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縣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高縣
概覽
國家 中國
隸屬行政區四川省宜賓市
其它
時區UTC+8北京時間
電話區號+86 

高縣四川省宜賓市下轄的,地處四川省東南部。面積1321平方公里 ,東西窄、南北長。人口50萬,絕大多數是漢族。是山地丘陵為主的農業縣。

行政區劃

高縣下轄13個[1]

文江鎮慶符鎮沙河鎮嘉樂鎮羅場鎮蕉村鎮可久鎮來復鎮月江鎮勝天鎮復興鎮落潤鎮慶嶺鎮

沿革

置羈縻高州,置高州,洪武五年(1372年)降州為高縣,正德年間復為高州,順治初年又改為高縣。民國以降,縣名未改,先後隸屬於敘州府、下川南道、永寧道、四川省第六行政督察區、宜賓專區、宜賓地區、宜賓市。1945年縣境南部沐愛等14鄉析出,設沐愛治所,1948年建沐愛縣,正式從高縣分出。1950年撤銷沐愛縣,併入筠連縣。1960年慶符縣併入高縣,縣境向北拓展。2001年,高縣縣政府治所獲准由文江鎮遷慶符鎮。

交通

時,李冰、常安開通了自宜賓,經石門關曲靖縣的五尺道,石門關即在慶符縣與高縣交界處。西漢唐蒙司馬相如續修。自此,高縣融入漢族文明。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省道川雲中路縱貫縣境,宜筠鐵路穿越縣境東北部。縣城慶符鎮距宜賓市翠屏區55公里。

土著

西漢,稱石門關以南為西南夷。三國時,諸葛亮征南中,石門關、瀘水以南稱南蠻,實為蠻漢雜居之地。西晉永嘉年間,百越族的僚人入侵戎州(即宜賓),與原土著僰人雜居橫江、長江以南(包括宜賓縣慶符縣高縣珙縣)一帶。僰人生存繁衍至明朝,才被漢族同化。

縣誌

康熙25年編有《高縣誌》、《慶符縣誌》。

著名人物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