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筋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经筋包括十二经筋系统、经络系统、脏腑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淋巴系统等独特的体系。

经筋病理基础

经筋病理基础主要论述经筋性结构受创或慢性劳损后,经筋性组织保护性挛缩、扭转、牵拉或位移,或失去平衡时,经筋性组织内部就会产生一系列挤压、挛缩、积聚、粘连、瘢痕等病理性改变;迫使经筋性内循环系统产生阻碍,致筋路受阻、气血瘀滞、营养不良、神经传导不畅及紊乱,形成恶性循环,是导致临床各类经筋性病症的主要因素。

古人有云:“有诸内,必行于外”、“病藏于内,证形于外”。薛己《正体类要。序》指出:“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说明形体内外之间,在生理上是相互连系,相互协调;在病理上是相互转变,互以影响。经筋性病症会影响内脏功能活动,内脏病变也会反应到体表经筋之上。这就是筋性内脏病产生的重要机制。治病也分外治法和内治法,内服外用务求达到全面治疗目的。

经筋疗法

在经筋医学理论指导下,应用经筋相关技术或方法,作用于经筋体治疗经筋相关疾病和保健身体的过程,称经筋疗法。 经筋疗法来源于临床实践,是临床实践性特强的治疗方法。经筋(疗法)之理与易筋经之理,异曲同工。易筋经,即是专论述易筋之经典。易筋经认为事物无不可易,筋也然;通过对筋的锻炼、理顺,使筋路涤畅排除内障。古人云:但使五脏元真通畅,则百病不生(即无阻无障)。

经筋疗法就是通过训练有素的专业注册经筋师,在人体经筋体之上进行手法为主的操作,寻找疾病的根源──经筋病源体(筋障);并以经筋骨架整疗术等为主体的经筋疗法技术,以清除病源体(筋障)为目的的调整治疗,“理顺病筋、捺正错节”。经筋是经筋疗法的直接作用对象,经筋治疗手段,以整全的理念,对经筋系统进行全面整体性的调理,使经筋性通路系统通畅,来达到保健和治疗目的。

经筋医学

经筋医学是研究人体经筋与骨骼系统的整体形态结构的正常功能、分布与循行规律、病因病理、临床体征,以及应用于临床的检查手段、诊断和治疗。并结合预防、康复和保健的一门专业学科。经筋医学认为,人体具有本能强大的自然自愈力量,其发病原因主要为经筋通道受阻及骨架失稳后引致各类临床病症,只要消除经筋阻障及调整骨架(筋障),使气血、经络通畅,身体免疫机制就能发挥其功能和作用,即可修复病灶、消除疾病,并恢复身体康健。治疗方法包括:手法治疗、刺针治疗、综合治疗和运动治疗等。

参考来源

脚注

林友《浅谈经络实质在经筋》

其他参考资料

  • 黄帝内经灵枢
  • 薛己《正体类要。序》
  • 林友《浅谈经筋新定位》
  • 林友《浅谈经络实质在经筋》
  • 林友《浅谈本体病因学说》
  • 周嘉仪《经筋医学近代的研究》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