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良材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林良材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1909年
 日本帝国台北州台北市永乐町
逝世1979年11月13日
 中国广州市
籍贯 日本帝国台北州台北市
国籍 日本帝国 1909年-1945年
中国 1945年-1949年
 中国1949年-1979年
政党台湾共产党 1931年
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台湾省工委1946年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1948年

林良材(1909年—1979年11月13日),又名林梁材[1]林良才林梁材[2]日治台北州台北市永乐町人,台湾共产党员、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理事,同志社高商毕业,台北地区社会运动者,协助成立中国共产党台湾省工作委员会二二八事件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台成立中国共产党台北市工作委员会,1946年被政府通缉逃往香港与谢雪红杨克煌等人筹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1978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1979年病逝于广州。[3][4]

生平

台共党人

林良材,日治台北州台北市永乐町人,1909年生,父亲林等在万华地区经营商行,家境富裕,1930年林良材毕业于京都同志社高商,林良材虽出身富裕家庭却受到社会主义影响加入共产党,当时台湾文化协会已由左派掌握成为新文协,林良材加入台湾共产党时正好碰到全台大搜捕,1931年林良材与廖瑞发等人筹议再建台湾共产党,不久后被捕,与林殿烈关在同一间牢房,经常受到严刑拷打,1934年3月总督府当局对台共成员进行公审,林良材被判刑两年,1936年11月出狱[3]。出狱后林良材进入父兄经营的商行工作,并在三重埔经营衬衫工厂,经常往来香港台湾之间。

194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林良材返台,联系旧日台共党人张朝基、陈义农、廖瑞发等人[5],1946年中共派遣旧台共蔡孝乾来台透过廖瑞发联系旧日台共伙伴,林良材、郭琇琮、陈义农、杨克村等前往杨老朝家聚会,成立中国共产党台湾省工作委员会,并与郭琇琮、廖瑞发成立台北市工作委员会,吸收陈子胥、蔡汝鑫许希宽等加入,中介李舜雨李伟光接触,持续发展组织[6]

成立省工委

1947年二二八事件爆发,3月1日,李乔松谢富杨克煌谢雪红等在台中戏院召开群众大会,愤怒群众在其带领下包围了县市政府及警局,林日高、林良材则在板桥地区发动武装暴动[7]林日高郭国基遭逮捕,后获判无罪,4月魏道明任台湾省主席,四千多参与暴动的人员全数释放,1947年6月林良材因藏匿武器遭到当局通缉,前往嘉义躲避,该批武器后来为张志忠、王添使用[8],同年,林良材、苏新王万得谢雪红潘钦信等人陆续离开台湾前往香港或大陆[7][9]

加入台盟

1947年,林良材与妻子柯秀英躲避香港,以“大春行”为联络据点,年底谢雪红杨克煌詹以昌等人发起成立台湾民主自治同盟,1948年,林良材加入台湾民主自治同盟担任理事,1949年5月转入台盟华北支部,进入华北军政大学学习[3]

文革爆发林良材遭到批斗,1976年获得平反,1978年2月林良材获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及台盟上海市支部副主任委员,1979年11月13日病逝于广州[3]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蓝博洲. 《沈屍.流亡.二二八》. 时报文化. 1991-06-24. 
  2. 台湾研究基金会. 《三代臺灣人:百年追求的現實與理想》. 台北: 远足文化. 2017-12-20. 
  3. 3.0 3.1 3.2 3.3 林友彦. 《我與我父親林殿烈:台共家屬紀實》. 独立作家. 2013-11-11. 
  4. 陈正茂. 《臺灣早期政黨史略(一九○○─ 一九六○)》. 台北: 威秀资讯. 2009-03-01. 
  5. 黄种祥. 《二二八事件真相辯證》. 台北: 元华文创股份有限公司. 2018-08-08. 
  6. 作者:陈英泰 编者:曾建元. 《回憶,見證白色恐怖(下)》. 台北: 唐山出版社. 2005-06-15. 
  7. 7.0 7.1 陈翠莲. 《重構二二八:戰後美中體制、中国統治模式與臺灣》. 卫城出版. 2017-02-24. 
  8. 思想编辑委员会. 《轉型正義與記憶政治》(思想5). 联经出版社. 2007-04-24. 
  9. 曹立新. 《台灣報業史話》. 九州出版社. 2015-01-01.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