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一世(俄罗斯)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尼古拉一世
Николай I
全俄罗斯皇帝和独裁者芬兰大公国大公波兰国王
统治1825年12月1日-1855年3月2日(29年91天)
加冕1826年9月3日 (30岁)
前任亚历山大一世
继任亚历山大二世
出生(1796-07-06)1796年7月6日
 俄罗斯帝国加特契纳宫
逝世1855年3月2日(1855岁-03-02)(58岁)
俄罗斯帝国圣彼得堡冬宫
安葬
配偶普鲁士的夏洛特
子嗣亚历山大二世
洛伊希滕贝格公爵夫人玛丽亚
符腾堡王后奥尔加
黑森-卡塞尔亲王妃亚历山德拉
康斯坦丁·尼古拉耶维奇大公
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大公
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大公
全名
尼古拉·巴甫洛维奇·罗曼诺夫
Nicholas Pavlovich Romanov
王朝霍尔斯坦-戈托普-罗曼诺夫王朝
父亲保罗一世
母亲符腾堡的索菲·多萝西亚
宗教信仰俄罗斯正教
尼古拉一世1836年发行的卢布,正面是沙皇本人的头像,后面是他的家人,故此这套卢布也被称作“家庭卢布”

尼古拉一世·巴甫洛维奇(Николай I Павлович,1)(1796年7月6日—1855年3月2日),是俄罗斯帝国皇帝,1825年至1855年在位。保罗一世第三子。其兄亚历山大一世死后无男嗣,次兄康斯坦丁大公放弃皇位继承权,因此被立为俄国皇帝。在尼古拉一世统治时期,奴获得了从事商业,和从一个地主的属地迁徙到另一个地主属地的自由。奴比例降到了35%。到了亚历山大二世时期,因为奴制已经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于是在1861年被彻底废除。

解放奴

美国历史学家Kliuchevsky博士指出尼古拉一世统治时期俄罗斯民的三个显著的改变:

  1. 俄罗斯奴的数量大幅减少生活环境改善,这是第一次急剧减少奴的数量-他们在俄罗斯的人口所占比例,根据不同的史料估计下降到57-58%,在1811年-1817年为35-45%,在1857-1858年奴以不再占据多数的人口。[1]
  2. 完善国家的农业制度改革,奴其人数在1850年下半年达到约50%的人口的地位。这种改善是由于采取了负责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所有国家民被分配到自己的的土地和土地的森林地区,建立了在农业欠收时提供民援助,民获得了资金贷款和能够开设谷物面包店。此前这类商业活动一直是俄罗斯贵族的特权,而奴不能从事商业活动,由于这些措施的结果,不仅增加了繁荣政府预算收入增加了15-20%,拖欠的税款减少了一半,和减少了无地劳动者和流民。[2]
  3. 尼古拉一世在任内通过了一些法律,以改善奴的生活。例如地主被严格禁止出售民(不含土地),而此前贵族是可以购买奴的,并不能将奴放逐到苦役(此前一直是标准的做法);[3]俄罗斯在1497年之前对奴的迁徙自由没有严格限制。奴跟主人达成协议,比如奴缴纳相当于自己身价的赎金,地主同意,就可以解放他为自由民。在1497年规定了只有在每年的尤里耶夫节(俄历11月26日,西历12月9日)奴才可以赎身并且自由迁徙,且前提是向地主缴纳赎身费。1581年取消了尤里耶夫节,至此奴彻底失去了合法赎身的可能性。不过,依然存在着法律漏洞。法律规定,如果奴逃跑,地主无法找到他,就自动默认他的奴契约身份和主人的所有权失效。[4]1597年,地主有权追捕逃亡奴的时限被扩大的5年,如果5年之内他都找不到,奴才能自由。1607年,这一时限被扩大到15年。1649年,时限改为终身无期限,至此,逃跑获得自由的管道也被封锁。此外,地主有权追捕不仅是奴本身,还包括他们的后代抓回来继续担任奴,如果地主能够在法庭作证提供证据,证明这家人是他以前逃跑的奴后代。不过,法律依然保护了一部分的权利:奴不可被未附带土地的情况下出售(个别无土地出售属于违法行为)。奴不可被剥夺住房,不可被赶出住房到大街上流浪。奴有权向法庭上告主人,如果他遭到了主人的虐待或者主人侵犯了他的合法权利(拥有份地和住房)。主人不得对奴进行会致死的虐待或者拷打,如果奴被主人打死,主人应该向奴的家属支付赔偿金。尼古拉一世的改革给了奴自己的土地,开展商业和获得人身自由并获得自由迁移居住地的相对自由的权利。[5]此前,在彼得一世法律规定,其下所有的民,出现在他所在的村庄30英里距离之外未经奴主人许可的证书,会认为是一个逃犯,并且被惩处。[6][7]

外交政策

尼古拉一世任内在1853年俄罗斯帝国的舰队与土耳其作战取得胜利,保护巴尔干地区的东正教人口不受奥斯曼土耳其的入侵。然而,这却导致恐惧俄罗斯帝国进入地中海的英国和法国联合起来,发动克里米亚战争。俄罗斯帝国战败,尼古拉一世于战争结束前夕过世。

1825年军官发动类似十月革命的前身十二月党人起义,尼古拉对其采取严厉镇压措施。此后他加强对自由思想和革命运动的镇压,设立秘密警察第三厅。派遣12大军镇压波兰1831年起义,5月26日波兰人战败,原因在于领导人之间的分歧以至于互相残杀,同时俄军已兵临华沙城下,10月21日残余的起义者向俄军投降;沙皇将参与起义的波兰军官悉数开除并流放到俄国中部地区,普通士兵被送到高加索服役,受惩罚人数达10万,支持起义的8万多名平民也被流放,其中254人被判处死刑,有5000多块私人地产被没收,同时废除波兰宪法,解散议会和军队,派俄国人去波兰担任官员。[8]在1830年,全国霍乱流行,颇有世界末日之感,为抚慰人心,提供一套意识型态对抗法国的共和革命思想,当时法国大革命之后贵族、神职人员遭到屠杀,超过50万人丧生,国家内忧外患以及产生激进的左右两派和雅各宾派的独裁专政,以及拿破仑战争的动荡,由他的教育部长乌瓦罗夫提出君主专制,东正教,民族性理论。民族性是利用当时欧洲的浪漫主义风潮,称俄罗斯人为上帝选民,最能忍耐。

家庭

尼古拉一世还是大公时,在1815年、1816年两度访问柏林,与普鲁士的夏洛特公主相爱并订婚,于1817年结婚。这也是一桩政治联姻,夏洛特婚后即改信东正教,改俄罗斯名亚历山德拉·费奥多罗芙娜。二人是远亲,都是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的后代。有4子3女:

名字 出生 逝世 备注
亚历山大二世 1818年4月17日 1881年3月13日 1841年娶黑森和莱茵大公国的玛丽郡主(1824-80);有6子2女
玛丽亚·尼古拉耶芙娜 1819年 1876年 1839年下嫁马克西米连·德·博阿尔内(1817-1852);有4子3女。1856年同Grigori Strogonov伯爵再婚(1824-79);有1子1女
奥莉加·尼古拉耶芙娜 1822年 1892年 1846年,嫁给符腾堡国王卡尔一世(1823-91);无子女
亚历山德拉·尼古拉耶芙娜 1825年 1844年 1844年1月, 下嫁黑森-卡塞尔伯国的腓特烈·威廉伯爵(1820-84),同年10月难产逝世。
康斯坦丁·尼古拉耶维奇 1827年 1892年 1848年娶萨克森-阿尔滕堡公国的亚历山德拉郡主(1830-1911),俄罗斯名为亚历山德拉·约瑟弗娜;有4子2女,其中奥尔嘉·康斯坦丁诺芙娜为希腊王后。
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 1831年 1891年 1856年娶奥登堡大公国的亚历山德拉郡主(1838-1900);有2子
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 1832年 1909年 1857年娶巴登大公国的塞西莉埃公主(俄罗斯名为奥丽佳·费奥多萝芙娜);有6子1女

参考文献

  1. Blum J. Lord and Peasant in Russia. From the Ninth to the Nineteenth Century. New York, 1964 p.420; Ключевский В. Курс русской истории. Лекция LXXXVI
  2. Blum J. Lord and Peasant in Russia. From the Ninth to the Nineteenth Century. New York, 1964 p.476
  3. Павленко Н. И. Петр Великий. М, 2010, с. 686
  4. Blum J. Lord and Peasant in Russia. From the Ninth to the Nineteenth Century. New York, 1964, pp. 488—489
  5. Ключевский В. Курс русской истории. Лекция LXXXV
  6. Blum J. Lord and Peasant in Russia. From the Ninth to the Nineteenth Century. New York, 1964 p.440
  7. Зайончковский П. А. Правительственный аппарат самодержавной России в XIX в. М., 1978, с. 109
  8. Richard J. Evans著、胡利平译. 1815-1914竞逐权力. 北京: 中信出版社. 218年12月: 64~65. ISBN 978-7-5086-9650-8 (中文). 

外部链接

尼古拉一世·巴甫洛维奇
霍尔斯坦-戈托普-罗曼诺夫王朝
出生于:1796年7月6日逝世于:1855年3月2日
统治者头衔
前任:
长兄亚历山大一世
俄罗斯帝国皇帝
1825年—1855年
继任:
长子亚历山大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