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岩島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现处于台湾繁体模式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黃岩島
黃岩島衛星圖像
地理
位置南海
群島中沙群島
面積150平方公里
最高海拔1.8米
最高點南岩(主礁礁石)
管轄
地級市海南省三沙市中沙島礁西沙區代管)

黃岩島(又稱民主礁;英語:Huangyan Island),是南海中沙群島的一個環礁。該島距離中沙環礁160海里、距西沙群島340海里、海南島500海里、距菲律賓蘇碧灣100海里。為海盆中的海山上覆珊瑚礁而成,是中沙群島漲潮時唯一露出水面的島礁,鄰近馬尼拉海溝。黃岩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但菲律賓非法主張對黃岩島擁有主權,目前黃岩島由中國實際控制,行政海南省三沙市西沙區管轄,中沙群島鎮政府所在地,目前由中國海警駐守執法。

名稱

  • 歐美稱稱「斯卡伯勒淺灘」(英語:Scarborough Shoal),名稱源於1748年9月12號一艘屬於英國東印度公司東印度商船斯卡伯勒號在該島觸礁,為了紀念這一事件,將該島命名為斯卡伯勒淺灘。[1][2]
  • 西班牙語稱「馬辛洛克淺灘」(西班牙語:Bajo de Masingloc),名稱源於1808年西班牙官方出版的《菲律賓總海圖》。[3][4]
  • 1938至1945年間在民國正式出版的地圖曾稱其為「南石」(South Rock)[3]。1947年,蔣介石當局為了紀念「施行」所謂「憲法」,將該島命名為「民主礁」。
  • 在198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將該島定名為「黃岩島」;退潮時,潟湖內有上百塊礁石露出水面,它們多以土黃顏色為主,偶有黑色,這可能是「黃岩島」名稱的來歷[5]
  • 菲律賓當局稱「帕納塔格礁」(Kulumpol ng Panatag)。

地理

黃岩島位於北緯15°07′,東經117°51′,距中沙大環礁約 160 海里,東距菲律賓蘇比克灣約126海里,黃岩島與菲律賓之間是深達5400米的馬尼拉海溝[6]。與西沙南沙島礁密集不同,黃岩島是周邊數十萬平方公里海域內唯一露出水面的礁盤,位於國際重要水道,戰略地位十分重要[7]

黃岩島發育在3,500米深的海盆上,是深海平原上的一座巨大的海底山峰露出水面的部分。黃岩島所在海域的基底岩層屬大洋型地殼的玄武岩類物質,其上覆以火山噴發物及沉積岩(包括珊瑚礁)和頂部鬆散沉積層[8]。黃岩島環礁的形成與洋殼垂直升降運動以及板塊水平運動有關。第三紀後期,南海東部南北向的海嶺形成,其頂部火山峰高出海面;後來火山作用停息,火山峰遭受海蝕夷平,並呈略低於海面的平頂山;平頂山以0.02 一0.04 毫米/ 年的速率下沉,待下沉到一定程度後即不再下沉。在下沉過程中,由於處在熱帶海洋的環境下,造礁珊瑚在平頂山頂部固著繁殖,並以接近于洋殼下沉的增長速率不斷向上生長,最後形成黃岩環礁[8]

黃岩島是珊瑚環礁發育而成的島,四周為距水面0.5~3米之間的環形礁盤,礁盤周緣長55公里,面積150平方公里,礁盤外形呈等腰直角三角形,其內部形成一個面積為130平方公里、水深為10~20米的潟湖潟湖內以北、南兩端的礁塊最為密集,北端者稱為北岩,退潮時露出水面積約1平方米,被淺灘包圍;南端者稱為南岩,兩者相距約10海里[9]。南岩(15°08'N,117°48'E)是漲潮時在礁盤上露出海面的巨大的礁石之一,上部面積約3平方米,海拔1.8米。黃岩島潟湖東南端有一個寬400米的通道與外海相連,這條水道水深9~11米,寬360~400米,中型漁船和小型艦艇可由此進入,從事漁業活動或者避風。

自然形態是環礁四周有星羅棋布的礁塊露出,礁塊表面大小一般為1~4平方米。

歷史及主權爭議

黃岩島目前由中國實際控制,其水域是中國漁民的傳統捕魚場,但是菲律賓非法主張該島主權,因而引發一系列的衝突和主權問題。目前中國海警船隻在黃岩島水域進行執法及管理,中國容許菲方漁船在黃岩島附近海域作業。

1997年5月,中國與菲律賓在黃岩島海域對峙[10],中國海監船在對峙三天後主動撤離,菲律賓獲得黃岩島的控制權。1999年11月3日,菲律賓507艦在黃岩島東南入口處北側坐灘成功,後應中國政府要求於11月29日將507號艦拖帶脫淺並撤離。2009年3月10日,菲律賓總統亚罗育正式簽署「領海基線法」,將南海中的南沙群島太平島、黃岩島劃歸菲律賓國土範圍[10]。2012年4月中菲再次發生黃岩島對峙事件。「中國海監75號」和「中國海監84號」編隊趕赴黃岩島海域,制止菲律賓軍艦抓扣中方漁船和漁民。6月18日,因颱風天氣影響菲律賓船隻全部撤離黃岩島而中國船隻並未撤離[11]

2013年1月21日,菲律賓外交部長承認中國已「實質上控制」黃岩島,菲船不能進駐[12]。1月22日,菲律賓通知中國發起所謂「仲裁」的意向(即所謂所謂「南海仲裁案」)並向中國發出所謂「訴求陳述」,中國拒絕接受該仲裁[13]

2016年7月12日,所謂「南海仲裁案」結果宣稱中國主張之「九段線」無效。中國未參與、拒絕接受仲裁且多次宣布不承認所謂「裁決」,並在所謂「仲裁案」發布前後,在南海舉行空前規模大型軍演,轟六K發射了空射反艦大型飛彈鷹擊-12[14]。同時中國海警船驅逐菲律賓漁船[15]。7月16日,菲律賓漁界認為可以憑所謂「仲裁」結果回到黃岩島捕魚並有記者隨行,但被4艘大型中國海警船強力驅逐。後菲船欲在較遠處下網,亦被海警放下的多艘小艇驅逐,央視隨後證實。10月19日,菲律賓新任總統羅德里戈·杜特蒂首訪中國,目的之一是爭取菲律賓漁民在黃岩島的捕魚權。

2017年3月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有媒體宣稱三沙市市長肖傑表示正開展黃岩島等島嶼環境監測站建設的前期工作。菲律賓總統羅德里戈·杜特蒂表態稱,無法阻止中國在黃岩島開展建設工程。同年3月22日,中國外交部表示,在黃岩島建環境監測站的消息有誤,此事純屬子虛烏有[16]

2024年2月2日至9日,菲律賓海警9701船多次非法侵闖黃岩島鄰近海域。中國海警在喊話警告無效的情況下,依法對菲船採取航路管制、外逼驅離措施。[17]

參考文獻

  1. Joseph Huddart. The Oriental Navigator, Or, New Directions for Sailing to and from the East Indies: Also for the Use of Ships Trading in the Indian and China Seas to New Holland, &c. &c. Robert Laurie and James Whittle. 1801年: 454. 
  2. Gabriel Wright. A New Nautical Directory for the East-India and China Navigation;. W. Gilbert. 1804年: 480. 
  3. 3.0 3.1 菲律宾如何“绑架”黄岩岛_私家历史_澎湃新闻-The Paper. 澎湃新聞. [2018-08-16]. 
  4. Philippine position on Bajo de Masinloc (Scarborough Shoal) and the waters within its vicinity. 菲律賓外交部. April 18, 2012. 
  5. admin. 中沙群岛:隐伏在海下的暗沙群. 三沙市人民政府網. 2014-02-21 [2016-09-07]. 
  6. 王瑋瑋. 黄岩岛的地质构造划分 (PDF). 遙感中國. 2013年, (第2期): 26 [2016-09-08]. [永久失效連結]
  7. 華英豪. 和太平岛相比,黄岩岛在南海的战略地位如何?. 環球軍事網. 2016-05-20 [2016-09-08]. 
  8. 8.0 8.1 黃金森. 《南海黄岩岛的一些地质特征》. 海洋學報(中文版). 1980年, (2期) [2016-09-08] –透過南海諸島網. 
  9. 中沙群岛的暗沙与黄岩岛. 南海史志網. [2016-09-08]. 
  10. 10.0 10.1 菲曾炸毁黄岩岛中国主权标志 撞沉渔船杀船长. 加拿大華人網. [2012-04-19] (簡體中文(中國大陸)). 
  11. 外交部:中方从未承诺从黄岩岛海域撤船. 騰訊網. [2012年6月18日] (簡體中文(中國大陸)). 
  12. Chinese ‘occupation’ of Bajo de Masinloc could reduce PH territorial waters by 38 percent. Malaya Business Insight. [2013年5月15日] (英語). 
  13. Rothwell, Donald R. The Arbitration betwee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Philippines Over the Dispute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NU College of Law Research Paper. 2015-01-30, (14-48) [2016-09-08]. 
  14. 航母杀手疑现身 中国海军三大舰队南海严阵以待. [2016-07-17]. 
  15. 轰-6K巡航守卫黄岩岛. [2016-07-17]. 
  16. 外交部:涉及黄岩岛建环境监测站的报道有误. 中國新聞網. 2017-03-22 [2017-10-14]. 
  17. 中国海警:菲海警船多次非法侵闯中国黄岩岛邻近海域,中国海警依法外逼驱离. hqtime.huanqiu.com. [2024-02-12] (簡體中文(中國大陸)). 

外部連結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