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嶺市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鐵嶺市
地級市
在凡河新城區的鐵嶺市人民政府大廈
在凡河新城區的鐵嶺市人民政府大廈
鐵嶺市地圖
鐵嶺市地圖
國家 中國
遼寧省
設立1984年6月30日
政府駐地鐵嶺縣凡河新區金沙江路18號
下級行政區2市轄區、2縣級市、3
政府
 • 市委書記宋誠
 • 人大常委會主任宋誠
 • 市長隋顯利
 • 政協主席李宇娟(女,滿族)
面積
 • 地級市12,985 平方公里(5,014 平方英里)
 • 市區652 平方公里(252 平方英里)
面積排名全省第4位(佔全遼寧省8.75%)
最高海拔870.2 公尺(2,855.0 英尺)
人口(2015)
 • 地級市265.3萬人
 • 排名全省第6位(佔全遼寧省6.05%)
 • 密度204.3人/平方公里(529人/平方英里)
 • 市區(2015)43.94萬人
 • 城鎮(2015)129.23萬人
時區北京時間UTC+8
郵政編碼112000
電話區號24
車輛號牌遼M
氣候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
行政區劃代碼211200
國內生產毛額(2015)¥740.9億(全省第12位,佔全遼寧省2.58%)
118.96億美元匯率
人均¥27,885(全省第14位
4,477美元(匯率)
網站http://www.tieling.gov.cn/
本表面積、人口、經濟數據參考《遼寧統計年鑑-2016》

鐵嶺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遼寧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遼寧省北部,遼河平原北段。地處東經123°27' ~ 125°06',北緯41°59' ~ 43°29' 之間。南與瀋陽市撫順市毗鄰,北與吉林省四平市相連,東與撫順市清原滿族自治縣吉林省遼源市接壤,西與瀋陽市法庫縣康平縣內蒙古自治區科爾沁左翼後旗通遼市為鄰。全市東西最長134公里、南北端寬162公里,總面積1.3萬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638平方公里。地勢大體是東高中低、北高南低、西部稍高。山地和丘陵分列東西兩側,中部為由北向南緩瀉的遼河平原。

歷史沿革

鐵嶺村地區
銀州區人民政府大廈(舊鐵嶺市人民政府大廈)

鐵嶺歷史悠久。遠在7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鐵嶺一帶就有人類生息活動,古時為肅慎地。時,燕惠王在該地設置遼東郡滅燕後,仍設遼東郡;舊屬玄菟郡,後屬越喜國;713年,渤海大氏取越喜地改富州。917年,遼太祖在此地冶煉銀子,故將富州改為銀州;代時,在銀州設鐵嶺衛;清康熙三年(1664年),廢衛制設置鐵嶺縣。

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沙俄與清政府簽訂了《中俄伯力條約》、《哈巴羅夫斯克條約》後,沙俄取得東清鐵路支線的築路權。開始敷設哈爾濱旅順口的鐵路,1900年通車。沿鐵路以車站為中心成為「附屬地」。鐵嶺通車後,俄國兵營,東清銀行分行,警察署等相繼建立。

1905年3月16日,日軍占領鐵嶺後接管了沙俄的鐵路及附屬地。

1906年9月21日,《日清條約》簽字,鐵嶺正式開放為全國通商市場。日本人來鐵嶺者激增,西門外一帶成為日本人聚居之地,西大街改稱為元町,並變為日本居留民之地。所謂居留民地是指當時日本人與中國人雜居並互相通商的地帶。

1932年3月1日偽滿洲國成立,遼寧省改為奉天省,鐵嶺隸屬奉天省,建立縣公署。中國人為縣長,日本人任參事官。

偽滿洲國於1937年12月1日廢除治外法權,附屬地區行政權移交偽滿洲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設瀋陽地區專員公署和鐵嶺地區行政公署,1984年9月撤地設省轄市。

氣候

1981–2010年間鐵嶺市的平均氣象數據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平均高溫 °C(°F) −5.9
(21.4)
−1.1
(30.0)
6.5
(43.7)
16.6
(61.9)
23.3
(73.9)
27.6
(81.7)
28.9
(84.0)
28.2
(82.8)
23.8
(74.8)
15.9
(60.6)
5.0
(41.0)
−3.0
(26.6)
13.8
(56.9)
日均氣溫 °C(°F) −11.8
(10.8)
−7.0
(19.4)
1.0
(33.8)
10.6
(51.1)
17.3
(63.1)
22.1
(71.8)
24.3
(75.7)
23.2
(73.8)
17.5
(63.5)
9.9
(49.8)
−0.2
(31.6)
−8.3
(17.1)
8.2
(46.8)
平均低溫 °C(°F) −17.0
(1.4)
−12.3
(9.9)
−4.2
(24.4)
4.7
(40.5)
11.5
(52.7)
16.9
(62.4)
20.3
(68.5)
19.0
(66.2)
12.1
(53.8)
4.5
(40.1)
−4.8
(23.4)
−13.0
(8.6)
3.1
(37.7)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5.9
(0.23)
6.4
(0.25)
18.3
(0.72)
36.8
(1.45)
49.9
(1.96)
88.6
(3.49)
178.7
(7.04)
163.1
(6.42)
60.9
(2.40)
34.9
(1.37)
18.0
(0.71)
9.0
(0.35)
670.5
(26.39)
平均相對濕度(%) 60 54 49 47 52 64 78 79 69 61 59 61 61
資料來源:中國氣象數據網

政治

現任領導

鐵嶺市四大機構現任領導人
機構
中國共產黨
鐵嶺市委員會
書記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鐵嶺市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
主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鐵嶺市人民政府

市長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鐵嶺市委員會
主席
姓名 宋誠[1] 隋顯利[2] 李宇娟(女)[3]
民族 漢族 漢族 滿族
籍貫 遼寧省遼陽市
出生日期 1967年11月(56歲) 1964年2月(60歲) 1961年7月(62歲)
就任日期 2021年6月 2019年4月 2019年4月 2016年1月

行政區劃

鐵嶺市現轄2個市轄區、3個,代管2個縣級市

此外,鐵嶺市還設立鐵嶺經濟開發區。(1995年12月經遼寧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經濟開發區,是遼寧省唯一的農牧業高新技術開發區,享有市級經濟管理權和縣級行政管理權。)

鐵嶺市行政區劃圖
Template:鐵嶺市行政區劃圖
區劃代碼[4] 區劃名稱 漢語拼音 面積[注 1][5]
(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注 2][6]
(2020年普查)
政府駐地 郵政編碼 鄉級行政區劃[7]
街道
辦事處
其中:
民族鄉
211200 鐵嶺市 Tiělǐng Shì 12,984.51 2,388,294 鐵嶺縣 112000 14 78 11 9
211202 銀州區 Yínzhōu Qū 171.93 375,292 工人街道 112000 7 1
211204 清河區 Qīnghé Qū 480.37 84,693 紅旗街道 112000 2 2 1 1
211221 鐵嶺縣 Tiělǐng Xiàn 2,249.54 324,383 凡河鎮 112600 12 2 1
211223 西豐縣 Xīfēng Xiàn 2,683.33 225,123 西豐鎮 112400 12 6 6
211224 昌圖縣 Chāngtú Xiàn 4,323.90 711,818 昌圖鎮 112500 33
211281 調兵山市 Diàobīngshān Shì 262.15 206,058 調兵山街道 112700 2 3
211282 開原市 Kāiyuán Shì 2,813.29 460,927 新城街道 112300 3 16 1 1

人口

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2717732人[8],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減少105488人,下降3.74%。年平均增長率為-0.38%。其中,男性人口為1378537人,占50.72%;女性人口為1339195人,占49.28%。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102.94。0-14歲人口為347070人,占12.77%;15-59歲人口1965836人,占72.33%;60歲及以上人口為404826人,占14.90%,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251805人,占9.27%。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1133277人,占總數41.70%,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1584455人,占總數58.30%。

民族

鐵嶺市是多民族聚居地區,境內有漢、滿、朝鮮、蒙古、回、錫伯、維吾爾、俄羅斯等31個民族,其中漢族有231.2萬人,占總人口的77%,少數民族有69.2萬人,占總人口的23%。

鐵嶺市民族構成(2010年11月)[9]
民族名稱 漢族 滿族 錫伯族 朝鮮族 蒙古族 回族 苗族 黎族 壯族 土家族 其他民族
人口數 2112098 540834 23216 18057 11295 11133 217 180 161 99 442
占總人口比例(%) 77.72 19.90 0.85 0.66 0.42 0.41 0.01 0.01 0.01 0.00 0.02
占少數民族人口比例(%) --- 89.30 3.83 2.98 1.86 1.84 0.04 0.03 0.03 0.02 0.07

交通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名勝古蹟

龍首山

龍首山位於鐵嶺市銀州區內,東枕柴河,西窺城廓,橫貫銀州南北。東西寬1公里,南北長3公里,最高峰海拔156米。因它從東南奔馳而來,到了柴河岸邊突然昂起,象巨龍的頭,故名龍首山,它是鐵嶺著名的風景區,每年五月里,山崗上、山谷里開滿色彩艷麗的薔薇,醉人的花香隨風飄蕩。這裡的春光美,秋景更為雅致。涼爽的秋風吹紅了漫山楓葉,在層層密密的樹叢中,遊人不斷。「龍首尋秋」是柴河八景之一。龍首山歷史悠久,是清康熙皇帝東巡駐蹕的地方。近年來,龍首山幾經開發建設。登臨其上,可觀賞諸多的文物古蹟,俯瞰古城新貌。

慈清寺坐落在龍首山北峰之巔,原名秀峰寺、水潮寺,又稱三清觀。寺院為一座古樸的四合院落式建築,有正殿、東西配殿、藏經閣、醉翁樓。院落前還有半牆、宿雲兩座碑亭。正殿面闊三間,進深兩間檐下有廊,橫枋有鮮艷的彩繪。殿內供釋迦牟尼等三尊佛像,並立有八大金剛泥塑。

醉翁樓原為山門,1921年重建時改為木結構硬山式二層小樓,一樓為進出寺院的通道,二樓原為文人墨客品苟賦詩之處,現改為貴客休息室,藏有多幅名人題詠龍首山的書畫。

秀峰寺塔位於慈清寺南百米處,為八角九級實心密檐式磚塔,也建於明弘治年間,1591年重修。塔身有磚雕佛像、佛龕。

秀峰寺塔的北面有陶然亭,南面是滴翠亭,滴翠亭南有魁星樓。秀峰寺塔的東面還有一座小石亭,亭內的石碑上記載著古塔的重修經過。慈清寺1988年被列為遼寧省文物保護單位。

銀岡書院

在龍首山下有一座書院,叫做「銀岡書院」。這座書院的創建者是清順治年間進士、湖廣道御史郝浴。郝浴字冰滌,號雪海,後更號為復陽。他少有才名。為人剛直不阿。巡撫四川期間,因彈劾當時權貴吳三桂,於順治十一年(1654年)九月貶謫奉天。順治十五年為尋訪剩人和尚來到鐵嶺,在南門內建此書院,收授門徒,廣交學者名流。郝浴在鐵嶺居住了近十八年,直到康熙十四年(1675年)吳三桂反清被誅才得以官復原職。郝浴走後,人們為了紀念他,將他的書房闢為郝公祠,用來供奉和祭祠。銀岡書院一直是遼海地區的著名學府。停科舉後,這裡改為小學堂,二年後又改為勸學所。1910年春,12歲的周恩來隨伯父來到東北,曾入銀岡書院學習半年。

銀岡書院現占地約1500平米,建築面積約420平方米,保留清朝磚木結構硬山式建築15間,由門房、東西廂房、正房及郝公祠組成。為緬懷周恩來同志,1979年正式將書院闢為「周恩來同志少年讀書舊址紀念館」,1988年列為遼寧省文物保護單位

市花市樹

2002年4月經鐵嶺市人大常委會確定鐵嶺市市花為百合花、市樹為楓樹

注釋

  1. 土地面積為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結果數據。
  2. 常住人口為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

參考文獻

  1. 宋诚任铁岭市委书记 李士伟不再担任(简历)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district.ce.cn. [2021-06-17]. 
  2. 隋显利 简历. 人民網地方領導資料庫. [2018-02-09]. 
  3. 李宇娟当选政协铁岭市委员会主席. 東北新聞網. [2017-08-11].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2019-11 [2020-07-22]. 
  5. 《铁岭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方案》. 鐵嶺市國土資源局. [2018-07-13]. 
  6. 铁岭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鐵嶺市人民政府. 
  7.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行政区划简册2018》. 中國社會出版社. 2018年10月. ISBN 978-7-5087-5594-6. 
  8. 鐵嶺市統計局. 《铁岭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9. 遼寧省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遼寧省統計局. 《辽宁省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12年5月. ISBN 978-7-5037-6522-3.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