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黨

頁面被資深編者保護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中國國民黨(英語:Chinese Nationalist PartyChinese KuoMinTang縮寫KMT),簡稱國民黨,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政黨,是現台灣地區主要政黨之一。

歷史

19世紀後期,中國的民族資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台。1894年11月24日,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孫中山檀香山成立革命團體興中會,是為中國國民黨的前身,揭開了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的序幕。1905年8月20日,在日本東京改組為中國同盟會,以「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為宗旨。在11月發表的《民報》發刊詞中,孫中山第一次公開提出「三民主義」的主張。1911年,同盟會領導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中華民國。1912年1月1日,在南京成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是年8月,同盟會聯合4個黨派,在北京湖廣會館改組為國民黨。1913年初,在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會議員選舉中,當選為國會中的第一大黨,代理理事長宋教仁成為總理。宋欲乘火車北上組閣,但於3月20日被暗殺。國民黨認為袁世凱試圖違憲,於7月發動二次革命,但因力量渙散而失敗,孫中山流亡日本。11月4日,袁世凱勒令解散國民黨。政黨政治名存實亡。孫中山則在1914年6月在東京成立中華革命黨,欲繼續革命。1919年10月10日,孫中山在上海法租界改組中華革命黨,而正式稱「中國國民黨」。1921年4月2日,孫中山在廣州重建中華民國政府

1923年11月,在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發表了中國國民黨改組宣言。1924年1月,在廣州召開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接受了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反封建的政治主張,提出「新三民主義」,確定聯、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至此,國共兩黨第一次實現合作,建立了革命統一戰線。國民黨成為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的革命聯盟。之後兩黨於1926年發起北伐戰爭。1927年,蔣介石汪精衛等人發動四一二政變武漢「分共」等,捕殺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篡奪革命領導權,第一次國共合作失敗。國民黨基本上成為代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利益的反動集團。

1927年到1937年,國民黨發起了反共、反人民的戰爭。同時國民黨內部各派軍閥間,掀起了中原大戰等一系列混戰。期間,1928年,國民政府東北易幟後形式上統一中國。1937年,在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的推動和各界愛國力量的努力下,國共實現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但國民黨主要領導者堅持片面抗戰路線,多次製造反共摩擦。1938年武漢淪陷後,國民黨內以汪精衛為代表的親日派公開投敵,充當漢奸。中國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後,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國民黨頑固派單方面撕毀《雙十協定》,於1946年重新挑起內戰,被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解放軍打敗。國民黨殘餘勢力退往台灣。

在中央黨部於1949年12月遷往台灣後,國民黨在台灣實行一黨專政統治和「戒嚴」統治體制,並準備「反攻大陸」。蔣介石仍然擔任國民黨總裁。1975年4月蔣介石病逝後,國民黨廢除「總裁」制,改稱中央委員會主席,由蔣經國擔任。1988年1月13日蔣經國去世後,由李登輝繼任。李登輝背棄一個中國原則,排除異己,與「台獨」勢力相勾結,提出「兩國論」,引發國民黨內三次大分裂。2000年3月,國民黨在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失敗,首度成為「在野黨」,李登輝被迫下台,連戰繼任黨主席。他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2005年8月馬英九繼任黨主席,並在2008年至2016年擔任台灣地區領導人,國民黨重新執政。2016年敗選,成為「在野黨」。洪秀柱吳敦義江啟臣、朱立倫先後於2016年、2017年、2020年和2021年當選為黨主席。現任黨主席為朱立倫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