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州民主化運動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香港繁体模式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五一八光州民主化運動
冷戰的一部分
光州民主化運動犧牲者的紀念塔
日期1980年5月18日—5月27日
地點
目標民主化
結果政府全面鎮壓,事件流血收場
衝突方
大韓民國 光州市民軍
領導人物
民主鬥爭委員會 代辯人尹祥源 
市民軍狀況室長朴南善

中央情報部長 兼 保安司令官全斗煥中將

國防部長周永福
陸軍參謀總長李熺性大將
陸軍參謀次長黃永時中將
戰鬥教育司令部司令官 兼 全羅道戒嚴分所長尹興禎中將
陸軍綜合行政學校校長 兼 全羅道戒嚴分所長蘇俊烈少將
戰鬥教育司令部副司令官金基錫少將
全羅南道戒嚴分所長 兼 第31師團長鄭雄少將
第20師團長朴俊炳少將
特戰司令官鄭鎬溶少將

  • 特戰司作戰參謀張世東大領
  • 第3空輸旅團長崔世昌準將
  • 第7空輸特戰旅團長申佑湜準將
  • 第11空輸特戰旅團長崔雄準將

內務部長金鍾煥
全羅南道知事張炯泰
光州市長具龍相

全羅南道警察局長安炳夏
涉及單位
光州示威者
第31師團
第20師團
第3空輸特戰旅團
第7空輸特戰旅團
第11空輸特戰旅團
傷亡
死亡:165人[1]
因傷死亡:376人
失蹤:76人[2]
受傷:3,139人
死亡:9名軍人
4名警察

五一八光州民主化運動韓語:5·18 광주 민주화 운동5·18光州民主化運動),又名光州事件光州事變五一八光州事件光州民主化抗爭韓語:광주 민주화 항쟁光州民主化抗爭),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方面稱光州人民起義韓語:광주인민봉기光州人民蜂起),是於1980年5月18日至27日期間發生在大韓民國西南部的光州全羅南道地區,由當地市民自發組織的一次民主運動。當時掌握軍權的陸軍中將全斗煥下令以武力鎮壓這次運動,造成大量平民和學生死傷。此事件透過德國記者于爾根·辛茲彼得拍攝的影像得以廣傳於世。[3]在全斗煥總統任期內,當局將這一事件定義為共產黨同情者和暴徒煽動的叛亂[4]。但隨着韓國政治的發展,在20世紀90年代此事件終獲平反[5][6][7]

背景

1979年10月26日,大韓民國中央情報部部長金載圭暗殺實行獨裁統治多年的總統朴正熙(即朴正熙遇刺案);4個多小時後,金載圭被逮捕。按照大韓民國憲法程序,崔圭夏出任代總統,並宣佈從10月27日凌晨4時起在全國大部分地區實施戒嚴,以免朝鮮人民軍趁機南侵。戒嚴期間對各政府機關、重要團體和新聞機構進行軍管,禁止國會以外的任何政治活動,嚴禁各種罷工集會遊行示威,學校停課,實行宵禁等。大韓民國陸軍參謀總長鄭昇和大將兼任戒嚴司令。但另一方面,一浪接一浪的民主抗爭行動、工人及學生的遊行示威活動亦開始席捲全國。

12月12日,身兼國軍保安司令部司令、戒嚴司令部聯合搜查本部長的陸軍少將全斗煥趁着這個混亂時期發動雙十二政變,逮捕鄭昇和,取得最高的軍權。工人、學生發起示威遊行,要求撤銷戒嚴令及恢復國家的民主制度。

1980年5月17日,升為中將的全斗煥宣佈全國擴大戒嚴。再次擴大戒嚴令下,禁止了所有的政治活動、國會活動、對國家元首的批判,拘捕了金大中金泳三等反對黨政治人物,勒令大學停課。當時,光州仍然有大規模的示威行動,全斗煥派軍隊以暴力鎮壓,造成數百人死亡、幾千人受傷。此時光州突出的背景是被拘捕的金大中出身於全羅南道,代表全羅地方的政治人士。同年12月,全斗煥在嚴格控制的選舉下當選,並就任總統,開始七年單一任期。

在韓國歷史上,光州及所在的全羅南道是一處被摒除在富裕地區之外、並一直受到輕視、歧視的貧困地區,但同時亦是民主、思想開放進步人士的孕育地。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當地人民積極投入民主抗爭活動,即使面對無情的鎮壓及混亂的政局,也堅決繼續示威,成為歷史性的抗爭地。

經過

事件發生地:全羅南道廳舊址及前方的錦南路

1980年5月上旬,示威浪潮擴大,民眾要求撤銷戒嚴令,並要求全斗煥下台。

5月15日,首都漢城(今首爾)有5萬名群眾示威。16日,光州有3萬名群眾示威。17日,全斗煥宣佈全國擴大戒嚴,禁止一切政治活動,查封大學,禁止召開國會,禁止批評國家元首,並拘捕金大中金泳三等民主人士和學生。

5月18日在光州,韓國陸軍第7空輸特戰旅團的第33營、35營於該日乘卡車進駐學生作為基地的全南大學朝鮮大學,1500名學生在校門口與空輸部隊發生衝突,400餘名學生被拘捕並有80多人輕重傷。

19日封鎖光州,陸軍第11空輸特戰旅團緊急調往光州增援,市民使用鐵棍和燃燒彈對抗空輸部隊。

20日凌晨,第3空輸特戰旅團所屬的3個營從漢城出發,南下光州。白天,20萬以上市民參加抗爭,幾百輛公共汽車、計程車帶頭衝破軍隊的防線。但與此同時,電台一直沒有報導「光州事件」,市民對此十分憤怒,到光州MBC縱火。

21日,光州市民奪取了軍工廠及後備軍的軍械庫,繳獲了裝甲車的武器及TNT等,並佔領了全羅南道廳,武裝對抗軍警。光州市和外部的鐵路、公路和通信線路被切斷。全斗煥在這天決定真正准許用實彈武力鎮壓。

5月22日,金大中被控犯有煽動內亂罪,遭起訴,萬名軍人包圍光州。在光州,「市民收拾對策委員會」成立,開始與政府談判。委員會提出繳還武器,但遭抗爭隊領導部反對。同一天,主張撤兵的全羅南北道戒嚴分所所長尹興禎中將遭到撤換,由蘇俊烈中將接替其職位,繼續鎮壓方針。

5月23日,開始確認死者身份。繼續討論武器收回問題。15萬名市民召開大會,商討日後的策略。

5月24日,10萬名市民在雨中召開第二次大會。

5月25日,5萬名市民召開第三次大會。很多人捐錢、捐血。經討論,「光州民主民眾抗爭領導部」成立,決心抗爭到最後一刻。

5月26日,抗爭隊預料國軍將要入城掃蕩,決定疏散其他人,只讓「抗爭領導部」的人留下。在200多名留下來的人中,有10多名女孩子及60多名高中學生,因為親友被殺害而堅決留下。最後,數千名軍人開着坦克進入市區,儘管有市民臥路阻擋,但坦克仍然肆無忌憚地碾壓過他們而入城。韓國國軍佔領了道廳,並槍殺了最後一批不肯撤出道廳主樓的20多名學生和市民,大部分抗爭者最終放棄抵抗。

28日,搜索全城,幾千名市民被逮捕、扣押,民主派領袖金大中被判死刑(後來改判無期徒刑)。

韓軍鎮壓行動體系

以下是韓國軍方鎮壓光州事件期間的相關單位及人物[8]

  • 國軍保安司令部(司令全斗煥中將;對共處長李鶴捧大領)
    • 光州505保安部隊(隊長李在于大領)
  • 陸軍本部/戒嚴司令部(參謀總長李熺性大將;參謀次長黃永時中將)
    • 陸軍特戰司令部(司令鄭鎬溶少將;作戰參謀張世東大領)
    • 第二野戰軍(司令陳鍾埰中將)
      • 全羅南北道戒嚴分所(所長尹興禎中將、蘇俊烈少將)
        • 全羅南道戒嚴分所(所長兼第31師團師團長鄭雄少將)
          • 第7空輸特戰旅團(旅團長申佑湜準將)
            • 7旅團第33營(營長權承萬中領)
            • 7旅團第35營(營長金一玉中領)
          • 第11空輸特戰旅團(旅團長崔雄準將)
            • 11旅團第61營(營長安富雄中領)
            • 11旅團第62營(營長李濟元中領)
            • 11旅團第63營(營長曹昌九中領)
          • 第3空輸特戰旅團(旅團長崔世昌準將)
            • 3旅團第11營(營長林守元中領)
            • 3旅團第12營(營長金完培中領)
            • 3旅團第13營(營長邊吉男中領)
            • 3旅團第15營(營長朴琮圭中領)
            • 3旅團第16營(營長金吉洙中領)
        • 第20師團(師團長朴俊炳少將)
          • 20師團第60團(團長鄭守和大領)
          • 20師團第61團(團長金東鎮大領)
          • 20師團第62團(團長李丙年大領)

後續及各方態度

埋葬光州民主化運動犧牲者的墓園

全斗煥在鎮壓「光州事件」後成為總統,一直企圖掩飾「光州事件」的真相,事件被定性為「金大中等親共主義者主導的內亂陰謀事件」,政府禁止一切有關於「光州事件」的輿論及出版物。每當總統或官僚從首爾到光州訪問時,死難者家屬都被監視及軟禁在家中;而每次示威及抗議行動中,均有民主人士被毆打鎮壓。

受害者團體

死傷者家屬和受傷者成立了幾個不同團體,包括「拘留者家族會」(1980年成立)、「5·18光州義舉遺族會」(1980年成立)、「5·18負傷者同志會」(1982年成立)等。這些團體於每年5月18日,都在政府的干預及鎮壓下舉行悼念會,漸漸形成要求「查明真相」、「處罰負責人」、「賠償受害者」的共識。他們在「光州事件」的平反過程中,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以下是其中一些抗議行動:

  • 1981年2月18日全斗煥到光州時,受難者家屬抗議示威。雖然政府不容許人民公開談論「光州事件」及舉行追悼會,但受難者團體卻無懼當局壓迫,如常在5月18日舉行悼念會及示威,50人被捕。
  • 1984年悼念會後示威,80人被逮捕。
  • 1985年「5.18受難者紀念碑建立及紀念活動籌備委員會」成立,舉行5.18悼念會及悼念彌撒,500人參加。
  • 1986年1千多名受難者家屬和大學生,舉行悼念會及示威。

學生、宗教團體、社會運動人士

大學生在揭露政府企圖掩飾「光州事件」的行為及查明真相的過程中,一直擔當重要的角色。

1982年,居住於光州的作家黃皙暎全南大學的數名大學生一同創作了《獻給你的進行曲》以紀念犧牲者,這首歌此後成為「光州事件」的象徵。

一些宗教團體每年舉辦悼念會,特別是「光州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在鎮壓行動發生後,曾試圖呼籲當局停止屠殺人民。為了突破對光州的訊息封鎖,更分別派神父到首爾講述「光州事件」,以及到羅馬促請教廷呼籲韓國停止屠殺人民。該會在1987年第一次發行了「光州事件」資料集、相冊,並舉行7周年紀念活動等。天主教正義具現神父團更發表反政府聲明,並放映從德國、日本帶回來的「光州事件」錄影帶。

1987年,很多市民和社會運動人士連續幾個月不斷的示威及遊行,要求直選總統。在此民主氣氛下,政府人員也開始打破禁忌,提出「光州抗爭」的問題,而有關書刊亦開始出版(雖然仍非法)。

1980年及1985年,兩名工人為要求查明「光州事件」鎮壓真相而自焚

文在寅政府

2017年5月18日,大韓民國總統文在寅出席光州事件37週年紀念儀式活動致詞時表示,大韓民國政府允諾將該事件重新調查,他表示:「37年前在光州發生的事,是韓國近代最傷感的時刻……這些死難者曾是某人的親人、鄰居,他們是普通的市民和學生……但他們仍以生命爭取人權、及自由不受侵犯的生活。作為總統,在此對犧牲者的靈魂致意。」、「新政府將盡更大努力,揭開屠殺的完整真相……,確定下令開槍射殺示威群眾的人。」。

全斗煥

2016年5月,大韓民國前總統全斗煥表示,自己已經完成《全斗煥回憶錄》,要將自己認知歷史內幕付梓出版。然而該回憶錄第一冊,在2017年春末問世出版後,其中爭議內容,特別是對1980年光州事件陳述,他宣稱:「在光州,除了生命受到威脅之外,戒嚴軍絕對沒有把槍口指向平民過」、「我覺得事件有北韓特種部隊滲透起事的跡象」、「受到北韓煽動暴民無法溝通,為了保護民眾的軍隊才會自衛反擊」等爭議性字眼,顯示全斗煥本人從頭到尾始終完全不承認自己下令軍隊鎮壓示威群眾,該回憶錄出版後,也很快地引起受難者團體與遺族強烈地不滿,並很快地蒐集資料,在2017年6月12日,向大韓民國光州地方法院提出民事訴訟,以「侵害光州受難者名譽權利」為由,要禁止該書出版,直到出版社撤除33處爭議文字。2017年8月4日,大韓民國光州地方法院作出裁定,該回憶錄相關爭議敘述,已扭曲歷史事實,也恐將影響平反調查與求償訴訟,進而侵犯光州事件受害者與遺族團體權利。因此裁定全面禁止該回憶錄出版、發行、複制廣告販售等,否則每次被檢舉時,都將罰以500萬韓元賠償金[9]

美國

美國政府在事件發生後的態度使局勢出現了劇變。光州民眾認為,全斗煥光是調兵到光州就等於變相得到了美國政府的支持:因為,根據1950年代簽訂的韓美同盟,大韓民國國軍的指揮權在駐韓美軍手中;而美軍駐韓司令威克姆上將、和美國駐韓大使來天惠在事發當時的角色也引發爭議。

美國政府官方報告表明,美國政府實際上並不預先知道這次事件[10]:實際上韓軍在平時是由自身所屬各司令部擔當指揮,在戰時才交由「韓美聯合軍司令部」負責指揮,與駐韓美軍並肩作戰;對美方而言,他們最多只能瞭解韓國內部兵力調動的訊息而已,不代表美方支持鎮壓。

平反

1987年,全斗煥的七年總統任期即將結束,他試圖繼續長期執政。1月14日,首爾大學學生朴鍾哲在警員的酷刑下死亡,6月9日,延世大學學生李韓烈在示威中被催淚彈彈殼擊中並於7月5日傷重不治,引起全國的反政府示威,提出全面民主化的呼聲,六月民主運動展開,最終韓國逐漸走向民主化,全斗煥交出權力。

在此氣氛下,要求查明「光州事件」真相的輿論愈來愈強烈,而政府亦開始打破禁忌,公開談論「光州事件」,受難者可以在國會聽證會上講述所受到的迫害。

1987年新任總統盧泰愚致公開信給受害者家屬,認同「光州事件應被視為民主化過程的一部份」,「光州事件」開始擺脫從前「共產主義者的內亂陰謀事件」的定性而被視為「國家民主化運動的部份」,但是仍未解決「查明真相」、「處罰負責人」等問題。

1993年,總統金泳三第一次把全斗煥的政變和「光州事件」定調為「內亂的事件」,即承認全斗煥企圖執政而引起「光州事件」。

1994年「5·18紀念財團」創立,是把「5·18」賠償金髮還給社會而設立的有關合法團體。同時,抗爭受害者們展開法律訴訟行動,起訴全斗煥和當時的主要軍人等共35名。

1995年7月經調查後,政府決定不起訴有關加害者,理由是「成功的平定內亂不能被處罰」,引起廣泛輿論批評,「5·18」有關團體長期靜坐抗議。10月前總統盧泰愚(曾協助全斗煥鎮壓「光州事件」)以權謀私的不當得利事件被揭露,人民開始質疑前總統們的操守問題。11月盧泰愚被扣留、監禁。11月24日總統金泳三指令制訂「5·18特別法」。11月30日檢察院成立特別偵察本部開始偵查。12月3日全斗煥也被扣留、監禁。

1996年2月28日全斗煥盧泰愚總統等16人被起訴。8月26日法庭宣判他們的「軍隊叛亂和內亂罪」及「內亂目的殺人罪」成立。全斗煥因「叛亂、內亂首惡罪」被判死刑,盧泰愚則因「叛亂、內亂主要任務從事罪」被判監禁22年6個月。至此,「光州事件」在法律上獲得了平反。

12月16日全斗煥及盧泰愚向高等法院上訴,最後全斗煥被判無期徒刑,盧泰愚被判入獄17年。檢察院不服提起上訴,1997年4月17日終審法院判全斗煥無期徒刑和罰款2205億韓元,盧泰愚17年徒刑和罰款2628億韓元。5月18日首次被指定為「國家紀念日」,首次在政府帶領下,在新墓地舉辦紀念儀式。12月22日金大中當選總統,與總統金泳三協定,為了國民大統合,特赦、復權和釋放全斗煥及盧泰愚。1998年「光州事件」有關團體大統合,5月18日成為「文化節日」。

1999年,「光州事件」中的被害人被封為「國家有功者」,並給予有關抗爭者醫療保險;此後「東亞細亞國家暴力受害者聯合會」成立「5月光州事件精神」繼承運動。

「光州事件」成為人權、和平的搖籃;市民自治共同體運動倡建「5·18紀念館」和「5·18紀念廣場」,建議設立受害者治療中心;2000年,第一次有現職總統參加「光州事件」紀念儀式,總統金大中並承諾制定有功者特別法。「5·18紀念財團」制定「光州人權賞」,給予國內人權團體或人權運動人士。抗爭期間被解僱的教師(約200多名)和教授(約10多名)向國家提出索償訴訟並勝訴。

死傷情況

當初政府發表的死者是191人,但後續經統計確認發現死者至少有240人,以下數據來自「5.18紀念財團」發表的補償金給付明細[11]

分類
申請者數 撤銷者 未通過數 認定數 給付額

(百萬韓圓)

備註(重複人員)
合計
7,716 130 2,526 5,060 229,732 (698)
死者 240 16 70 154 17,042
失蹤 409 18 317 70 9,048
負傷 5,019 50 1,761 3,028 172,775 (12)
其之外 2,052 48 378 1,628 30,867 (686)

※ 重複給付者698人,實際認定人數4,362人。

影響

光州事件是在韓國政府數十年來對民主、自由呼聲的抑壓下爆發出來的。政府把爭取民主的呼聲血腥鎮壓下去,並繼續掌權,顯示當時韓國政府的獨裁統治,民主發展的情況惡劣。

光州事件的最大意義,是促使全民團結成一個「和平共同體」。抗爭初期,學生們以和平的方式爭取民主,但當老人家看到手無寸鐵的學生被殘酷殺害,或中學生看到自己的兄姊被槍殺,都陸續參加示威要求民主和自由。

光州事件的平反,意味政府承認人民的要求是正當的,從而促進韓國的民主化;特別是當時因「內亂陰謀罪」而被宣判死刑的民主運動領袖金大中,後來終當選總統。

1997年,韓國政府將5月18日制定為5·18民主化運動紀念日[12],而光州亦已經成為人權和自由的「聖地」,每年5月18日,光州都舉行對人權、民主、自由的進行研究交流的國際學術會議和有關的美術展覽會、音樂會、聖地巡禮(墓地參拜)等等之抗爭紀念儀式[13],而光州事件亦成為被紀念的歷史事件[14]。 但是,對於在鎮壓過程中下令開槍者及開槍者的追責等問題仍有待解決,有關團體仍在要求徹底查明事實及公開真相。

相關媒體作品

參見

參考資料

  1. 손상원. 5월단체, "5.18 관련 사망자 606명" [5月組織:"5.18關連死亡者600名"]. 연합뉴스. 2005-05-13 [2018-12-30] (韓語). 
  2. 도재기. [어제의 오늘]1980년 광주민주화운동 발발 [[昨日的今日]1980年 光州民主化運動 爆發]. 경향신문. 2009-05-17 [2018-12-30] (韓語). 
  3. 임영호. 5·18 참상 전세계 알린 위르겐 힌츠페터 기자 별세 [將5·18慘狀告知全世界的記者于爾根·辛茲彼得離世]. 노컷뉴스. 2016-02-02 [2018-12-30] (韓語). 
  4. Kim Hee-jin, Lee Seung-ho. TV shows tarnish Gwangju history. [2020-09-12] (英語). 
  5. 5.18민주화운동 희생자 국가유공자 지정키로 . 매일경제. 1997년 5월 12일.
  6. 北,5.18민주화운동 보고회. 연합뉴스. 2010-05-17 [2020-09-12]. 
  7. . ISBN 9788965236504.  已忽略未知參數|제목= (幫助); 已忽略未知參數|확인날짜= (幫助); 已忽略未知參數|저자= (幫助); 已忽略未知參數|쪽= (幫助); 已忽略未知參數|출판사= (幫助); 已忽略未知參數|날짜= (幫助); 缺少或|title=為空 (幫助)
  8. 5·18민주화운동, 五一八紀念文化中心: 125, 2012-05 
  9. 扭曲光州事件真相,大韩民国法院禁发行《全斗焕回忆录》2017/08/07 转角24小时 联合新闻网 转角国际 udn Global. [2017-09-28]. 
  10. South Korea Current Issues(存档副本). [2013-05-16]. 
  11. 관련현황(存档副本). [2018-04-28]. 
  12. 5.18민주화운동 희생자 국가유공자 지정키로 [5.18民主化運動 犧牲者 國家有功者 決定指定]. 매일경제. 1997-05-12 [2018-12-30] (韓語). 
  13. 전원. '오월광주, 정의를 세우다'…제38주년 5·18 기념식 ['五月光州, 樹立正義'…第38週年 5·18 紀念儀式]. 뉴스1. 2018-05-18 [2019-01-01] (韓語). 
  14. Human Rights Documentary Heritage 1980 Archives for the May 18th Democratic Uprising against Military Regime, in Gwangju, Republic of Korea. UNESCO. [2019-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