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银行大楼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中国大陆简体模式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上海外滩建筑群
台湾银行大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所在 中国上海市黄浦区
分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时代1926年
编号4-220
登录1996年
台湾银行大楼
台湾银行大楼
概要
行政区 中国上海市黄浦区中山东一路16号
起造日1924年
竣工日1927年
托建人项茂记营造厂
所有人招商银行外滩支行
设计与建造
建筑师德和洋行
台湾银行大楼旧照

台湾银行大楼又称中国农民银行大楼工艺大楼,是一幢位于上海外滩16号的具有日本近代西洋风格的历史建筑。其处于九江路中山东一路口,南邻上海华俄道胜银行大楼,北邻字林大楼,最初是台湾日占时期台湾银行在上海建造的办公大楼。台湾银行大楼在1924年开始建造,由德和洋行设计,项茂记营造厂承建,1927年建成[1]。1994年,大楼入选第二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现在由招商银行外滩支行使用。

历史

大楼所在地原是一幢由玛礼逊洋行设计的东印度式假4层砖木房屋,为汇丰银行所拥有[2]。日资台湾银行1911年在上海设立分行后曾长期租用此楼办公。之后,银行将大楼买下。因旧楼山墙不够牢固,不具备作为银行办公楼使用的条件[3],故于1924年拆除旧楼,建造新楼[2]。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农民银行入驻大楼。194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农民银行,并于之后更名为工艺大楼[4]。招商银行入驻前,市工艺品进出口公司曾在此办公。

建筑特色

台湾银行大楼共四层,占地969平方米,建筑面积4008平方米[1]。大楼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有日本近代西洋式风格,但同时又广泛的吸取了世界各国建筑的长处。在大楼的东立面配有四根爱奥尼式圆柱,颇有古典主义建筑的特征。虽然这些柱子与希腊神庙相比略微简朴,如柱头应有的“发卷”的曲线涡卷被直线勾勒的回纹图案所替代,但这一希腊神庙式的建筑风格在外滩却算得上是独一无二的[2]。此外,其它三面每面都还有一排方壁柱[5]

整幢建筑有种下大上小的感觉[3],是因为建筑原高三层,后夹层为4层[5]。三层、四层的层高要远小于一二层,窗框基本为平拱形[3]

参考文献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