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雇外国人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お雇い外国人 
假名おやといがいこくじん
平文式罗马字oyatoigaikokujin

御雇外国人,或称外籍讲师,是指日本幕末明治时代时为了赶上西方国家脚步,而大量公聘的外国籍顾问,其受雇后协助日本发展经济、工业、制度等学问(殖产兴业)。明治维新的成功,御雇外国人功不可没,这样的合作一直持续到20世纪,不少外籍顾问也到日本殖民地指导,如朝鲜、中国台湾等地的现代化工程。

背景

自从日本战国时代结束,德川家康掌控全日本,日本进入江户时代,德川家康掌权后为了政权稳定,不希望有反抗势力继续跟外国接触得到新技术能再次威胁德川家康,于是强力实施锁国禁教政策,德川幕府开始禁止外国人停留在日本。仅德川幕府认可的少数中国人和少数荷兰人能被允许到唯一的对外港口长崎贸易。但到江户幕府末年发生黑船来航萨英战争下关战争这些重大事件之后,日本人才真正意识到西方文明的强盛,启蒙日本有志人士并真正放弃攘夷,日本开始全面学习欧美,并雇用外籍顾问。同时期清朝也开始自强运动

国籍来源

1868年至1889年期间,日本政府机关和私人机关雇用的外国人总计2,299人(包含家族、个人和大使馆人员),其中英国928人、美国374人、法国259人、中国253人、德国175人、荷兰人87人。[1]依业别而论,陆军原本是法国人居多,但普法战争后,随着普鲁士(德国)战胜而使日本大量改雇德国人;海军雇用英国人居多;为了开发北海道,雇用不少美国人;而在土木建设方面,则雇用荷兰人。

当时日本政府用高薪雇用外国人士,让部分外国人不想回国甚至与日本人结婚而永久停留在日本。这些永久居住在日本的外国人著名的有小泉八云乔赛亚·康德艾德温·敦

墓园

由于有御雇外国人开始永久居留在日本,著名的有爱尔兰裔小说家小泉八云安葬在东京都杂司谷灵园,其墓地成为日本著名的观光景点。东京都的青山灵园等多个墓园就是这些御雇外国人在异乡永眠之处,但这些御雇外国人生前大多没有入籍日本的纪录,所以国籍不明,加上墓园长期未付管理费,墓园曾经有拆迁危机。幸好现代日本政府开始重视这些御雇外国人墓地作为文化遗产,读卖新闻曾经报导东京都主动协助付清墓园管理费来保留这些文化遗产。

受聘领域

学术・教育

外交

医学

法律

建筑・土木・交通

各种产业技术

艺术・美术

军事

相关链接

人物

战争

改革

参考资料

  1. 《资料 外籍讲师》(1975)
  2. 布瓦索纳德纪念现代法研究所. 法政大学.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