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中高松城之战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备中高松城之战
战国时代的一部分

赤松之城水责之图
日期天正10年(1582年)4月 - 6月4日
地点
结果 秀吉军和毛利军讲和,清水宗治自害
参战方
织田军 毛利军
指挥官与领导者
羽柴秀吉 清水宗治 
毛利辉元
小早川隆景
吉川元春
兵力
2万1千[1]3万[2]
尚未到达援军62500(织田+明智)
8万[3][4][5]
1200人~5,000(含避难民)[1]
8万(毛利援军)[6]、5万[7]、6万(毛利援军)[8]、3万(毛利援军)[9]
伤亡与损失
不明 不明

备中高松城之战(びっちゅうたかまつじょうのたたかい)是天正10年(1582年),羽柴秀吉织田信长之命,对毛利氏配下清水宗治守备的备中国高松城进行之攻略战。

背景

在天正九年(1581年)的鸟取城之战后织田军的羽柴秀吉拿下因幡国,加上伯耆国豪族南条元续也被秀吉策反,在天正十年一月(1582年)时毛利方便风闻羽柴秀吉将出兵备中,因此由小早川隆景出面,号召备中备后的豪族会面商谈[10],而高松城主清水宗治也表示绝对不会倒戈,为表对毛利家的忠诚,将次子清水景治送往毛利家当人质[11]

羽柴秀吉在天正十年(1582年)整顿好播磨但马因幡三国的兵力后,联合备前美作宇喜多秀家在3月15日正式出兵攻打备中国[12],3月17日时秀吉养子羽柴秀胜也率军在备前儿岛攻陷常山城[13]。4月时进入备中的羽柴秀吉率先派遣蜂须贺正胜黑田孝高为使者[11]想劝降高松城主清水宗治,却被他严词拒绝[10],但伊予国的毛利水军将领来岛通总却接受了秀吉的劝降。

随后宇喜多忠家在4月25日攻陷毛利家臣林重真备中冠山城[10][14],秀吉军又在5月2日以黑田孝高率700人为先锋,进攻乃美元信的备中宫路山城[4],秀吉军察觉城兵警备松懈,趁夜攻打拿下宫路山城[15]。由桂广繁镇守的加冠城(又名鸭城),东之丸守将生石治家阵前倒戈织田家,同样在5月2日引入织田军,毛利军被斩三百人,城池失陷[4][14]。为强化备中国的防务,毛利辉元也调遣姑丈备后豪族上原元祐进入日幡城助阵,秀吉也派出胞弟羽柴秀长率两万兵马攻打,上原元祐内通秀吉,引织田军入城杀死日幡城主日幡景亲,织田军顺利下日幡城[5][8]。备中国的河屋城[9]龟石城巢蜘冢城也都被秀吉军拿下[14]

为了守住备中国,毛利辉元小早川隆景吉川元春在5月7日决定率大军亲自支援[16],兵力有8万[6]、6万[8]、3万[9][15]等说法,但在4月17日时,羽柴秀吉已率领主力军将高松城团团包围。

经过

备中高松城水攻的堰堤遗迹

羽柴秀吉在进攻备中高松城时将本阵设在龙王山,黑田孝高献策建议对高松城进行水攻[15][17],利用城池邻近足守川的地形以两千人力在城池周遭三里修建土堤,为加快筑堤的速度,羽柴秀吉开出1俵土付钱100文和米1升的高价向四周百姓征集土俵,每一间3528个土俵,就要花了352贯800文跟35石2斗8升,而这个土堤宽12间、长6间、高4间,共花费了63万5040贯文,米6万3504石的钜资,才完成这片土堤[18]。在土堤完工后,秀吉引周遭河川之水灌入,加上梅雨时节降下大雨,使高松城陷入水中,羽柴秀吉也在堤防边建构数个堡垒加强防备[9]

筑堤将近完工时,曾因搬运大石失败而出现缺口,幸亏黑田家臣吉田长利建言用石头跟土囊放在船只上,然后让三十艘船只沉积在缺口处将其堵上[15][19]。秀吉军对高松城水攻成功后,邻近民家也全淹在水里,羽柴秀吉命令浅野长政小西行长乘船载著大炮对城池进行轰击[8][15]

毛利辉元在五月时跟吉川元春小早川隆景率军营救高松城,兵力有8万[6]、3万[9]等说法,秀吉也分出两万兵马防范毛利军可能的袭击,本军则持续监控堤防,维持对高松城的水攻[9],而陷入水势中的高松城也使毛利辉元集结援军来到后根本无法救援,城中局势危殆[2]

但是听闻毛利辉元率大军出战,秀吉也奏请主君织田信长派出大军支援,信长也安排堀秀政池田恒兴中川清秀高山重友明智光秀细川藤孝支援秀吉军[13],使落入劣势的毛利辉元被迫决定以割让备中、备后、伯耆出云美作五国的条件交换,派出使者安国寺惠琼前往秀吉军中进行和谈,而秀吉则以谋臣黑田孝高负责交涉[1][20],但秀吉方却坚持要城将清水宗治切腹,蜂须贺正胜生驹亲正更出示部分毛利方豪族许诺投降织田家的书信威胁安国寺惠琼[1]

秀吉利用水攻包围高松城,但是在战争中接获长谷川宗仁的书信[5],获知主君织田信长死于本能寺之变的消息,所以改以让渡备中、伯耆、美作三国以及要求清水宗治切腹已放过城兵为条件,和毛利方讲和。毛利方在征求清水宗治同意后,清水宗治与兄长月清入道、弟弟难波传兵卫、援将末近信贺在6月2日乘小船出城正式切腹[5][12][21],毛利方也交出桂广繁小早川秀包)作为人质[22],秀吉方也送出毛利重政毛利高政兄弟当人质,使和约成立[23]。和议达成后,羽柴秀吉也命令黑田孝高打开堤防泄去水势,拯救城中军民[15]

尽管急于讨伐明智光秀,羽柴秀吉为防备毛利军可能的追击,也留下宇喜多秀家在备前[5],安排杉原家次担任高松城代)[9]浅野长政担任姬路城代,迅速返回京都所在的山城国,讨伐明智光秀[9][24]

参战武将

关连项目

参考来源

  1. 1.0 1.1 1.2 1.3 黑田如水 福本日南著
  2. 2.0 2.1 丰鉴
  3. 江系谱
  4. 4.0 4.1 4.2 毛利家日记
  5. 5.0 5.1 5.2 5.3 5.4 备前军记
  6. 6.0 6.1 6.2 毛利秀元记
  7. 丰臣秀吉谱
  8. 8.0 8.1 8.2 8.3 绘本太阁记
  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续本朝通鉴二百十
  10. 10.0 10.1 10.2 萩藩阀阅录
  11. 11.0 11.1 清水长左卫门尉平宗治由来觉书
  12. 12.0 12.1 秀吉事记
  13. 13.0 13.1 信长公记
  14. 14.0 14.1 14.2 龟井文书
  15.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黑田如水传 金子坚太郎著
  16. 吉川家鉴
  17. 黑田家谱 贝原益轩著
  18. 续武将感状记
  19. 吉田大略记
  20. 织田丰臣时代史
  21. 吉备群书集成. 第四辑
  22. 太阁记
  23. 宽政重修诸家谱
  24. 高松城攻之物语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