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國家列表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社會主義國家列表列出了過去及目前根據其憲法或法律定義為實行社會主義的國家。一部分社會主義國家受到蘇聯的影響而實施馬克思列寧主義,他們使用大致相同的「社會主義」定義,並將自己在通往共產主義的道路的過渡或初級階段稱為社會主義。

歷史上共出現過幾十個社會主義國家。法定的社會主義國家並不一定實行社會主義社會經濟制度。目前,世界上共有13個國家在憲法中規定本國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其中4個是以馬列主義為指導意識形態的國家(這4個國家都以共產主義政黨為法定執政黨):中華人民共和國、越南老撾古巴

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思想的社會主義國家

現在

國名 執政黨 執政黨領袖 國家元首 國家副元首 政府首腦 立法機關首腦 統一戰線首腦 成立時間 簡史及
憲法聲明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總書記 國家主席 國家副主席 國務院總理
李強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
趙樂際
全國政協主席
王滬寧
1949年10月1日,​74年前​(1949-10-01 [note 1]
[note 2][1]
習近平 韓正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越南共產黨 越南共產黨 總書記 國家主席 國家副主席 政府總理
范明政
國會主席
王庭惠
越南祖國陣線主席
杜文戰
1945年8月19日,​78年前​(1945-08-19 [note 3]
[note 4][2]
阮富仲 武文賞 武氏映春
 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 老撾人民革命黨 老撾人民革命黨 總書記 國家主席 國家副主席 政府總理
潘坎·維帕萬
國會主席
賽宋蓬·豐威漢
老撾建國陣線主席
西拉翁·霍特費通
1975年12月2日,​48年前​(1975-12-02 [note 5]
[note 6][3]
通倫·西蘇里 巴妮·雅陶都
本通·吉瑪尼
 古巴共和國 古巴共產黨 第一書記 國家主席 國家副主席 總理
曼努埃爾·馬雷羅
全國人大主席

國務委員會主席
埃斯特萬·拉索·埃爾南德斯
不適用 1959年7月18日,​64年前​(1959-07-18 [note 7]
[note 8][4]
米格爾·迪亞斯-卡內爾 薩爾瓦多·巴爾德斯·梅薩

過去

歐洲

國名 執政黨 存在時間 備註
俄羅斯(1917年-1918年)
 俄羅斯蘇維埃共和國(1918年)
 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1918年-1922年)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1922年-1991年)
蘇聯共產黨 1917年-1991年 聯邦制國家,包括十五個加盟共和國(1956年後)。1917年以列寧為首的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爾什維克)聯合左翼社會革命黨彼得格勒發動的十月革命武裝起義奪取政權後建立蘇維埃俄國,1918年1月25日,正式改國名為俄羅斯蘇維埃共和國;7月10日,又改國名為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1922年俄羅斯與白俄羅斯、烏克蘭、外高加索等四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共同組成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1991年,八一九事件後,蘇聯共產黨被禁止活動;同年12月26日,蘇聯正式解體,分裂為15個國家:俄羅斯聯邦烏克蘭共和國白俄羅斯共和國摩爾多瓦共和國愛沙尼亞共和國拉脫維亞共和國立陶宛共和國格魯吉亞共和國阿塞拜疆共和國亞美尼亞共和國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塔吉克斯坦共和國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土庫曼斯坦
 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1948年-1960年)
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1960年-1989年)
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 1948年-1989年 1946年5月,舉行戰後第一次議會選舉,捷共獲勝,成立了以哥特瓦爾德為首的新聯合政府。1948年,發生二月事件,參加聯合政府的民族社會黨等黨派為接受美國馬歇爾計劃與捷共尖銳對立,反對派以退出聯合政府威脅捷共退讓,後在捷共發動群眾的情況下,反對派退出聯合政府成為事實,事件以捷共的勝利結束。

1960年7月11日,國民議會通過新憲法,宣佈將國名改為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1968年1月,杜布切克接替諾沃提尼任捷共中央第一書記,上任後不久,宣佈實行政治和經濟制度的改革,也稱為「布拉格之春」運動。同年8月20日,蘇聯出兵捷克斯洛伐克,蘇軍「暫時駐留」至冷戰結束。1969年4月,胡薩克接替杜布切克,任總書記,並於1975年就任共和國總統。

1989年下半年,捷發生了天鵝絨革命,政局開始劇烈動盪;同年11月29日,修改憲法,取消捷共的法定執政黨地位;同年12月10日,非捷共主導的聯合政府成立,捷共失去執政黨地位。1990年4月,改國名為「捷克和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並修改國徽,捷克和斯洛伐克兩個共和國也取消了其國名中「社會主義」字樣。1991年,政局繼續動盪,各派政治力量分化組合,相互鬥爭激烈,民族矛盾進一步發展,斯洛伐克要求獨立的傾向日益明顯。1992年6月,捷克和斯洛伐克政府就聯邦國家解體達成協議。1992年12月31日,聯邦解體,捷和斯都是捷克斯洛伐克的繼承國。1993年1月1日,捷克共和國斯洛伐克共和國正式成立,捷克斯洛伐克正式退出歷史舞台。

 匈牙利人民共和國 匈牙利勞動人民黨(1949年-1956年)
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1956年-1989年)
1949年-1989年
 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1947年-1965年)
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1965年-1989年)
羅馬尼亞共產黨 1947年-1989年 1944年「八二三起義」後,羅馬尼亞逐步建立起社會主義政權,羅馬尼亞共產黨成為執政黨。1947年12月30日,廢除君主制,成立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1965年,改國名為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1989年12月,齊奧塞斯庫政權被群眾推翻救國陣線接管政權,羅馬尼亞共產黨也就此解散,國名改為「羅馬尼亞」。
 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 保加利亞共產黨 1946年-1990年 1944年「九九起義」後,保加利亞逐步建立起社會主義政權,保加利亞工人黨(共產黨人)成為執政黨(1948年12月,改名為保加利亞共產黨)。1946年9月,保加利亞舉行公投,高達95.6%的選民支持廢除君主制,成立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1990年1月15日,保加利亞議會宣佈正式停止保共的「領導地位」。2月,保共放棄一黨制,更名為「保加利亞社會黨」。6月,保加利亞舉行了1939年以來首次多黨議會選舉,保加利亞社會黨獲勝。11月,議會通過投票將國名從「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改為「保加利亞共和國」,並刪除了國旗上帶有共產主義色彩的國徽(1997年新國徽啟用)。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正式結束。1991年,保加利亞社會黨在議會選舉中落敗,失去執政權。
波蘭共和國(1944年-1952年)
 波蘭人民共和國(1952年-1989年)
波蘭工人黨(1944年-1948年)
波蘭統一工人黨(1948年-1989年)
1944年-1989年 1944年12月31日,建立波蘭共和國臨時政府。1945年6月28日,建立民族團結臨時政府。1947年,波蘭開始走社會主義道路。1952年,改國名為波蘭人民共和國。1989年6月,波蘭統一工人黨在多黨議會選舉中獲勝,但是失去議會絕對多數。同年8月,波蘭統一工人黨失去執政權。同年12月29日,改國名為「波蘭共和國」(第三共和國)。1990年1月,波蘭統一工人黨解散。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
德國統一社會黨
1949年-1990年 1949年10月7日,在德國東部蘇占區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1989年12月,德國統一社會黨改名為「德國統一社會黨-民主社會主義黨」;1990年2月,又改名為「民主社會主義黨」。同年3月,民主社會主義黨在東德首次多黨選舉中落敗,失去執政權。同年10月3日,兩德統一,由原東德劃分而成的五個州——勃蘭登堡梅克倫堡-前波美拉尼亞薩克森薩克森-安哈爾特圖林根正式加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阿爾巴尼亞(1944年-1946年)
 阿爾巴尼亞人民共和國(1946年-1976年)
阿爾巴尼亞社會主義人民共和國(1976年-1991年)
阿爾巴尼亞勞動黨 1944年-1991年 1944年10月,建立臨時政府「阿爾巴尼亞民主政府」。1946年1月11日,廢除君主制,成立阿爾巴尼亞人民共和國。1976年12月28日,改國名為阿爾巴尼亞社會主義人民共和國。1990年,實行多黨制。1991年3月31日,阿爾巴尼亞勞動黨在1923年以來首次多黨議會選舉中獲勝;同年4月30日,改國名為「阿爾巴尼亞共和國」;同年6月12日,阿爾巴尼亞勞動黨改名為阿爾巴尼亞社會黨;同年9月5日,修改憲法,放棄社會主義制度。1992年3月22日,阿爾巴尼亞社會黨在提前舉行的議會選舉中落敗,失去執政權。
民主聯邦南斯拉夫(1944年-1945年)
 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1945年-1963年)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1963年-1991年)
boreder 南斯拉夫共產主義者聯盟 1944年-1991年 1944年10月20日,首都貝爾格萊德解放;11月2日,約瑟普·布羅茲·鐵托任聯合政府總理。1945年3月7日,建立民主聯邦南斯拉夫臨時政府;11月29日,廢除君主制,成立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聯邦包含六個加盟共和國。1963年,改國名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1990年,南共盟解體。1991年,聯邦事實上解體。1992年,聯邦正式解體,分裂為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克羅地亞共和國斯洛文尼亞共和國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共和國馬其頓共和國

亞洲

國名 執政黨 存在時間 備註
 蒙古人民共和國 蒙古人民革命黨 1924年-1991年 1921年蒙古革命後,蒙古人民黨(1925年3月,改名為蒙古人民革命黨)成為執政黨。1924年11月26日,廢除君主制,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國。1946年,中華民國政府承認蒙古獨立。1990年蒙古民主革命後,實行多黨制。1991年,蒙古人民革命黨放棄共產主義意識形態。1992年,改國名為「蒙古國」。
唐努圖瓦人民共和國(1921年-1926年)
 圖瓦人民共和國(1926年-1944年)
圖瓦人民革命黨 1921年-1944年 1914年,沙俄中國外蒙古唐努烏梁海吞併,1917年,曾被中國收復,1920年,又被蘇俄佔領,1921年,成立唐努圖瓦人民共和國。1926年,改國名為圖瓦人民共和國。1941年,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1944年,加入蘇聯並成為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下轄的圖瓦自治州,後來又成為圖瓦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蘇聯解體後成為俄羅斯下轄的圖瓦共和國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朝鮮勞動黨 1948年至今 1948年成立。1992年修改憲法,將馬列主義的有關詞句從憲法中刪去。
 也門人民民主共和國 也門社會黨 1978年-1990年 1967年,南也門擺脫英國殖民統治,實現獨立,定國名為「南也門人民共和國」。1970年,改國名為也門人民民主共和國。1978年,也門社會黨成立,開始走科學社會主義道路。1990年,也門社會黨放棄馬列主義意識形態;同年5月22日,南也門與北也門統一為「也門共和國」。1990年-1994年,也門社會黨與原北也門執政黨全國人民大會組建聯合政府,但仍實際控制也門南部。1994年5月,也門社會黨與全國人民大會決裂,並宣佈成立也門民主共和國內戰爆發;同年7月,也門民主共和國被消滅,也門重新統一,也門社會黨淪為在野小黨。
 民主柬埔寨(1976年-1979年)
 柬埔寨人民共和國(1979年-1989年)
柬埔寨國(1989年-1991年)
柬埔寨共產黨(1976年-1979年)
柬埔寨人民革命黨(1979年-1991年)
1976年-1989年 1976年,紅色高棉贏得內戰,推翻朗諾獨裁政權,成立民主柬埔寨。紅色高棉上台後,倒行逆施,激起內部人員反抗並投向越南。1979年,越南入侵柬埔寨,推翻紅色高棉政權,扶植柬埔寨人民革命黨上台,成立柬埔寨人民共和國,該政權未受國際社會廣泛承認,被視為越南扶植的親越傀儡政權,聯合國席位仍由民主柬埔寨殘餘勢力的代表佔據。1989年,改國名為柬埔寨國。1991年,放棄社會主義制度,結束一黨制,柬埔寨人民革命黨改名為「柬埔寨人民黨」,但柬埔寨人民黨執政至今(1993年-1998年為聯合執政)。1992年,成立柬埔寨過渡時期聯合國權力機構,改國名為「柬埔寨」。1993年,復辟君主制,改國名為「柬埔寨王國」。1997年,柬埔寨人民黨通過政變,建立一黨優勢制政權。
 阿富汗民主共和國(1978年-1987年)
阿富汗共和國(1987年-1990年)
阿富汗人民民主黨 1978年-1990年 1978年四月革命後,成立阿富汗民主共和國。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推翻阿富汗人民民主黨人民派阿明政權,扶植阿富汗人民民主黨旗幟派上台。1987年,改國名為阿富汗共和國。1989年,蘇聯撤軍。1990年,放棄社會主義制度,阿富汗人民民主黨改名為「祖國黨」。1992年3月,阿富汗共和國被聖戰者推翻,國名被改為「阿富汗伊斯蘭國」,祖國黨瓦解。

非洲

國名 執政黨 存在時間 備註
 索馬里民主共和國 無(1969年-1976年)
索馬里革命社會主義黨(1976年-1991年)
1969年-1991年 1969年10月21日,西亞德少將發動不流血的軍事政變上台,成立索馬里民主共和國,並建立統治機構最高革命委員會。1976年6月,成立索馬里革命社會主義黨,作為執政黨。1990年,結束一黨制。1991年1月,西亞德政權被叛亂武裝推翻,國名被改為「索馬里共和國」。
 社會主義埃塞俄比亞(1974年-1987年)
 埃塞俄比亞人民民主共和國(1987年-1990年)
無(1974年-1979年)
埃塞俄比亞勞動人民黨組織委員會(1979年-1984年)
埃塞俄比亞工人黨(1984年-1990年)
1974年-1990年 1974年9月,海爾·塞拉西一世皇帝被革命推翻,軍政府(後定名為「社會主義埃塞俄比亞臨時軍政府」)接管政權。1975年5月,正式廢除君主制。1977年,門格斯圖成為臨時軍政府主席,開始實行獨裁統治,大肆屠殺左翼人士,激起眾多共產主義政黨的武裝反抗。1979年12月,成立埃塞俄比亞勞動人民黨組織委員會,為建立執政黨做準備。1984年9月,成立埃塞俄比亞工人黨,作為執政黨。1987年2月,成立埃塞俄比亞人民民主共和國,1990年,門格斯圖政權宣佈放棄社會主義制度;埃塞俄比亞工人黨也改名為埃塞俄比亞民主團結黨,放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5]。1991年5月,霍查派領導的埃塞俄比亞人民革命民主陣線推翻門格斯圖政權,贏得內戰,建立「埃塞俄比亞過渡政府」。埃塞俄比亞人民革命民主陣線上台後,先後奉行保留霍查主義大量關鍵內核的「革命民主」理論和「民主發展國家」理論[6],並執政至2019年12月1日。1995年,改國名為「埃塞俄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
 貝寧人民共和國 貝寧人民革命黨 1976年-1989年 1972年,馬蒂厄·克雷庫少校發動軍事政變上台。1975年11月30日,成立貝寧人民共和國,同時成立貝寧人民革命黨,作為執政黨。1976年,開始走科學社會主義道路。1989年,放棄社會主義制度。1990年,結束一黨制,改國名為「貝寧共和國」;同年,貝寧人民革命黨解散。1991年,克雷庫作為獨立人士參選總統失敗後下台。
 剛果人民共和國 剛果勞動黨 1969年-1990年 1968年7月31日,馬里安·恩古瓦比等人發動「七三一運動」,推翻阿方斯·馬桑巴-代巴政權;同年8月5日,成立全國革命委員會,恩古瓦比任主席。1969年1月1日,恩古瓦比任剛果共和國總統;同年12月31日,成立剛果人民共和國,同時成立剛果勞動黨,作為執政黨。1990年,放棄社會主義制度,結束一黨制。1991年,改國名為「剛果共和國」。1992年,剛果勞動黨失去執政地位。1997年,爆發內戰,剛果勞動黨取勝,並重新執政至今。
 安哥拉人民共和國 安哥拉人民解放運動-勞動黨 1977年-1990年 1975年,安哥拉擺脫葡萄牙殖民統治,獲得獨立,成立安哥拉人民共和國。1977年,執政黨安哥拉人民解放運動改名為「安哥拉人民解放運動-勞動黨」,並宣佈開始走科學社會主義道路。1990年,放棄社會主義制度。1991年,結束一黨制,但安哥拉人民解放運動-勞動黨執政至今。1992年,改國名為「安哥拉共和國」。1993年,安哥拉人民解放運動-勞動黨改回原名「安哥拉人民解放運動」。
 莫桑比克人民共和國 莫桑比克解放陣線黨 1977年-1989年 1975年,莫桑比克擺脫葡萄牙殖民統治,獲得獨立,成立莫桑比克人民共和國。1977年,執政黨莫桑比克解放陣線改名為「莫桑比克解放陣線黨」,並宣佈開始走科學社會主義道路。1989年,放棄社會主義制度,結束一黨制,但莫桑比克解放陣線黨執政至今。1990年,改國名為「莫桑比克共和國」。

非馬列主義系統的社會主義國家

現在

國家 現行社會主義體制建立時間 時長 政黨制度 憲法聲明
 孟加拉人民共和國 1971年4月11日 53年52天 多黨制 序言:「我們還要保征,國家的基本目標是通過民主進程實現沒有剝削的社會主義:在這個社會中,保證全體公民都享有法治、基本人權和自由,享有政治、經濟和社會的平等和正義;」[7]
 圭亞那合作共和國 1980年10月6日 43年240天 多黨制 序言:「深信國家和社會組織關於社會主義原則是圭亞那所有人民確保社會和經濟正義的唯一手段;因此受到社會主義原則的激勵和指導」[8]
 印度共和國 1976年12月18日[9] 47年167天 多黨制 序言:「我們印度人民已莊嚴決定,將印度建成為主權的社會主義的非宗教性的民主共和國,並確保一切公民:在社會、經濟與政治方面享有公正。」[10]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1992年2月19日 75年267天(總計)

32年104天(憲法刪除馬列主義以來)

一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 序言:「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是體現了偉大的金日成同志和金正日同志的思想和領導的主體的社會主義祖國。偉大的金日成同志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創建者,是社會主義朝鮮的始祖。」[11]
 尼泊爾聯邦民主共和國 2015年9月20日 8年256天 多黨制 第一章,第四條:「尼泊爾是一個獨立、不可分割、主權、世俗、包容、民主、以社會主義為導向的聯邦民主共和制國家。」[12]
 尼加拉瓜共和國 1987年1月1日 37歲153天 多黨制 第一章,第五條:「自由、公正、尊重人類個體尊嚴、政治和社會多元化、承認在單一的不可分割的國家中原住民和非洲裔的獨特身份、承認不同形式的財產、自由的國際合作、尊重人民的自由自決、基督教價值、社會主義理想、基於團結的實踐、尼加拉瓜文化和身份認同的價值和理想,是尼加拉瓜民族的信條……社會主義理想促進共同利益而不是個人利己主義,力求創造一個更加包容、公正和公平的社會,促進重新分配國家財富和消除人類剝削的經濟民主。」[13]
 葡萄牙共和國 1976年4月2日 48年61天 多黨制 序言:「制憲會議莊嚴宣佈:葡萄牙人民決心保衛國家獨立,捍衛公民基本權利,確立民主制度的根本原則,確保法治在民主國家中的最高地位,開闢走向社會主義社會的道路,以尊重人民的意志,建設一個更為自由、更加公正和更多友愛的國家。」[14]
 斯里蘭卡民主社會主義共和國 1978年9月7日 45年269天 多黨制 序言:「斯里蘭卡是一個自由、主權、獨立和民主的社會主義共和國;國名為「斯里蘭卡民主社會主義共和國……把斯里蘭卡建成民主的社會主義共和國,同時批准代議制民主的不變的共和原則,並向所有人民保證自由,平等,正義,基本人權和司法獨立。」[15]
 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 1964年4月26日 60年37天 一黨優勢制 第一章,第三條:「聯合共和國是一個堅持多黨民主的民主、世俗和社會主義國家。」[16]

過去

國家 全名 建立社會主義體制時間 放棄社會主義體制時間 時長 憲法聲明
 阿爾及利亞 阿爾及利亞民主人民共和國 1963年9月8日 1989年2月23日 26年76天 序言:「阿爾及利亞民主人民共和國將以社會主義原則為指導進行國家建設。」[17]
 緬甸 緬甸聯邦 1962年3月2日 1974年1月3日 11年307天 第十六章總則:「為了克服這種惡化和建設社會主義,緬甸聯邦革命委員會承擔責任和歷史使命,通過了緬甸式社會主義,並且也形成了緬甸社會主義綱領黨的領導。」[18]
緬甸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 1974年1月3日 1988年9月18日 14年259天
總計 1962年3月2日 1988年9月18日 26年200天
 埃及 埃及共和國 1957年7月22日 1958年2月22日 215天 序言:「阿拉伯埃及共和國是一個基於勞動人民聯盟的民主的社會主義國家。」[19]
阿拉伯聯合共和國 1958年2月22日 1971年9月2日 13年192天
阿拉伯埃及共和國 1971年9月2日 2007年3月26日 35年205天
總計 1957年7月22日 2007年3月26日 49年247天
 伊拉克 伊拉克共和國 1968年7月17日 2003年4月9日 34年266天 第一章,第一條:「共和國的基本目標是實現一個統一的阿拉伯國家和建立社會主義制度。」[20]
 利比亞 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 1969年9月1日 1977年3月2日 7年182天 第一章,第六條:「國家的目標是通過應用禁止任何形式的剝削的社會正義來實現社會主義。」[21]
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 1977年3月2日 1986年4月15日 9年44天
大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 1986年4月15日 2011年10月23日 25年191天
總計 1969年9月1日 2011年10月23日 42年52天
 馬達加斯加 馬達加斯加民主共和國 1975年12月30日 1992年9月12日 16年257天 1975年馬達加斯加憲法規定:馬達加斯加民主共和國是建立在社會主義和民主的社團主義之上:福科諾洛納(即村社)基礎上的囯家。勞動人民享有國家主權的全部權力。主要生產資料、自然資源為公共所有。
 塞舌爾 塞舌爾共和國 1977年6月5日 1991年12月27日 14年205天 序言:「塞舌爾被宣佈為一個獨立主權的社會主義共和國,」[22]
 蘇丹 蘇丹民主共和國 1973年5月8日 1985年10月10日 12年155天 序言:「我們追求自由,社會主義和民主的信念,實現社會充分的公正和平等,」[23]
 敘利亞 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 1963年3月8日 2012年2月27日 48年356天 第一章,第八條:「敘利亞人民終於在阿拉伯復興社會黨的領導下取得了1963年3月8日革命的巨大勝利,從而使權力機關成為服務於建設統一的阿拉伯社會主義社會而鬥爭的工具。阿拉伯復興社會黨是社會和國家的領導者。 它領導着熱愛祖國的全國進步陣線,力求統一人民群眾的資源,並將他們置於建設一個阿拉伯國家目標的服務之中。」[24]

短暫存在過的無產階級政權

國旗 國名 存在時間 備註
巴黎公社 1871年3月18日-5月28日
斯特蘭賈公社 1903年8月18日-9月8日
水兵和建設者蘇維埃共和國 1917年12月-1918年2月26日
芬蘭社會主義工人共和國 1918年1月28日-4月29日
敖德薩蘇維埃共和國 1918年1月31日-3月13日
頓涅茨克-克里沃羅格蘇維埃共和國 1918年2月12日-3月20日
阿爾薩斯蘇維埃共和國 1918年11月9日-22日
德意志自由社會主義共和國 1918年11月9日-1919年8月11日
愛沙尼亞勞動人民公社 1918年11月29日-1919年6月5日
薩伏伊蘇維埃[25] 1918年11月-1919年3月14日
拉脫維亞社會主義蘇維埃共和國 1918年12月17日-1920年1月13日
自由地區 1918年-1921年
立陶宛-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1919年2月27日-8月25日
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 1919年3月21日-8月6日
巴伐利亞蘇維埃共和國 1919年4月6日-5月3日
利默里克蘇維埃 1919年4月15日-27日
克里米亞社會主義蘇維埃共和國 1919年4月28日-6月26日
比薩拉比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1919年5月6日-9月;1924年9月15日-18日
穆甘蘇維埃共和國 1919年5月15日-7月23日
斯洛伐克蘇維埃共和國 1919年6月16日-7月7日
波斯社會主義蘇維埃共和國 1920年6月9日-1921年9月
加利西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1920年7月8日-9月21日
新民府 1929年-1932年
乂靜蘇維埃 1930年-1931年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 1931年11月7日-1937年9月22日 1931年11月7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宣佈成立,同時舉行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制定憲法大綱,改瑞金為瑞京。1934年1月,由於中央蘇區擴大,臨時中央政府改稱中央政府。1934年10月,中央政府發起長征,次年輾轉抵達陝西。1937年9月6日,中共取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號,改轄區為陝甘寧邊區。
智利社會主義共和國 1932年6月4日-10月2日
中華共和國 1933年11月22日-1934年1月13日 1933年11月22日,由陳銘樞李濟深等中國國民黨黨內反左派十九路軍福建建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主席為李濟深執政黨生產人民黨。革命政府將福建劃分為四省二市,試圖推行溫和土改,但其經濟困難重重,後被蔣介石主導的國民政府擊敗。1934年1月13日主要官員逃離福州,政權只維持了53天。
阿斯圖里亞斯社會主義共和國 1934年10月5日-18日
無政府主義阿拉貢 1936年7月21日-1939年
革命加泰羅尼亞 1936年7月21日-1939年
芬蘭民主共和國 1939年12月1日-1940年3月12日
民族解放政治委員會 1944年3月10日-10月9日
朝鮮人民共和國 1945年9月6日-1946年2月
阿塞拜疆人民政府 1945年11月-1946年12月
馬哈巴德共和國 1946年1月22日-12月15日
北朝鮮臨時人民委員會 1946年2月8日-1947年2月22日
北朝鮮人民委員會 1947年2月22日-1948年9月9日
臨時民主政府 (希臘) 1947年12月24日-1949年8月28日
馬克塔利亞共和國 1948年-1958年
越南南方共和國 1969年6月8日-1976年7月2日
人民革命政府 (格林納達) 1979年3月13日-1983年10月25日
岡比亞全國革命委員會 1981年7月30日-8月5日
也門民主共和國 1994年5月21日-7月7日

參考文獻

註解

  1. 1949年,中國國民黨敗逃台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了絕大多數中國領土。1997年收回香港主權,1999年收回澳門主權。根據一國兩制政策:香港和澳門不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五十年不變。
  2. 序言:「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和社會主義事業的成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各族人民,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堅持真理,修正錯誤,戰勝許多艱難險阻而取得的。」
    第一章,第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破壞社會主義制度。」
  3. 1945年,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國。1949年,越南南北分治。1975年,西貢解放越南戰爭結束。1976年,越南民主共和國與越南南方共和國合併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越南正式統一。
  4. 第一章,第二條:「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是人民的國家,由人民所組成,為了人民。一切國家權力屬於以工人階級與農民和知識分子聯盟為基礎的人民。」
    第四條:「越南共產黨堅持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胡志明思想,作為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和工人階級,勞動人民和全民族利益的忠誠代表,是擔負領導國家和社會的力量。」
  5. 1975年,老撾人民革命黨在越南、蘇聯和中國的幫助下,推翻親美的老撾王國君主制政權,結束老撾內戰,建立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開始從人民民主國家向社會主義國家轉變的進程。
  6. 第二條:「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是人民民主國家。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為以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為主體的社會各民族、各階層人民服務。」
    第三條:「老撾各族人民的國家主人翁權利,通過以老撾人民革命黨為領導核心的政治制度來保障和實現。」
  7. 1959年古巴革命勝利、推翻親美獨裁政權後,建立古巴革命政府;1961年,古巴宣佈走社會主義道路。1976年,新憲法頒佈,首次明確規定古巴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古巴是西半球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8. 第一章,第一部分,第一條:「古巴是一個社會主義法治、正義、民主、獨立和主權的,由每一名公民組織、為每一名公民服務的,統一而不可分割的共和國,建立在工作權利、尊嚴、人道主義和公民道德的基礎上,以保證公民享受自由、公正、平等、團結、社會福利以及個人和集體的發展。」
    第四條:「保衛社會主義家園是每一個古巴人的最高榮譽和最高職責。背叛祖國是最嚴重的罪行,犯下這一罪行的人將受到最嚴厲的制裁。作為此憲法支持的社會主義制度是不可改變的。公民有權採取一切手段,包括在其他手段無法行之有效的情況下,採取武裝鬥爭的方式,反對任何企圖推翻憲法所規定的政治、社會和經濟秩序的人。」
    第五條:「古巴共產黨——古巴國家有組織的、獨特的、忠誠的馬克思列寧主義先鋒隊,它以其民主性質和與人民的永久聯繫為基礎,是社會和國家的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古巴共產黨組織和指導公民共同努力進行社會主義建設並向共產主義前進,維護和加強古巴公民的愛國和團結,發展社會道德與公民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