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经济史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澳门一间爆竹厂旧址

澳门经济史澳门经济由过去至今的发展概况。澳门原属香山县的一条小渔村,人口不多,但自葡萄牙人占领后,澳门逐渐成为中国对外通商的口岸,也是西方各国在东方进行贸易的中转港口。早期葡占澳门主要以渔农业和贸易转口港为主要经济活动,工业以传统的三大手工业-神香火柴爆竹为主[1],澳门一度成为西方国家进入中国的必经之路及转口港,但后来此地位被邻近的香港取代,澳门转口贸易业开始衰落。1960年代至1970年代,由于中国发生“文化大革命”,大量人口流入澳门,为澳门带来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有利澳门工商业发展。

1974年,葡萄牙国内革命成功,放弃澳门殖民地的地位,宣布澳门为中国领土,给予一定自主权。1978年,中国内地开始改革开放,为澳门经济的发展提供更有利的条件,尤其是旅游博彩和建筑业,已成为澳门三大经济支柱。到1980年代,因为配额制度关系,纺织品(多为出口成衣)及新兴产业包括其它轻工业(如玩具、人造花和电器产品)占较重要地位,美、法和当时西德为澳门的出口大国。但自1993年下半年起中国大陆宏观调控,物业市场转冷,曾有不少空置的未开工地盘充斥在澳门半岛、南区和新口岸区有不少“烂尾楼”和空置商用楼宇。纺织业纷纷北上设厂同时关闭澳门厂房以减少工资成本,加上回归前治安不靖和金融风暴,当时澳门经济几乎停滞不前,1996年至1999年更经历了经济负增长。2006年,澳门人均本地生产总值首次超越香港,达22万澳门元,2.98万美元,创下历史新高[2]。对于本地人均GDP不断飙升,学者和议员都认为不能合理反映居民的实际收入状况。批评澳门产业结构不平衡,财富倾向部分行业或人群,提醒政府要警惕贫富悬殊问题恶化[3]

明朝

澳门原属香山县的一条小渔村,人口不多,但自葡萄牙人占领后,澳门逐渐成为中国对外通商的口岸,也是西方各[4]国在东方进行贸易的中转港口。自明朝中叶起,对外贸易开发迅速发展,其中以1557年至1641年为澳门对外贸易的全盛时期[5]。澳门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中国东南部沿海地区,接近中国大城市广州,加上澳门能为北上的贸易船作为中途站,占有了优良的航行地理位置,加上澳门水域风平浪静,提供贸易的有利条件[6]

葡萄牙人占领澳门后,利用他们垄断海上贸易的霸主地位,欲以澳门为踞点,同样地在东亚垄断海上贸易,使澳门经济发展迅速,成为中国对外贸易最大的口岸。葡占澳门在明朝是一个中转港,在数条贸易航线中获得大量利润,成为葡萄牙人的摇钱树。然而到了17世纪,葡萄牙人开始衰落,无法维持其海上贸易霸主地位。1631年荷兰人占领了马六甲,控制了马六甲海峡,切断澳门与果阿的航线;1637年葡萄牙人被逐出印度;1639年日本驱逐所有葡萄牙人等,对澳门的中转贸易有很大影响,中国政府亦禁止葡萄牙商人在广东贸易,使葡萄牙的黄金年代终结,一去不返,澳门的中转港地位亦开始下降[7]

清朝

清朝时期的澳门经济发展对今日澳门经济有很大影响。澳门对外贸易大不如前,可是但清政府仍给予澳门许多优惠,使澳门的对外贸易得以进行,例如抽收商船进出口税沿用明朝旧制,按船只体大小分等征税[8]。1727年雍正宣布以厦门为南洋贸易港,准福建省开洋禁,浙江地方亦是,恢复对外贸易,使外商可以其它城市贸易,不一定需要到澳门,对澳门对外贸易造成沉重打击。可是到了1757年,清政府改取消了该做法,只限广州为对外贸易港,澳门为广州外港,令澳门对外贸易得以有所发展[9]。1802年葡萄牙政府公然发布命令,给予葡萄牙商人向澳门进口鸦片的特权,澳门成为鸦片进口的地方。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致力发展香港,成为一个中转港,取代了澳门,令澳门中转贸易完全衰落。1847年,葡萄牙宣布澳门合法赌博[10]。自1872年,博彩业更成为了澳门经济的重要一部分,澳门以“东方蒙地卡罗”之名广为世界所知[11][12]

民国时期

传统经济

澳门在民国时期的传统经济活动主要是渔业为主,1921年的渔民达6万多人,占全澳人口的很大部分,但到1940年已下降至2万人[13]。澳门的渔产有一部分是出口外销的,在当时出口比重中占了一定比重,1930年鱼类出口占整个出口的26.4%。除此之外,澳门传统三大手工业在澳门经济中也占相当大的比重,在1930年该三大工业出口占整个出口总值的37.8%。由于澳门受地理条件所限,港湾浅窄,在香港开埠后已失去其转口贸易优势,转口贸易早已衰落,但进出口贸易仍然进行,但对象大多为中国和香港,进口主要以粮食为主。澳门早期的金融业并不发达,1902年大西洋银行在澳门开设分行,是为澳门第一家银行[14]

博彩业

由于澳门正当经济活动早已衰落,当时只有博彩业仍有昔日雄风。赌博在世界各国一向都列入为禁例,中国也不例外,但由于澳门地位特殊,仍然自由开赌,因此吸引了各地好赌之辈来澳赌博,希望满载而归,但事实上他们大多被赌场洗劫一空,离澳时几乎身无分文,因此有人戏称澳门为“梳打埠”。一些“猪仔馆”业者设置赌档,赌客输钱后会被当作契约劳工贩运。这一时期的博彩形式繁多,赌馆众多,但无一个统一的监管机构。1930年,豪兴公司取得全澳的赌业专营权,创立中国首家西式赌场[15]。1937年以傅德荫高可宁成立泰兴娱乐总公司,与澳门政府财政厅签约,取得澳门赌业专营权[16],每年向澳门政府缴交180万澳门元,成为澳门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

抗日战争爆发,大量中国大陆香港难民相继逃往澳门。由于葡萄牙政府和日本国当局签订协议,日本军不入侵澳门,后来成为日本保护地,澳门成为物资中转站。香港沦陷后,华南海上交通遭日本军围堵,物资匮乏并导致饥荒,但投机交易炽烈,流通银币被熔化,澳门圆总额不足导致货币稀少[17]

战后至1980年代

博彩业

澳门博彩税与其他税收的比较1975年-1979年

澳门在民国时期,正当的对外贸易早已经完全衰落,以赌博业为中心的畸型澳门经济,成为一座藏污纳垢的城市。抗日战争结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批在抗日战争时期流入澳门逃难的中国人开始返回中国,澳门人口相继减少,但赌博业照样进行。以傅德荫、高可宁为首的泰兴娱乐总公司承包全澳赌博业,在中央酒店、十月初五街福隆新街分别设立三家赌场,经营骰宝、百家乐等赌博,吸引了大批好赌之辈。他们赚了一笔钱,也为澳门政府缴上相当数量的赌税,以维持澳葡政府的生存。

1961年,根据澳门政府的建议,葡萄牙政府海外部于1961年2月13日颁布了第18267号法令,定澳门为旅游区,准许澳门开设赌博为娱乐,并强调赌博娱乐对澳门经济发展的作用。从此,澳门赌博业获得合法的地位,不再受限制[18]。12月31日,泰兴娱乐总公司承包澳门赌博业合约期满。澳门政府早在7月8日,在宪报第27期上公开招商承投专营赌博。参与这次投标的有两大集团,即原来的泰兴娱乐总公司和香港的何鸿燊集团。泰兴娱乐总公司以为自己可以继续投得,不把何鸿燊集团放在眼内。但没想到何鸿燊集团早已凯觎这个赌博业,以316万元中标,比泰兴的高出8万。澳门总督马济时,亲自宣布该赌博专营权由何鸿燊集团投得。1962年3月30日,在里斯本葡萄牙政府海外部,由新任澳门总督罗必信,代表葡萄牙政府与何鸿燊代按的专营公司签定合约。5月26日,何鸿燊以澳门旅游娱乐有限公司名义,在澳督府交换了合约[19]

按照合约,该公司的投资额最少为300万元,而且要将55%资金存入大西洋银行做保证。从1962年到1964年,每年要向澳门政府上缴赌税316.7万元,1965年到1969年,每年要增缴30万,而且每年净利规定要有10%用于澳门慈善事业,90%发展澳门经济。该公司还要建设一间国际水平的赌场,三间一流的酒店,建立新的口岸码头,购买水翼船改善港澳交通。每年还要濬深河道100万立方米,保持澳门内港的畅通等等,以便吸引更多的香港人到澳门来旅游赌博[20]

澳门政府从博彩税中得益不少,是澳门政府的摇钱树,博彩税逐年增长,1975年才689.7万,但在1976年增加至2065.4万,1977年又增至3048万,1978年为4136.8万,1979年增加到5697.6万,1980年增至7171.2万[21]。博彩税占澳门政府总税收的比重,1975年为19.5%,1976年为24%,1977年为26.2%,1978年为26.6%,1979年为27.3%[22]

工业

在赌博业兴旺发展的同时,澳门的正当经济事业却停滞不前。1957年澳门的工业活动主要是神香火柴爆竹三大传统手工业为主。同年,葡萄牙国内通过法例,容许澳门产品免税进入葡属地区,对澳门开放葡属地区市场有很大影响,吸引了一些工业厂家到澳门投资[23]

澳门发展最早的现代工业是纺织品和假发制造[24],1958年的出口产品中纺织品占19%,仅次鱼类和爆竹业,在1969年更占71.6%,鱼类下降到9.2%,传统三大手工业只占7.1%[25]

1970代年起,澳门的经济发展更为迅速。1971年,世界一些先进工业国家,首先是欧洲共同市场,制定了践发展中国家产品进口的一般优惠制度,澳门被列入享受这个优惠制度的范围,对澳门工业发展十分有利。1976年,欧洲共同市场已经成为澳门工业品出口的最大市场,占澳门工业出口总值的64.1%。从此,澳门现代工业的工厂纷纷设立。由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香港工业产品出口受到越来越多限制,所以不少香港厂家转到澳门,利用澳门可以享受的优惠制的条件/,避开贸易保护主义的限制。1972年现代化工厂有949间,1974年增至1037间,可见澳门的工业生产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26]

金融业

随着澳门现代化工厂增加,对外贸易的发展,澳门金融业也随之发展,现代化银行纷纷建立。澳门最早建立的银行,是葡萄牙国营银行的大西洋银行澳门分行,是当时澳门唯一的正规银行。澳门长期以来把大量金钱存在旧钱庄、兑换店等[27][28]。70年代后,澳门的金融业有较大发展[29],1971年10月23日,主要由澳门富商何贤集团和赌商传德荫家族投资的华资大丰银号正式注册为银行[30],注册资本为500万元,到1975年该银行存款已达9430万元。1972年又有更多银行在澳门建立,包括香港汇丰银行海外信托银行诚兴银行恒生银行永亨银行广东银行,1973年又有葡资的澳门商业银行大东银行和华资的太平洋银行相继建立,其中存款最多的为永亨银行,在1975年底存款额达1亿,而澳门币发行量也急剧增加,使澳门资金市场活跃起来[31]

1980年代后

博彩业

博彩业地标建筑物:
葡京酒店

随着澳门旅游业的发展,旅客人数增多,同时亦带动了赌博业的发展。澳门主要有三种博彩:一是幸运博彩,二是赛狗回力球赛马,三是彩票。澳门旅游娱乐有限公司在1985年有4间赌场,1间赌馆,即是葡京酒店赌场、皇宫娱乐场、回力球馆赌场、金碧赌馆和东方酒店赌场,其中以葡京酒店赌场最著名。澳门博彩税增长幅度,澳门其他行业是望尘莫及,博彩税成了澳门政府的主要收入,1984年的博彩税收入为44513.5万,占总税收的52.1%。到了21世纪,博彩税收入增长速度更为惊人,自澳门赌权开放后,多家外资赌场在澳门这块肥土上设立新的国际级赌场,例如金沙娱乐场等等,澳门以“东方蒙地卡罗”之名更广为人所知,成为了澳门经济的重要一部分,2006年澳门已超越拉斯维加斯,成为全球第一赌城[32]。2007年博彩税收益达309.5亿澳门元,从事博彩相关行业人员约6.2万人[33]

工业

进入80年代后,澳门经济发展更为迅速。1970年,澳门的进口以粮食、食品、饮品、烟草为主,工业原料居次。但随着工业发展,这种比例起了变化,1985年粮食等食品进口总值只占12.8%,工业原料增加至46.5%[34]。出口结构同样出现变化,1982年的出口产品中,纺织品、电器、玩具和人造花4项产品就占出口总数的91%。澳门工业的发展能够如此迅速,除了澳门本身是自由经济区,采用自由市场、自由贸易和自易竞争政策外,还采用低税率政策,所得税仅15%,而当时香港的所得税为17.5%,明显有一个优势,加上澳门的工价比香港便宜20%至35%,楼价比香港低,工业生产成本减少,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

纺织制衣业为主的轻工业为澳门工业的基础,资源贫乏的澳门不宜发展重工业,因此澳门现代化工业是以纺织制衣业开始的,1983年至1985年澳门新开设的工厂有190家,其中111家为纺织制衣工厂。在此基础上,澳门现代化工业生产朝多元化发展,玩具业、人造花业和电子业等等快速发展,多家现代化工厂建立,不少香港厂家在澳门设立分厂,工业生产总值逐年提高,到1981年已达35.79亿。

可是到了90年代,工业增长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的情况,随着澳门工业的发展,澳门的工业体系也随之变化。早期是以中小型工厂为主的劳动密集型工业,采取的是外向型模式,产品以纺织品为主体,全部或大部分外销,市场以西欧和美国为主,亚洲居次。工业对外依赖性大,特别是对香港和中国大陆的依赖。目前,澳门工业正向高新技术、高科技含量发展,并大力开拓产品销售新市场,通过多元化发展来增强竞争力[35]

旅游业

澳门心脏地带高厦林立,图中两旁为中国银行大西洋银行

澳门旅游业带动了博彩业,博彩业带动了旅游业,两者之间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关系。在80年代新开设的5家国际水平的酒店,提供客房1530间,饮食业工人由1981年的5000人增加至1986年的8000人。旅客方面,1982年旅客量超过400万人次,1983年达410万,1984年增加至435万人次,1985年达450万人次;旅游业收益仅次于博彩业,排名第二。澳门主要的旅游景点有1992年由澳门八个社团评选的澳门八景和2005年7月15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澳门历史城区。而且2003年中国大陆开展港澳个人游方式来澳门后,中国大陆居民来澳更为方便。2014年澳门入境旅客总数达3,152万人次,较2013年上升14.1%。旅客主要来自中国大陆(占总数67%)、香港(占总数20.4%)和台湾(占总数3%)[36]

商业

进入80年代,澳门银行业有迅速发展,许多外资银行到澳门开设分行,原有银行也大力拓展市场,增开分行,在1985年澳门有23家银行共95家分行[37]。除此之外,银行的存款额亦不断上升,在1980年已经达45.65亿元,1985年达160.59亿元。1989年金融管理局成立,管理澳门整个金融体系,在1993年颁布《金融体系法律制度》。在2001年,澳门共有22间银行、24间保险公司、1间投资公司、3间中介服务公司和10间兑换店,银行存款额高达1059亿元[38]

澳门在1999年底通过离岸法例并提供免税优惠,对房地产活动、改善失业率和银行金融业的发展起了帮助作用。回归后的澳门政府在中央政府支持下,积极利用澳门所具有的特殊优势打造中葡经贸合作的服务平台。当中设立的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中葡经贸合作论坛),深化了中国与葡语国家的经贸合作和共同发展[39]。在2004年1月1日起,澳门与中国大陆的CEPA使澳门制造的产品免关税进入中国大陆,使澳门自身优势更见明显。回归后不同因素和政策的配合都对澳门工商业发展带来新机遇,致令澳门经济得以急速发展。

金融业

2019年12月13日,中央最近对澳门宣布一系列有新政策, 宣布澳门由赌业发展成金融中心。 包括建立由人民币计价的股票交易所、加速推动正在进行中的人民币结算中心,以促进澳门有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引用

  1. 澳门虚疑图书馆-廿三 格兰披治大赛车
  2. 澳门人均GDP达22万首超香港 - 2007-03-31 大公报
  3. 澳人均GDP首超香港[失效链接] - 2007-03-31 澳门日报
  4. 啊!
  5. 澳门史略 1988,第77页
  6. 澳门风物 1998,第237页
  7. 澳门史略 1988,第103页
  8. 澳门史略 1988,第105页
  9. 澳门史略 1988,第107-108页
  10. 澳门的故事 1999,第536页
  11. 流年影踪 2011,第129页
  12. 澳门 赌城以外的文化内涵 1988,第96页
  13. 澳门史略 1988,第167页
  14. 慶祝110週年誌慶大西洋銀行舉辦「光影大西洋銀行–攝影比賽」. [2014-09-29]. 
  15. 博彩監察協調局. [2015-07-18]. 
  16. 透視澳門歷史上的賭權轉變. [2008-09-20]. 
  17. 澳門五百年. 亚洲电视本港台. 2010年1月10日. 
  18. 澳门史略 1988,第199页
  19. 澳门史略 1988,第200页
  20. 澳门史略 1988,第199-200页
  21. 澳门经济年鉴 1984,第175页
  22. 《港澳经济》1985年第10期第24页
  23. 澳门史略 1988,第202-203页
  24. 澳门经济年鉴 1984,第76页
  25. 《香港与澳门》第261页
  26. 澳门史略 1988,第203页
  27. 台湾香港澳门经济史略 2002,第733页
  28. 澳门槪论 1999,第169页
  29. 中国金融史 2007,第595页
  30. 中国金融大百科全书 1999,第382页
  31. 澳门史略 1988,第203-204页
  32. 澳门超越美国拉斯维加斯成为世界第一赌城 - 新华网 2006-12-26
  33. 澳門經濟局-澳門經濟概況. [2008-09-20]. 
  34. 《港澳经济》1987年第三期第17页
  35. 一業爲主、多種產業並存的策略是澳門經濟穩健發展的基礎. [2015-07-18]. 
  36. 2014年澳门入境旅客首次突破3000万人次 新华网
  37. 澳门经济年鉴 1984,第329页
  38. 澳门经济年鉴 1984,第175-176页
  39. 關於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 [2008-09-20]. 

来源

书籍
  • 《澳門史略》. 中流出版社. 1988. ISBN 962-300-017-0 (中文). 
  • 冯邦彦. 澳門槪論. 三联书店 (香港) 有限公司. 1999. ISBN 978-962-04-1642-2. 
  • 台湾香港澳门经济史略. 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2. 
  • 王寅城; 魏秀堂. 澳门风物. 珠海出版社. 1998. ISBN 978-7-80607-402-2. 
  • 王俊彦. 澳门的故事.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9. 
  • 王立. 流年影蹤. 秀威出版. 2011-08-01. ISBN 978-986-221-798-6. 
  • 何伟杰. 澳門 賭城以外的文化內涵. City University of HK Press. 2011-07-01. ISBN 978-962-937-191-3. 
  • 黄汉强. 澳門經濟年鑑. 澳门华侨报. 1984. 
  • 中国金融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 中国金融大百科全书. 中国物资出版社. 1999.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