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在求聞百科內複製內容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香港繁体模式
幫助頁面

求聞百科的版權協定要求為頁面內容的建立者和一切修改者署名。求聞百科的頁面歷史功能列出會列出所有修訂與其貢獻者。然而頁面歷史不能顯示文字自身的出處。因此從求聞百科其他頁面複製內容時要另行標註署名。也就是說,至少應在目標頁面的編輯摘要中給出來源頁(也就是所複製頁面)的連結。更好的習慣是,同時在來源頁的編輯摘要中註明一次,特別是在複製大量內容時。複製者也可考慮在來源和目標的討論頁再留說明,在目標的討論頁可使用模板連結:{{Copied}}進行標記。

「求聞」系列專案中大多數內容都協定相同或相容,因此一般能從與「求聞」系列專案協定相容的計劃複製、翻譯內容。這時需在編輯摘要中需給出來源連結或貢獻者清單。此外也有一些署名模板。更多資訊見#從其他維基媒體專案複製內容

署名乃版權所需

求聞百科的貢獻者不需要放棄他們貢獻內容的版權。不過他們需要共同CC BY-SA 4.0許可協定授權,該協定允許在保留署名權的情況下再使用與改編。

CC BY-SA 4.0條款指出:

若您分享本授權作品(Licensed Material)(包含修改格式),您必須:

  1. 保留如下標識(如果許可人提供授權作品(Licensed Material)的同時提供如下標識):
    1. 以許可人要求的任何合理方式,標識本授權作品(Licensed Material)創作者和其他被指定署名的人的身份(包括指定的筆名);
    2. 版權聲明;
    3. 有關本公共許可協定的聲明;
    4. 有關免責的聲明;
    5. 在合理可行情況下,本授權作品(Licensed Material)的網址(URI)或超連結;

求聞百科的用戶協定明確表示應提供署名:

使用本網站內容時,用戶應根據內容傳播媒介、使用方法及具體情況,以顯著且合理的方式儘可能保留下列各項標識:

  1. 以合理方式標明相關內容的作者(如作者的用戶名、真實姓名或其他作者要求的筆名等),並在明顯位置以合理方式註明內容來自「求聞百科」;
  2. 給出相關內容的完整網絡地址(URI)或可點擊的超連結,且相關URI應直接指向求聞百科網站而不得經過非求聞百科網站跳轉;
  3. 指明相關內容的許可協定,並根據許可協定要求給出相應許可協定的超連結、網絡地址(URI)或許可協定文字;
  4. 根據許可協定要求表明您是否修改了作品相關內容,並根據許可協定要求,保留任何先前修改的標記;
  5. 被使用的內容所使用的版權許可協定所要求的其他標識。

使用材料時未署名會違反內容所附的許可條款,則用戶違反了求聞百科的版權協定

適當的署名

署名可以透過使用條款中詳述的任何一種方式提供(如上文所列)。透過超連結(如有可能)或URL指向來源,或者和透過列出所有作者的用戶名、真實姓名或筆名,通常都可以滿足許可要求。

超連結

如果材料是由一個以上的作者貢獻的,在編輯摘要中提供一個連結是提供署名的最簡單方法。在編輯摘要中聲明从[[页面名称]]复制内容;请看该页面的历史记录將引導感興趣的人到源頁面的編輯歷史,在那裏他們可以準確地追蹤誰在什麼時候添加了什麼內容。這種方法的一個缺點是,原始條目的頁面歷史必須隨後被保留,以保持署名。為了避免源頁面被無意中移動或刪除,在源條目的討論頁上記下複製的內容是很有幫助的。模板模板連結:{{copied}}可用於此目的。這個模板也可以被添加到目的地的討論頁中。

您可以採用「空編輯」的手法,以透過編輯摘要提供前述資訊。

作者列表

當處理一個由許多人編輯的頁面時,超連結是最簡單的解決方案,但如果被複製的內容只有一個貢獻者,可能最好只是單獨列出該編輯。使用這種方法,源頁的編輯歷史就沒有必要了,即使後來源頁被刪除或移動也沒有關係。在編輯摘要中聲明文本最初由[[User:示例]]在2024年6月07日贡献就可以作為完整的署名。如果被複製的材料有一個以上的作者,在技術上可以透過在編輯摘要中的說明來滿足署名的要求,引導人們注意討論頁上的貢獻者名單,但正如使用條款所指出的,在可能的情況下,超連結是首選。

您可以採用「空編輯」的手法,以透過編輯摘要提供前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