被派到郑州主持召集京汉铁路总工会筹备会议,任委员兼秘书。

1923年10月,再次返回武汉,当选中共武汉区委会委员长。

1924年,以中共党员身份加入国民党,任中央直辖滇军干部学校政治部主任。1925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1926年北伐战争时,国民革命军第1师第1团党代表、第22师党代表,战时政治训练班主任,新闻检查委员会主席,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筹备主任等职。

1927年任独立十四师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国共分裂后,脱离中共党组织。

1931年至1948年,历任国民政府武汉行营参议、国民政府陆海空军总司令部参议、内政部户政司司长、人口局局长等职。

1948年去澳门。1949年11月从澳门回到北京,先后任内务部研究员、参事、国务院参事

1979年7月2日病逝于北京。

参考文献

  1. 中共一大13位代表的迥异人生-- 包惠僧历经曲折迷途. [2017-05-20]. 
  2. 李松林主编; 王树荫, 齐福霖, 许晓军副主编. 中国国民党史大辞典. 合肥: 安徽人民出版社. 1993. 
  3. 王进,齐鹏飞,曹光哲主编. 毛泽东大辞典. 南宁; 桂林: 广西人民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1992. 
  4. 徐友春主编; 蔡鸿源, 周兴培副主编. 民国人物大辞典.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1. 
  5. 邱沛篁, 吴信训, 向纯武等主编. 新闻传播百科全书.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