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HS危险说明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危险说明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的一部分。它们旨在形成一套关于化学物质和混合物危害的标准化短语,可以翻译成不同的语言。[1][2]因此,它们与众所周知的R-短语具有相同的目的,并旨在取代R-短语。

危险说明是全球统一制度下容器标签的关键要素之一,同时还有: [3]

  • 产品的标识
  • 一个或多个危险象形图必要时
  • 提示词- 危险警告- 必要时
  • 防范说明 ,说明应如何处理产品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使用者(以及其他人和一般环境)的风险
  • 供应商的身份(可能是制造商或进口商)。

每个危险说明都指定一个代码,以字母H开头,后跟三位数字。与相关危险相对应的语句按代码编号组合在一起,因此编号不是连续的。该代码用于参考目的,例如帮助翻译,但实际短语 应出现在标签和安全数据表上。 [4]

物理危害

代码 短语
H200 不稳定爆炸物
H201 爆炸;大规模爆炸危险
H202 爆炸;严重的投射危险
H203 爆炸;火灾,爆炸或投射危险
H204 火灾或投射危险
H205 可能在大火中爆炸
H206 火灾,爆炸或投射危险:如果脱敏剂减少,爆炸的风险会增加
H207 火灾或投射危险:如果脱敏剂减少,爆炸风险会增加
H208 火灾危险:如果脱敏剂减少,爆炸风险会增加
H220 极易燃气体
H221 易燃气体
H222 极易燃气溶胶
H223 易燃气溶胶
H224 极易燃液体和蒸气
H225 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
H226 易燃液体和蒸气
H227 可燃液体
H228 易燃固体
H229 加压容器:加热时可能会爆裂
H230 即使在没有空气的情况下也可能爆炸性地反应
H231 即使在高压和/或高温下没有空气的情况下也可能发生爆炸性反应
H232 如果暴露在空气中,可能会自燃
H240 加热可能会导致爆炸
H241 加热可能引起火灾或爆炸
H242 加热可能会引起火灾
H250 如果暴露在空气中会自燃
H251 自热;可能着火
H252 大量自热;可能着火
H260 与水接触会释放可能会自燃的易燃气体
H261 与水接触会释放出易燃气体
H270 可能引起或加剧火灾;氧化剂
H271 可能引起火灾或爆炸;强氧化剂
H272 可能会加剧火势;氧化剂
H280 含有压力气体;如果加热会爆炸
H281 包含冷藏气体;可能导致低温灼伤或受伤
H290 可能会腐蚀金属

健康危害

  • H300:吞咽致命。
  • H301:吞咽会中毒
  • H302:吞咽有害
  • H303:吞咽可能有害
  • H304:吞咽并进入呼吸道可能致命
  • H305:吞咽并进入呼吸道可能有害
  • H310:与皮肤接触致命
  • H311:皮肤接触会中毒
  • H312:与皮肤接触有害
  • H313:接触皮肤可能有害
  • H314:造成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睛损伤
  • H315:引起皮肤刺激
  • H316:引起轻度皮肤刺激
  • H317:可能引起过敏性皮肤反应
  • H318:造成严重眼损伤
  • H319:造成严重的眼睛刺激
  • H320:引起眼睛刺激
  • H330:吸入致死
  • H331:吸入会中毒
  • H332:吸入有害
  • H333:吸入可能有害
  • H334:吸入可能导致过敏或哮喘症状或呼吸困难
  • H335: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 H336:可能引起嗜睡或头晕
  • H340:可能导致遗传缺陷
  • H341:怀疑导致遗传缺陷
  • H350:可能导致癌症
  • H351:怀疑致癌
  • H360:可能会损害生育能力或未出生的孩子
  • H361:怀疑有生育能力或未出生的孩子
  • H361d:怀疑对未出生的孩子造成伤害
  • H361e:可能会伤害未出生的孩子
  • H361f:怀疑生育能力受损
  • H361g:可能会损害生育能力
  • H362:可能对母乳喂养的儿童造成伤害
  • H370:对器官造成伤害
  • H371:可能对器官造成伤害
  • H372:长期或反复接触会对器官造成伤害
  • H373: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能对器官造成伤害
  • H300 + H310:吞咽或接触皮肤致命
  • H300 + H330:吞咽或吸入致死
  • H310 + H330:皮肤接触或吸入致死
  • H300 + H310 + H330:吞咽,皮肤接触或吸入致死
  • H301 + H311:吞咽或皮肤接触会中毒
  • H301 + H331:吞咽或吸入会中毒
  • H311 + H331:皮肤接触或吸入会中毒
  • H301 + H311 + H331:吞咽,皮肤接触或吸入会中毒
  • H302 + H312:吞咽或接触皮肤有害
  • H302 + H332:吞咽或吸入有害
  • H312 + H332:皮肤接触或吸入有害
  • H302 + H312 + H332:吞咽,皮肤接触或吸入有害
  • H303 + H313:吞咽或接触皮肤可能有害
  • H303 + H333:吞咽或吸入可能有害
  • H313 + H333:接触皮肤或吸入可能有害
  • H303 + H313 + H333:吞咽,皮肤接触或吸入可能有害
  • H315 + H320:引起皮肤和眼睛刺激

环境危害

  • H400:对水生生物毒性很大
  • H401:对水生生物有毒
  • H402:对水生生物有害
  • H410: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效作用
  • H411:对水生生物有毒并具有长效作用
  • H412:对水生生物有害并具有长效作用
  • H413:可能对水生生物造成长期有害影响
  • H420:通过破坏高层大气中的臭氧来危害公众健康和环境
  • H433:对陆生脊椎动物有害

针对具体国家的危险说明

欧洲联盟

欧盟通过CLP法规实施了GHS。尽管如此,基于危险物质指令的旧系统并行使用至2015年6月。根据CLP规则,在GHS下没有简单等价物的一些R-短语被保留:[5]该编号反映了先前R-短语的编号。

物理特性

  • EUH001:干燥时爆炸
  • EUH006:与空气接触或不接触的爆炸物,在CLP技术进步的第四次调整中删除了。
  • EUH014:与水剧烈反应
  • EUH018:使用中可能形成易燃/爆炸性蒸汽 - 空气混合物
  • EUH019:可能形成爆炸性过氧化物
  • EUH044:在限制条件下加热会有爆炸危险

健康属性

  • EUH029:与水接触释放出有毒气体
  • EUH031:与酸接触释放出有毒气体
  • EUH032:与酸接触释放出剧毒气体
  • EUH066:反复接触可能导致皮肤干燥或开裂
  • EUH070:眼睛接触会中毒
  • EUH071:腐蚀呼吸道

环境属性

  • EUH059:危害臭氧层,在第二次适应CLP技术进步时被GHS Class 5.1取代。

其他欧盟危险声明

CLP法规也保留了一些旨在用于十分具体的情况的其他危险说明。[6]请注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包括“EU”前缀,则欧盟特定危险说明的编号可与GHS危险说明一致。

  • EUH201:含有铅。 不应在易被儿童咀嚼或吸吮的表面上使用。
    • EUH201A:警告! 含有铅。
  • EUH202:氰基丙烯酸酯。 危险。 在几秒钟内粘合皮肤和眼睛。 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
  • EUH203:含有铬(VI)。 可能会产生过敏反应。
  • EUH204:含有异氰酸酯。 可能会产生过敏反应。
  • EUH205:含有环氧成分。 可能会产生过敏反应。
  • EUH206:警告! 请勿与其他产品一起使用。 可能释放危险气体(氯)。
  • EUH207:警告! 含有镉。 使用过程中会形成危险的烟雾。 请参阅制造商提供的信息。 遵守安全说明。
  • EUH208:含有< 致敏物质的名称 >。 可能会产生过敏反应。
  • EUH209:在使用中可能变得高度易燃。
    • EUH209A:使用时易燃。
  • EUH210:可根据要求提供安全数据表。
  • EUH401:为避免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请遵守使用说明。

澳大利亚

GHS于2012年1月1日在澳大利亚通过,并且在自2017年1月1日起采用统一的工作健康和安全法(维多利亚州和西澳大利亚州除外)的州和地区成为强制性要求。[7]制定危险化学品安全数据表的国家行为守则[8]包括12项澳大利亚特定的GHS危害声明,详细如下:

物理危险说明

  • AUH001:无水分爆炸
  • AUH006:有或没有接触空气的爆炸物
  • AUH014:与水猛烈反应
  • AUH018:在使用中,可能形成易燃/爆炸性蒸汽 - 空气混合物
  • AUH019:可能形成爆炸性过氧化物
  • AUH044:在限制条件下加热会有爆炸危险

人类健康危害声明

  • AUH029:与水接触释放出有毒气体
  • AUH031:与酸接触释放出有毒气体

其他非GHS危险说明

  • AUH032:与酸接触释放出剧毒气体
  • AUH066:反复接触可能导致皮肤干燥或开裂
  • AUH070:眼睛接触会中毒
  • AUH071:腐蚀呼吸道

新西兰

截至2009年3月,新西兰有关“1996年有害物质和新生物法”的相关法规未规定危险说明所需的确切措辞。 但是,新西兰分类系统包括三类环境危害,未列入GHS Rev.2:

  • 对土壤环境的生态毒性
  • 对陆地脊椎动物的生态毒性
  • 对陆地无脊椎动物的生态毒性

这些分别是新西兰分类方案的9.2-9.4类,并根据危害程度分为子类。 [9]9.2D子类中的物质(“在土壤环境中有轻微危害的物质”)不需要危险说明,而其他子类中的物质则需要指出一般危险程度和一般危险类型。 [10]

注释

  1. The United Nations has published the list of GHS hazard statements in all UN official languages (Arabic, Chinese, English, French, Russian, Spanish): it can be found in Annex 3 of GHS Rev.2 for the corresponding language.
  2. A list of translations into all the European Union official languages can be found in Annex III to the CLP Regulation, on pages 146–91 of the official English-language version for the GHS statements and pages 192–209 for the EU-specific statements.
  3. Part 1, section 1.4.10.5.2, GHS Rev.2
  4. Part 1, section 1.4.10.5.2(b)(ii), GHS Rev.2
  5. Annex III, CLP Regulation, pp. 192–200.
  6. Annex III, CLP Regulation, pp. 200–9.
  7. 存档副本. [2019-05-26]. 
  8. 存档副本 (PDF). [2019-05-26]. 
  9. Schedule 6, Hazardous Substances (Classification) Regulations 2001
  10. reg. 20, Hazardous Substances (Identification) Regulations 2001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