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诺会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Ulrich Zwingli

门诺会Mennonite),属于重洗派的一支,是由门诺·西门创立的基督新教宗教团体。2006年时,该教会于全球有150万名信徒[1]。发源于欧洲,但现时绝大部分的教徒在美加等地。

兴起

重浸派在16世纪后半期以前,有一些激进份子太过于狂热,而使的重浸派的声誉大大的受到了影响。此时,有一位荷兰宗教改革家门诺·西门起身带领著重浸派以温和的方式,在16世纪后半期兴起。[2]

简介

门诺会的精神继承门诺·西门、也是门诺会创始人而来。他与马丁·路德约翰·克尔文,是同时代的宗教改革者。原是一位平凡的天主教神父,为了“诚实追求真理,并建立上帝所喜悦的教会”,因而建立了门诺会,他不喜欢教会挂上他的名字,门诺会是别人提名,而后来改用的。具其所说,改革者门诺西门的信仰不是由深奥的神学考验而来,乃是信仰生活实践时实行出来的。宗教改革前,无论本身信仰,都需强制接受婴儿受洗、青少年坚信礼,在此背景下,门诺西门因主张“信徒的教会”而受迫害。

起源

门诺·西门在欧洲荷兰北部的菲力斯蓝靠海岸的地方,一个名叫韦特马森(Witmarsum)的小村庄担任神父。直到1536年1月的一个礼拜天,神父门诺·西门响应宗教改革,宣布投身于宗教改革工作,辞去神父的职位。

根据门诺会所传,门诺就职天主教神父的第一年,他便对天主教弥撒中产生了怀疑,质疑或许神迹从来没有发生过。此种想法一再增强,为了解惑,他转而查考圣经。门诺读经的时候发现,圣经有记载类似弥撒的事。譬如,耶稣基督被钉十字架前夜,与门徒一起吃晚餐,耶稣拿饼与杯分给门徒,并命令在他死后与复活时,也是这样来行。这个命令使门徒能纪念耶稣基督的死,表白对耶稣基督的信仰。耶稣也让门徒知道,聚会举行圣餐的时候,耶稣的灵要与门徒同在。但是,在弥撒的仪式中,“饼与酒会变为基督的肉与血”,《圣经》上都没有记载。而后,门诺受到宗教改革领导者路德的影响,转而相信以圣经为本位的想法。并且当他发现,作为天主教的神父,所行的仪式和《圣经》的教训不一致时,他开始热中读经,并在之后开宗立派。

台湾的门诺会

“基督教门诺会”,全名台湾基督教门诺会联会,为台湾的基督教会中的一个小宗派。重视社会关顾行动。管理基督教门诺会医院、关顾智能有问题者的黎明教养、还有孤儿院,并关怀盲人孤儿。现今的台湾儿童暨家庭扶助基金会所提供的儿童福利照顾,最初即是在一九五0年夏天,由门诺会宣教士高甘霖(Rev.Glen D.Graber)接受基督教儿童福利基金会(Christian Children's Fund,简称CCF)委托,在台展开的。

1947年,前台湾神学院院长孙雅各宣教士到上海邀请门诺会中央委员会(前称门诺会互助促进社,简称MCC,总会设在Akron.Pennsylvania. USA)派医疗队来台湾服务东部的原住民,MCC遂于隔年差派数位医生、护士和志愿工作人员组成的门诺会山地巡回医疗团,来台与孙理莲等人共同展开山地医疗和救济台湾少数民族的工作[3]。1952年,高甘霖担任MCC台湾区的负责人,除了持续东部山地医疗的工作,也在西部山区开办第二支巡回医疗团,成员包含吕春长牧师及谢纬医师等人[4]。及至薄柔缆医师来台,乃于1955年正式在花莲设立基督教门诺医院,进一步从事医疗传道工作。

由于医疗传道工作的进展,MCC乃请门诺会海外宣道会(Commission on Overseas Mission.简称COM,总会在Newton. Kansas. USA)考虑在台湾继续扩展宣教事工。经COM派员来台考察研究后,肯定在台开设新宣教区的需要,遂于1955年差派第一位宣教师宋大卫牧师来台从事宣道事工;当年,第一间门诺教会“台中林森路教会”成立。以后,门诺教会陆续在台中、台北和花莲设立,至2014年共22间。

教务概况

台湾基督教门诺会联会现有教会22间,分别是台北10间、台中9间、花莲3间。教会活动的成人会员约一千余人。门诺会教会自一九五五年在台湾设立,美国总会海外宣道会一直差派有宣教师在台湾协助教会,医护人员在花莲基督教门诺会医院总人数最多时曾达三十人,目前已完全撤离台湾。经济方面,初期曾受到北美总会、信徒多方支援;一九八六年至九○年,因台湾经济发展举世共睹,总会又有其他更贫穷国家待协助,宣布这五年内逐年减少补助五分之一,至一九九一年全部停止。经济财务的关系虽终止,但早期来台设教会诸位宣教师爱主爱台湾人的精神仍将留在此地,并鼓舞许多人来接近教会。

社会福利措施

花莲基督教门诺会医院:自1955年在花莲美仑设立,至今已近65年,“以基督的爱心,关心医治东台湾的同胞”。胼手胝足,且非以营利为目的,门诺医院的财务并非富裕,且建物设备多老旧,近年透过媒体呼吁,蒙社会大众多所捐助,硬体方面已焕然一新。

花莲黎明教养院:设立于1980年花莲美仑教会,本中心收中重度智能不足者,施予特殊教育。

花莲善牧中心:在花莲原住民社区举办各类社团活动,帮助原住民获得谋生技能,特别保护少女,使不致沦落人口贩子之手。成立中途之家收容救援归来的原住民少女,使恢复正常生活。

注释

  1. Ferne Burkhardt. Church census shows 1.5 million members. Mennonite Weekly Review. 2006年11月27日 [2007-12-14]. 
  2. 祁伯尔,《历史的轨迹--两千年教会史》,李林静芝译,(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203)
  3. 李贞德,《从师母到女宣─ ─ 孙理莲在战后台湾的医疗传道经验》 ,新史学十六卷二期,2005.6,页113。
  4. 周恬弘,〈全方位的福音及社会服务事工开拓者─高甘霖牧师〉,新使者杂志第41期,1997.8.10。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