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号风球(澳门)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三号风球的信号形状
日间
晚间

三号风球(葡萄牙语:Sinal n.º 3[1]),是澳门特别行政区热带气旋警告信号。高一级的信号为八号风球,低一级为一号风球[2]

意义

澳门发出三号风球时,东望洋炮台悬挂代表三号风球的热带气旋信号标志

受到热带气旋的影响,澳门的持续风速现正或预测将达41公里/小时至62公里/小时,阵风约达至110公里/小时。

1950至1955年期间的●称为“本地强风信号”,表示弱热带气旋或季候风引致澳门出现强风。为了区分由季候风与热带气旋所引起的强风,1956年4月1日重新引入三号风球,● 改为只适用于季候风影响之下[3]

1969年4月19日至1973年3月23日期间,新增三号A风球,表示风力平均时速加强,但仍未须使用较高之风讯符号。其定义当风力平均时速在中央炮台达22海里时,始悬挂此风讯符号。此风球悬出后,机关学校可以放假。[4]

在2016年8月起,气象局在悬挂/发出三号风球后,会加插“由于桥上风力间中达到强风程度及有阵风,呼吁驾驶人士注意行车安全,电单车驾驶者请使用西湾大桥电单车专道进行往返。”字句。

发出时间点

在2000年至2017年,澳门气象局会视乎澳门境内任意一个站点 (主要视乎跨海大桥风力) 的每小时平均风速持续已达到或预测两小时后将会达到63公里或以上,才会发出三号风球。

直至2017年强烈热带风暴帕卡,澳门气象局会提前提前半小时或2小时35分钟公布将于某个时间发出。

据1968年气象局有完整风暴资料以来,一般影响澳门的热带气旋都在700公里范围内,才导致气象局发出三号风球,但亦有少有热带气旋因环流大及在东北季候风共同影响下,使气象局于700公里范围以外时发出三号风球︰

排名 热带气旋 发出三号风球的时间 相对澳门的位置 备注
第二远 2009年台风凯萨娜 9月27日22时15分 南约710公里 发出时已是最接近位置,并在澳门西南约800公里取消三号风球
最远 2021年强烈热带风暴圆规 10月12日06时00分 东南偏东约720公里 澳门气象局有纪录以来发出时最远的三号风球

直接悬挂三号风球

1950年代间中有直接悬挂三号风球的例子,并不是因热带气旋接近陆地的海面形成有关,只是当时资讯不发达,赶不及悬挂风球,而当年澳门气象局悬挂三号风球主要以香港天文台作标准,因此当年较多直接悬挂三号风球不足为奇。亦有说多年前的风球数据非常混乱,难以理解。另外,有时会因初期受季候风风力主导,导致气象局先发出强烈季候风信号,后来再受热带气旋主导澳门风力,此时澳门风力仍然维持强风程度,因此不再另行发出一号风球,直接发出三号风球且取代强烈季候风信号。

以下是过往气象局直接发出三号信号的热带气旋:

  • 1956年6月无名热带低气压。
  • 1957年8月无名热带风暴
  • 1958年5月无名热带风暴,取代强烈季候风信号。
  • 1958年8月无名台风。
  • 1961年9月无名热带风暴。 (当时香港天文台没有发出任何热带气旋警告信号)
  • 1967年台风(超强台风)嘉娜,取代强烈季候风信号。
  • 1969年台风(超强台风)维奥娜,因香港天文台处理失当,同时亦令澳门气象局错判,两地风势在除下三号风球后才普遍达到强风程度。两者亦只好再度悬挂三号风球。
  • 1970年台风(超强台风)钟茵,由于钟茵再度转向接近澳门,气象台直接复悬 三号风球。
  • 1993年台风黛蒂,取代强烈季候风信号。
  • 2020年热带风暴森拉克,取代强烈季候风信号,此亦为最近一次由三号风球取代强烈季候风信号。

安全措施

  1. 尽早完成一切的预防措施;
  2. 检查门窗、露台的物件是否稳固,并疏通渠道;
  3. 海事业界须确保船只安全和海上设施稳固,船只应按自身条件到合适的位置避风;
  4. 沿岸码头业界应确保货柜和其他设施的稳固,以免被可能的强风吹倒;
  5. 密切注意热带气旋的最新消息,以调整户外活动的安排;
  6. 当受到强烈的雨带影响时,澳门可能会出现短时间的狂风大骤雨,在空旷地方逗留的人士应提高警觉,驾驶人士应注意行车安全,小心强风;
  7. 跨海大桥的风力间中达强风程度,电单车驾驶者请使用西湾大桥电单车专道进行往返;
  8. 注意风暴潮警告的发布状态和最新消息。
  • 所有小学、幼稚园及特殊教育全日停课。

三号风球之最

注:生效时间最长及最短的纪录由1952年开始计算。

全年最早发出的三号风球

2008年台风浣熊,于4月18日晚上8时45分至4月19日下午1时半发出,维持16小时45分钟。

全年最晚发出的三号风球

1965年热带风暴依娜,在11月11日晚上至11月12日11:30分发出

生效时间最长的三号风球

2018年强烈热带风暴贝碧嘉,由8月11日上午6时正至8月14日下午7时半,长达3日13小时30分钟(85小时30分钟)。

2013年台风尤特则是取代八号风球的三号风球最长,,由8月14日下午3时半至8月15日下午7时半,长达1日4小时(28小时)。

生效时间最短的三号风球

2007年强烈热带风暴帕布的回马枪,由8月10日晚上8时15分至晚上11时半,长仅3小时15分钟

2012年热带风暴杜苏芮则是取代八号风球的三号风球最短,由6月30日上午6时半至上午9时正,长仅2小时30分钟

发出最多三号风球的年份

1964年,共11次 (有8个热带气旋悬挂) 。

发出最少三号风球的年份

1987年,没有悬挂。

2000年后:2004年,只发出1次。

最远的三号风球

2021年台风圆规在澳门东南偏南约720公里,随后悬挂有纪录以来最远的三号风球,随后当圆规移至南约450公里时,便改挂八号风球。

2020年热带风暴森拉克,当时在澳门以南约570公里形成为一热带低气压,随即直接悬挂三号风球,为有纪录以来最远为热带低气压发出三号风球。

风力最强的三号风球

2011年热带风暴海马,在三号风球生效期间,澳氹三条大桥均吹持续烈风,其中,友谊大桥 (南) 一小时平均风力一度录得72.3km/h,,达到八号风球标准,是有纪录以来最强的三号风球。

风力最弱的三号风球

2009年热带风暴浪卡,在三号风球生效期间,全澳没有一个站点录得5级风或以上,其中,最高一站的西湾大桥一小时平均风力只录得27.5km/h,是有纪录以来最弱的三号风球。

另外,虽然2001年台风百合,在三号风球生效期间,大潭山录得的一小时平均风力只有24km/h,阵风为58km/h,但由于当年只公布该站点,而没有披露其他站点,同时2009年热带风暴浪卡在大潭山的一小时平均风力只有21.5km/h,阵风为52.6km/h,均较百合弱,因此历史上最弱的三号风球应为2009年热带风暴浪卡

相隔时间最短的三号风球

1999年台风玛姬,取消及再次发出三号风球相距时间为7小时30分钟

相隔时间最长的三号风球

1986年台风爱伦与1988年热带风暴云妮莎,两者相距时间为1年8个月9日19小时45分钟

风力未达三号风球标准的个案

下述只记载1993年后,澳门没有一个测风站在一小时平均风力达到41km/h或以上之强风水平,但气象局仍发出三号风球的个案:

(注︰1996年-2002年期间气象局没有公开所有气象站资料,以大潭山气象站为准;2018年后,若一小时平均风力未达到强风程度,但十分钟平均风力达到强风程度,可称为达到悬挂三号风球标准)

风力达到八号风球标准的个案

下述只记载2000年后,澳门其中一个测风站在一小时平均风力达到63km/h或以上之烈风水平,但气象局最高只发三号风球的个案:

热带气旋名称 热带气旋警告生效期间

(最高一站一小时平均风力)

达到烈风标准的站点

(一小时平均风力)

气象局事后解释
2003年台风科罗旺 68km/h

友谊大桥南峰

(08-24 12:00,23:00)

嘉乐庇总督大桥

(08-24 12:00,23:00/

08-25 01:00 )

2个

(友谊大桥南峰、

嘉乐庇总督大桥)

2005年台风达维 65.9km/h

友谊大桥南峰

(09-25 11:00)

2个

(友谊大桥南峰、

西湾大桥)

2009年台风莫拉菲 71.4km/h

西湾大桥

(07-19 4:00)

3个

(友谊大桥南峰、

嘉乐庇总督大桥、

西湾大桥)

  1. 莫拉菲吹袭澳门期间,整体风力不大,暴风范围较小,而且与香港的距离还比澳门接近。气象局认为当时维持悬挂三号风球的决定是合理[5]
  2. 受到与莫拉菲相联系的雨带影响,其下击暴流会使澳门局部地区风力增大,而气象局预计该雨带会在1至2小时内移离澳门,因此预料澳门达到疾劲风力的持续时间短;
  3. 当吹西南风时,澳门半岛氹仔岛之间的峡管效应会使西南风加速,而西湾大桥风速计的安放位置亦会受到桥身绕流作用而风速有所加大。

经分析上述原因后认为无需悬挂八号风球。

2011年热带风暴海马 72.3km/h

友谊大穚南峰

(06-23 1:00)

4个

(友谊大桥北峰、

友谊大桥南峰、

嘉乐庇总督大桥、

西湾大桥)

2015年台风彩虹 66.8km/h

友谊大穚南峰

(10-04 10:00)

2个

(友谊大桥北峰、

友谊大桥南峰)

彩虹风力未达八号风球标准。
2016年台风妮妲 67.5km/h

西湾大桥

(08-02 7:00)

2个

(友谊大桥北峰、

西湾大桥)

由于整体风速较小,亦未符合悬挂八号风球的普遍性和持续性,加上清晨在深圳登陆后开始减弱。

因此科学上看,整个大风区域并不包括本澳,整体风力比香港偏小好多。因此气象局决定维持三号风球。[6]

下述记载2018年后,澳门其中一个测风站在十分钟平均风力达到63km/h或以上之烈风水平,但气象局最高只发三号风球的个案:

热带气旋名称 热带气旋警告生效期间

(最高一站十分钟平均风力)

热带气旋警告生效期间

(最高一站一小时平均风力)

达到烈风标准的站点

(十分钟平均风力)

气象局当时解释
2018年热带风暴山神 64.4km/h*

西湾大桥

(07-18 01:52)

51.6km/h

友谊大桥南峰

(07-17 23:00)

2个

(友谊大桥南峰、

西湾大桥)

由于“山神”的强风范围较小、并与本澳保持一段距离,故改挂八号风球的可能性低。[7]
  • * 数据录得时间多于一个。
  • 背景颜色 (风速)
    • 清劲或以下风力(每小时41公里以下)不会配上任何背景颜色

    • 蓝色为强风(每小时41至62.9公里)

    • 黄色为烈风(每小时63至87.9公里)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Boletim Oficial da Região Administrativa Especial de Macau. 18/2000. 澳门: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 2000-05-02: 576 [2010-08-27] (葡萄牙语). 
  2. 澳门特别行政区公报. 18/2000. 澳门: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 2000-05-02: 576 [2010-08-27] (繁体中文(中国澳门)). 
  3. 澳门热带气旋警告的演变. 澳门气象·天文. 2020-07-20. 
  4. 文章内容. www.macaudata.com. 澳门百业. [2020-09-01]. 
  5. 气象局指莫拉菲暴风范围较小. 即时新闻 (澳广视). 2009年7月19日 18:48(UTC+8) [2009年7月20日]. 
  6. 【爱瞞报道】“妮妲”挂波全城鬧爆 气象局急开记招再惹公关灾难. 爱瞒传媒. 2016-08-02 [2021-08-14] (美国英语). 
  7. “山神”靠近澳昨三号波 气象局料改挂较高风球机会低 | 正报. 今日时事 | CyberCTM澳门No.1人气社区. [2021-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