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宽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黄文宽
File:黄文宽在书房.jpeg
黄文宽在书房
英文名Huang Wenkuan
萍庐
本名黄玄
黄言
出生(1910-08-11)1910年8月11日
 大清广东省广州府新宁县(今广东省台山市
逝世1989年7月22日(1989岁-07-22)(78岁)
 中国广东省广州市
国籍 大清
 中国
中国
 中国
籍贯 大清广东省广州府新宁县(今广东省台山市
民族汉族
语言汉语
英语
葡萄牙语
母校广州培正中学
私立广州法学院
职业律师教师
考古学家史学家人类学家
金石学家书法家
诗人哲学家
收藏家
知名于法学界、教育界
史学界、考古学界、人类学
印学界、书法
文学界、哲学
收藏
研究领域法学教育
史学考古学人类学
印学书法
文学哲学

黄文宽(1910年8月11日—1989年7月22日)[1],又名黄玄黄言萍庐,因生于农历庚戌年七月初七“七夕节”,故别署乞巧生[2]陨石道人斋名刚斋瓦存室,自榜其寓所为反拙楼书藏楼,男,广东新宁(今广东省台山市)人,中国文史学家考古学家诗人书法家篆刻家律师。民国时期就读于私立广州法学院,历任广州大学法律系主任和教授、华南联合大学教授、中山大学教授,执律师业,为广州律师公会常务理事。1949年后,任广东省文物保管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文史馆副馆长、广州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广东分会常务理事、岭南篆刻学会首任会长,以及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律师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政协常委等[3][4]

生平

File:私立广州法学院.jpg
民国私立广州法学院
File: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黄文宽受聘于广州大学的聘书.jpg
黄文宽受聘于广州大学的聘书
File:黄文宽受聘为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兼古建筑组组长聘书.jpg
黄文宽受聘为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兼古建筑组副组长的聘书

民国时期

1920年十岁的黄文宽跟母亲从家乡台山移居广州。父亲早年家穷,便随台山乡人远离故土,到美国谋生,1926年从海外归来探亲,不幸得病死去[5]

黄文宽天资聪敏,自幼结习词翰[6][7]。先后就读于教会学校广州培正小学和广州培正中学[4]

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2年“一·二八事变”,他是培正学生救亡运动领袖。远赴中国东北劳军联络东北抗日义勇军;携募捐款到绥远面见冯玉祥将军,支援抗日同盟军;后知同盟军失败,往北平晋见同盟会元老黄节,相拥痛哭[1][8]

1932年毕业于私立广州法学院,执业律师[9]

黄文宽青少年时即具金石学才华而为西泠印社社员。1935年与陈大年、谢英伯、何绍甲等共创“天南金石社”,社员十一人,社址设在广州黄文宽律师事务所[10]

1938年至1943年抗日战争时期,投笔从戎,任职于国民革命军。被派往香港澳门等地刺探日伪情报,虎穴历险[1][8]

抗战结束后,回广州复执律师业,在广州法学院、广州大学华南联合大学中山大学任教授,为广州律师公会三位常务理事之一[8][9]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法律系被撤销[9]。1953年黄文宽参与创建广东省文史馆[8]。随着1950年代后期反右运动,因西方法学观以及国民革命军任职履历,黄文宽被当局划为“右派”中之极右分子和“历史反革命”。于是专攻文史哲[4][7]

1960至70年代又因文史哲的在学术界的影响力,“文革”期间黄文宽被打为“反动学术权威”,遭到批判[1][4]。《澳门史钩沉》书稿所附大量地图照片等原始资料均被抄出焚毁,壁藏文稿逃过劫难[8]

1978年冤案获得平反。先后任广东省文史馆馆员和副馆长,受聘为广州美术学院客座教授[11]

1987年应邀赴澳门作学术交流;旋应邀赴香港中文大学专题演讲广东诗书[1][4]

1988年创建“岭南篆刻学会”,并任首任会长[11]

社会兼职

曾任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政协常委、广东省律师协会常务理事[11]


出版物及学术遗存类目

著作名称 著者 出版社/机构 年代 类别
《〈鬼谷子〉本义》 黄文宽著 广州大学 1940 哲学
《岭南小雅集》(3卷,萍庐丛钞·第一种)[12] 黄文宽编著 芝加哥大学图书馆 1933 诗词
《历代纪事诗选》(萍庐丛钞·第二种) 黄文宽编著 广东省文史馆 1980年代 诗词
《南明广东诗说》(萍庐丛钞·第三种)[13] 黄文宽著 广东省文史馆 1986 诗词
《〈说文解字〉通、同、假》(未完稿) 黄文宽著 广东省文史馆 1950-80年代 古文字学
《〈文献通考〉校误》[14] 黄文宽校勘 文物出版社 1957 目录学 考据学
《戴缙夫妇墓清理报告》[15] 黄文宽考察报告 科学出版社 1957 考古发掘 人类学
《从广州出土的虎子谈虎子的考证》[16] 黄文宽撰 科学出版社 1957 考古学
《广西贵县发见的宋墓质疑》[16] 黄文宽撰 科学出版社 1957 考古发掘 人类学
《广州西村发现北宋瓷窑建筑》[17] 黄文宽撰 科学出版社 1964 考古发掘 建筑学
《南越文帝陵墓的发现和广州历史地理》 黄文宽撰 广东省文史馆 1980年代 考古 历史 地理
《宋朝广州西城与番坊考》 黄文宽著 广东省文史馆 1980年代 考古 地理
《广州市古城砖拓片及修城考 : 黄文宽小楷手稿》 黄文宽著 岭南美术出版社 2007 考古 书法
《澳门史钩沉》 黄文宽著 澳门星光出版社 1987 史学
《兰亭断讼》 黄文宽著 岭南史学名家 1980年代 书学
《世说新语与兰亭叙》[18] 黄文宽著 中国书法家协会 1983 文学 书学
《中国印学史》(未完稿)[19] 黄文宽著 广东省文史馆 1980年代 印学
《篆刻艺术构成之要素》 黄文宽著 广东省书法家协会 1980年代 篆刻理论
《黄文宽印谱(不分卷)》[20] 黄文宽篆刻 杨广泰编 广州图书馆 1990 篆刻作品
《黄文宽暨门人篆刻集》 黄文宽等篆刻 卢炜圻主编 广东省书法家协会 1999 篆刻作品
《可居室印谱(一卷)》 黄文宽篆刻 王贵忱辑录 广州图书馆 2000年代 篆刻作品
《黄文宽印选》 黄文宽篆刻 黄大同编 岭南美术出版社 2005 篆刻作品
《黄文宽治可居用印》 黄文宽篆刻 王贵忱辑并序 广东省博物馆 2019 篆刻作品
《瓦存室印存》 黄文宽辑 广东省博物馆 1940年代 原钤古印集成
《据梧寻梦室印存》 黄文宽辑 广东省博物馆 1950年代 原钤古印集成
《叶杨胡刘四家印賸》 黄文宽辑 广东省博物馆 1950年代 原钤古印集成
《萍庐印剩》 黄文宽辑 广东省博物馆 1980年代 原钤古印集成
《瓦存室藏黄牧甫原石遗珍》 黄文宽藏 梅杰主编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19 名家印石
《十钟山房印举》[19] 陈介祺辑 黄文宽藏 广东省博物馆 清朝 原钤古玺印谱珍本
《千玺斋印谱》 吴大澂辑 黄文宽藏 广东省博物馆 清朝 原钤古玺谱珍本
《丁丑劫余印存》[19] 丁辅之、高绎求等辑 黄文宽藏 广东省博物馆 近现代 原钤明清印谱珍本

参考资料

  1. 1.0 1.1 1.2 1.3 1.4 胡志颖、叶燿才《书艺·由来积健始为雄——黄文宽先生的金石与人生》,岭南美术出版社,2000:6-15
  2. 典出《荆楚岁时记》:“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𨱎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蟢子网于瓜上,则以为得。”
  3. 余祖明《广东诗史资料缀录(二)》,载《广东文献》(季刊),第5卷第2期,1975-09-01. 台湾大陆同乡会文献数据库. [2020-05-09]. 
  4. 4.0 4.1 4.2 4.3 4.4 《广州文化史志通讯》,广州市文化局文化志编纂办公室,1987年第二期
  5. 《粤海艺潭·“业余篆刻家”黄文宽》,徐清雄著,花城出版社,1989:166
  6. 梁晓庄《积健为雄——黄文宽篆刻艺术》,载《中国文化报》. 雅昌艺术网. [2020-05-09]. 
  7. 7.0 7.1 《可居室印谱·序》 ,黄文宽篆刻,王贵忱辑录作序,广州图书馆
  8. 8.0 8.1 8.2 8.3 8.4 欧初《一蓑烟雨任平生——记黄文宽先生》. 广州市政协官网. [2020-05-09]. 
  9. 9.0 9.1 9.2 韩天衡、张炜羽《南粵印壇教父黄文宽》. 上海新民晚报官网. [2020-05-09]. 
  10. 西泠印社早期社员社史研究汇录·黄文宽》,西泠印社出版社,2006:96
  11. 11.0 11.1 11.2 《岭海名流·黄文宽》,载《岭南文史》. 爱学术官网. [2020-05-09]. 
  12. 《岭南小雅集》,黄文宽编辑. 芝加哥大学图书馆. [2020-05-09]. 
  13. 《南明广东诗说》,黄文宽著. WorldCat. [2020-11-14]. 
  14. 《〈文献通考〉校误》,黄文宽,《文物》1957年第5期,文物出版社. 维普资讯官网. [2020-05-09]. 
  15. 《考古学报》,科学出版社,1957年第3期
  16. 16.0 16.1 《考古通讯》,科学出版社,1957年第2期
  17. 《考古学报》,科学出版社,1964年第3期
  18. 《纪念王羲之撰写兰亭集序一千六百三十周年大会专辑》,中国书法家协会,1983:13
  19. 19.0 19.1 19.2 引用错误:<ref>标签无效;未给name(名称)为年表的ref(参考)提供文本
  20. 《黄文宽印谱(不分卷)》. WorldCat. [2020-11-14].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