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塘镇(饶平县)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新塘镇
概览
国家 中国
上级行政区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
行政区划代码44 51 22 108
村级区划单位数14
- 社区0
- 行政村14
时区UTC+8北京时间

新塘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1]

新塘镇,在广东省饶平县北部西侧。面积80平方千米。人口2.1万人。清朝属元歌都下饶堡。镇人民政府驻新塘圩,人口860人。1975年从三饶公社析出建乡,1993年置镇。西是待诏山,北是大尖山,中间是山间小盆地。主产林、茶、果、药材,盛产香蕉、杨梅、梨、橄榄。特产“深坑水仙”、“岭头白叶”、“西岩奇种”名茶。有抽纱、锯木、陶瓷等厂。

行政区划

新塘镇下辖以下地区:[2]

溪美村委会、饶丰村委会、外宫村委会、南村村委会、西石村委会、顶厝村委会、新楼村委会、新塘村委会、东山村委会、乌洋村委会、下坝村委会、上南村委会、南淳村委会、新寨村委会。

姓氏由来

黄姓, 饶平道韵乡黄氏,奉祀建饶公为始迁祖。道韵黄氏开基祖为漳州篁坑黄氏传护公十代孙黄建饶,于元朝延佑元年(1314年)由福建漳州篁坑只身迁徙入粤,娶燕坑姜氏妈,有子三个,名光裕、光华、光烈,定居海阳元歌都道韵乡,传衍至今为饶公之二十六世。子孙分衍潮汕各地,仅在饶平境内有三万多丁,是饶平望族之一。后裔分衍:三饶镇,新塘镇之乌洋、上南淳、下南淳等地。

林姓, 路下林始袓 和义公 居漳浦县东庵路下社,生大用。大用生七子:子亨、子贵、子贤、子慕、子华、子齐、子渊。元末兵乱,七子散居各地,四子子慕分居平和五寨乡埔坪社,二子伯川。伯川原配彭氏生长子日隆,日隆迁安厚镇龙头,后裔分衍饶平新塘西石、新塘顶厝等地。

张姓, 唐朝开元时宰相张九龄,因唐末战乱,世族各分迁关中、豫章、闽汀宁化而居,迨化孙公自福建宁化再迁上杭。张盛德(公元1306-1377年)又名子预,居海阳县光德乡(现大埔县)南山黄竹塘座万石堂。娶大小妻刘氏、罗氏。刘氏居饶平,生四子,张衍昌、张继旺、张启盛、张名卿。刘氏妈生四子:长子衍昌(葫芦),居乌石,明朝间,衍昌乌石派后裔迁三饶下寨乡(邻近新丰镇溁西村),传至张夷绪(或称张彝序)由三饶下寨迁下坝乡(霞霸乡)(现新塘镇下坝村),为新塘下坝开基祖。又衍昌乌石派后裔张毅直(谥姐福)迁“仙螺村”,村名后改“双螺村”又改“双罗村”为双罗开基祖(现饶平东山镇)。

王姓, 饶平中部王氏来源有二派均为惟和公支派,王氏让公居泉州开元寺曹巷,长子坦公宋初以事携幼子万璧窠居漳浦九都续移饶平黄冈,后移海阳县登瀛(今潮安归湖镇)。庚一公复移饶之饶平海山黄冈,下至五世孙惟诰、惟修、惟和、惟精、惟一、惟平、惟志,和因倭乱奉母秦氏偕其弟兄,避于凤凰山之东坑尾名为王厝岛(今新塘东山村南侧)。

詹姓, 六十一世祖大任公,生两子:次祀(六十二祖),从福建宁化石壁村迁往江西广昌。祀生勉(六十三祖)。勉生二子:长五十郎学传(六十四祖)。六十四世祖五十郎公讳学传(1101-1189),字成宗,号正锋。北宋钦宗丙午年(1126年),社会动荡,南迁移居广东大埔茶阳长窖村。学传公是开基粤东、闽西南始祖。六十九世祖肇熙公,行三五郎,讳上弦,字东潞,号维明,生于南宋景定二年(1261年),妻张氏、杨氏,张氏生二子:必达、必敬,杨氏生一子:必恭。暂住海阳钱塘(今饶平钱东钱塘村),后迁往汤溪白水塘,最后在西瓜园(今饶洋西瓜园村)定居,是开基饶平的始祖。七十二世祖伯珪公,谥敦崇,生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妻钟氏,生五子:宗广、宗亨、宗厚、宗华、宗源,继妻邹氏,生三子:宗教、宗畴、宗耿。宗广公兄弟时称八大房。其后派居饶平茂芝、饶洋、新塘上南淳新村、小榕干子上、樟溪新民等地。

曾姓, 南宋年间,因元兵扰壤,不能安居,掌公,从福建宁化县石壁村徙汀州府上杭县胜云里乡,配洪氏,裔孙箴公,配郑氏,生一子,模。模公,字友益,随父由上杭县胜运里徙永定县金丰里太平寨(今龙岩永定下洋镇下洋),是太平寨开基始祖。元末明初期间裔孙徙至漳州府平和县清凝里(今平和县九峰镇),后裔又由平和县移居饶平新塘圩后、新塘顶厝、新塘埔顶、建饶等地。

陆姓, 陆秀夫(1236-1279)字君实,南宋楚州盐城(今江苏盐城)人。景炎元年(1276)赵呈即皇位于福建福州后,进封陆秀夫为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因陆秀夫与丞相陈宜中不和,遂于南宋景炎元年(1276)五月末被贬广东潮州。举家安置于广东海阳辟望港口(今澄海市港口村陆厝围)。陆秀夫共有九子,长子陆繇。元朝中期,陆繇第二代裔孙由辟望迁创于饶平元歌都(今饶平钱东、新塘一带)。

沈姓, 沈姓是明朝从饶平弦歌都下饶堡(今三饶镇)迁居至新塘镇东山村,最多时有二三百人,现今居住的沈氏族人只有几十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