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悖论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中国大陆简体模式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奶酪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是法国饮食文化中常见的食物

法国悖论是一个流行语,此一词语最早出现在1980年代,是在描述一种似乎矛盾的流行病学观察:法国人饮食中的饱和脂肪相对偏高,可是其冠状动脉心脏疾病(CHD)的发病率却相对偏低[1],这和普遍认知的饱和脂肪是冠状动脉心脏疾病的危险因子的论点矛盾。因为此论点若成立,法国饮食的饱和脂肪相对偏高,法国的冠状动脉心脏疾病发病率应该比其他国家(饱和脂肪较低)的人要高。

法国悖论有两种可能性:一种可能是饱和脂肪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假设不完全正确(甚至可能完全错误);另一种可能是饱和脂肪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假设正确,但因为其他法国饮食及生活习惯的关系,造成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下降,这也意味着,若可以识别出法国饮食或生活的哪个因素让心血管疾病不容易出现,这个因素也许也可以整合到其他国家的饮食或生活习惯中,也可以让其他国家这类疾病的人数减少。这两种可能性都受到相当多的媒体关注,也有一些对应的科学研究。

也有人认为法国悖论其实并不是悖论:一方面是因为法国卫生主管机关统计健康数据的方法和其他国家不同,因此造成法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较低的结果。另一方面是因为长期的效应,法国人的心血管疾病情形是反映一段时间之前的饮食或生活习惯的变化,和现在的饮食饱和脂肪相对偏高较无关系[2]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1. Ferrieres, J. The French Paradox; Lessons for other countries. Heart. 2004, 90 (1): 107–111 [2016-09-27]. PMC 1768013可免费查阅. PMID 14676260. doi:10.1136/heart.90.1.107. 
  2. Law, M.; Wald, N. Why heart disease mortality is low in France: the time lag explanation.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1999, 318 (7196): 1471–1480. doi:10.1136/bmj.318.7196.1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