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中国大陆简体模式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辩论是指对某个议题或主张,以言语为主要方式,为分辨不同立场之正确或优劣而进行的一种争论方式。辩论需要精湛的口才或强大的逻辑思辩能力,辩论讲求反应。

辩论赛的进行方式

正反双方根据明订的题目与规则,以具有胜负决定权的裁判人员为对象,所进行的口语说服竞赛。比赛进行方式依赛制不同而有所变化。

英国议会式辩论

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辩论方式,一般以英语为辩论语言。每年举行的世界大学辩论赛(World Universities Debating Championship)和欧洲大学辩论赛(European Universities Debating Championship)都遵循英国议会式辩论的格式。

比赛每一轮都设定不同的论题,一般在比赛开始前十五分钟公布,由选手现场准备。每一轮比赛人数为四个二人队,一共八人。四个队伍分别被划分为上议院(Upper House)和下议院(Lower House)的政府(Government, Proposition)和反对党(Opposition)。四个队的名称分别为上议院政府(Opening Government),上议院反对党(Opening Opposition),下议院政府(Closing Government),以及下议院反对党(Closing Opposition)。四个队分别有不同的职责,每个选手发言7分钟,最终依照结果排第一名到第四名。

新式俄勒冈制

  • 起源:俄勒冈辩论制度是由英、美等国法庭间的辩论演进而来,首创于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由台湾大学国际事务学会将其条规翻成中文,而后引进台湾,继而东吴大学的正言社整理出56条的中文奥瑞冈辩论规则。自1974年正式引进台湾后,取消“即席抗议”的制度,成为新式奥瑞冈制度,直到今天都一直都是台湾辩论界中常用的一种比赛制度。
  • 意义:因为此种辩系脱胎于法庭,所以双方的辩员有如对簿公堂的两边,彼此互相提出论证及质询,正方代表的是原告,反方则象征被告;主席则有如法官,仲裁抗议的提出成立与否并维持比赛的顺利进行;评审则是陪审团,操决胜负之大权。
  • 参加人员:正反双方各派辩士员三位,评审三、五、七位(可增加但以奇数位为主),主席一位,另有按铃、计时、计分人员。
  • 比赛进行方式:每位辩士员皆须申论、质询、答辩,流程如下:
    1. 正方一辩申论
    2. 反方二辩质询正方一辩
    3. 反方一辩申论
    4. 正方三辩质询反方一辩
    5. 正方二辩申论
    6. 反方三辩质询正方二辩
    7. 反方二辩申论
    8. 正方一辩质询反方二辩
    9. 正方三辩申论
    10. 反方一辩质询正方三辩
    11. 反方三辩申论
    12. 正方二辩质询反方三辩
    13. 反方结辩
    14. 正方结辩

新加坡制

上个世纪八十,九十年代,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中学所流行的华语辩论比赛方式。后来被大专华语辩论赛所采用。目前传统的“新加坡制”已经不是主流的大专华语辩论比赛方式。1999年开始,许多的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大专华语辩论赛都对传统的“新加坡制”进行不断的更改,一般上是加入了质询,盘问,一对一攻辩,小结,或驳论等环节的其中几项,同时减短或取消了二辩和/或三辩的陈词环节。

传统的“新加坡制”规则如下:

  • 一场辩论比赛通常分成正反双方两队,主席司仪裁判三位(可更多但是需以奇数为主)。
  • 正反双方各有四人,分别为主辩,第一助辩,第二助辩及结辩。而中学赛制中多为一队三人,主辩会兼任结辩。
  • 发言次序为正方主辩,反方主辩,正方第一副辩,反方第一副辩,正方第二副辩及反方第二副辩,之后便是台下发问时间,台下发问完结后,到反方结辩发言,最后正方结辩。
  • 发言时间分别为主辩4分钟,第一及第二副辩3分钟,以及结辩4分钟。可是这跟赛制有所不同而有分别,如香港星岛赛(全港校际辩论)初赛中,主辩、一副、二副只有两分三十秒,而结辩亦只有三分三十秒。
  • 而台下发问题数因比赛形式而异,通常3至4题。台下发问及台上答辩时间多以1分钟为限。
  • 有些比赛会有自由辩论时间。自由辩论是指双方辩论员各有三分钟发言时间(发言时间按不同赛制改变),由正方先行发言。正方可派一名辩员站立及开始发言,发言完毕后即坐下,反方的倒数计时器会马上倒数,直至反方一名辩员发言完毕坐下。过程中双方辩员会不断交替发言,直至任何一方发言时间完结,另外一方即会由一名辩员作代表,把余下发言时间用完。自由辩论节奏紧凑,双方辩员均需在极短时间内表达立埸及反击对手,因此要求辩员思考敏捷,并清楚己方之立场,在急速回应中又不致自相矛盾,难度极高。
  • 而不同赛制下亦会加插不同的环节,如星岛设有交互发问,明爱左思右想杯则设有台下助辩等。
  • 比赛最后会有胜方以及最佳辩论员。现赛制多以投票制计算胜方。计算胜出方法会先以每位评判分纸上双方分数何者为高,得分较高的一方可得一票。得票较高一队则为胜方。如分纸上正反双方得分相同,则该评判一票则作废票。如遇上投票票数相同,则采用总分高者为胜制,即将一方所有分数加起,高分的一方为胜方。而最佳辩论员计分方法亦为先采用投票制,先在每评判分纸各辩员得分由高至低排序,最高分者得8分,最低分者得1分。然后将各评判的票数相加,得票高者为最佳辩论员。而遇票数相同则将同票的辩论员以总分计算,总分高者为胜。

题目

一般来说可以区分成政策性命题与价值性命题,不过这不是个严谨的分类方式,部分人士认为由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来做切割,分成三种命题,政策性命题、价值性命题及事实性命题。

辩论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1. 离题:偏离应该讨论的区域。初级辩手经常离题及指责友方离题。
  2. 人身攻击:针对发言者,而非发言内容进行攻击。
  3. 循环论证
  4. 断言:未经论证的话语不为论点。
  5. 滑坡谬误:将可能发生之事解释为必然发生,并重复推导至结论。

中国大陆主要赛事

  • 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
  • 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
  • 名校杯大学生辩论赛
  • 国际华语辩论邀请赛
  • 全国大学生辩论赛
  • 华语辩论世界杯
  • 捭阖辩论国际挑战赛
  • “礼济杯”全国中学生华语辩论邀请赛

 中国香港主要赛事

大专生粤语辩论:
中学生粤语辩论:
中学生英语辩论:
  • 香港校际英语辩论锦标赛(Hong Kong Schools Debating Championship)
  • HKPTU debating competition
小学生粤语辩论:
  • 基本法多面体全港小学生辩论赛
  • 保良局辩论赛(设有攻辩环节)
小学生英语辩论:
  • HKPTU debating competition

中国台湾中学主要赛事

相关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