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暴雨警告信号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澳门暴雨警告信号(葡萄牙语:Significado do sinal de chuva intensa),是澳门一个气象警告信号系统。每当澳门特别行政区出现或预测将有暴雨时,就由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发出此警告信号,以提醒及警告市民。暴雨警系统独立于其他如热带气旋信号雷暴警告,这些警告可同时发出。但当发出八号或以上风球时,暴雨警告信号不另行发出。

暴雨警告将透过澳门各电台及电视台广播。暴雨警告讯号目的是及早提醒市民将会下大雨,可能造成严重混乱,并确保各紧急服务机构及部门,如澳门民防中心,都已经准备就绪,随时处理因暴雨可能造成的紧急事故。

三级制暴雨警告信号定义及安全提示

  • 下表是2020年9月1日起使用的黄色、红色、黑色暴雨警告信号及其定义与安全提示:[1]
级别 意义和注意事项 安全提示
黄色暴雨警告信号
预测澳门特区广泛地区一小时降雨量将达到约20毫米,或澳门特区广泛地区在过去一小时降雨量已达到20毫米,且预料雨势持续。
  1. 准备适当的预防措施,防范因暴雨而造成的灾害;
  2. 避免在水浸地区进行活动;
  3. 留意最新的天气消息及水浸资讯,以调整户外活动的安排;
  4. 留意道路交通资讯;
  5. 学校、家长及学生应留意教育主管部门发出的最新消息。
红色暴雨警告信号

预测澳门特区广泛地区一小时降雨量将达到约50毫米,或澳门特区广泛地区在过去一小时降雨量已达到50毫米,且预料雨势持续。
  1. 完成适当的预防措施,防范因暴雨而造成的灾害;
  2. 应逗留在安全的室内场所暂避,避免在户外或水浸地区进行活动;
  3. 提防塌树、山泥倾泻等灾害;
  4. 留意最新的天气消息及水浸资讯;
  5. 留意道路交通资讯;
  6. 学校、家长及学生应留意教育主管部门发出的最新消息;
  7. 避免逗留在地下空间或无其他出口的空间,因可能出现 淹水或物料泻入之风险。
黑色暴雨警告信号

预测澳门特区广泛地区一小时降雨量将达到约80毫米,或澳门特区广泛地区在过去一小时降雨量已达到80毫米,且预料雨势持续。
  1. 完成一切的预防措施,防范因暴雨而造成的灾害;
  2. 应逗留在安全的室内场所暂避,避免在户外或水浸地区进行活动;
  3. 远离山涧及斜坡,提防塌树、山泥倾泻等灾害;
  4. 留意最新的天气消息及水浸资讯;
  5. 留意道路交通资讯;
  6. 学校、家长及学生应留意教育主管部门发出的最新消息;
  7. 避免逗留在地下空间或无其他出口的空间,因可能出现淹水或物料泻入之风险。

20毫米发出暴雨警告在11月至翌年2月期间效为罕见。

  • 红色或黑色暴雨警告信号,可因应天气情况在较低级别之暴雨警告信号未发出的情况下而直接发出。此外,当八号风球或更高的热带气旋信号生效时,上述三个级别的暴雨警告信号不会另行发出。
  • 分级后首个暴雨警告信号于2020年9月3日下午12时08分发出,级别为黄色,首次发出红色暴雨警告信号时间为2020年9月8日上午7时20分。首次发出黑色暴雨警告信号时间为2021年6月1日上午5时。
  • 澳门气象局局局长梁永权在2021年7月14日表示,现时是以“定性预报”和“定量预报”向市民提供服务。“定性预报”是指某时段内可能出现大雨,例如 6月 1日和 22日的暴雨预报;而“定量预报”则是指要准确预报某时段内有多少降雨量,例如 1小时有 50毫米或以上降雨量。[2]

历史

澳门暴雨警告信号在1992年基于香港天文台建立的香港暴雨警告信号系统而建立,有红色及黑色标记的暴雨警告信号,但有关性质与香港的有点不同;基于澳门的地理等因素,气象局在2004年7月1日起停止使用红色及黑色暴雨警告信号,并同时统一为新的暴雨警告信号,无颜色之分,同时政府内部设有“20毫米戒备信号”;第一个发出这个新的暴雨警告信号是于2004年8月11日下午6时[3],当时澳门大部分地区虽然未录得50毫米雨量,以纪念孙中山市政公园站所录得的雨量最多也只是每小时达41.4毫米雨量,所以由此可见,当时这个警告也有戒备之用。

惟2019年7月气象局决定重新分级[4],建议设3个信号:“累积雨量较少,影响出行”、“累积雨量增大、注意安全”及“累积雨量非常多、注意防灾”[4],并将预测降雨量由两小时内达至50毫米的基准缩短至一小时[4],以便市民更准确得悉天气变化,预计于同年内实施[4]。此外气象局在2019年9月2日下午开始推出“20毫米大雨提示”[5],作为在使用新暴雨警告系统前的过渡措施。当预测澳门一小时累积降雨量将达到约20毫米,或澳门过去一小时广泛地区累积降雨量已达到20毫米,且预料雨势持续时气象局发出“20毫米大雨提示”。[6]

当局在2020年6月1日公布同年9月1日起实施新的暴雨警告信号系统,分为黄、红、黑三个级别,分别表示预料或已有每小时20、50及80毫米雨量[7][8],且当发出八号或以上风球时,暴雨警告信号不另行发出。而“20毫米大雨提示”同时亦被新的黄色暴雨警告信号取代。

气象局预测到短时间并强度大降雨即将发生,除了按科学依据和经验判断外,亦会考虑对社会冲击和市民需要而发出暴雨警告,有时可能达不到发出警告标准或超出标准没有发警告,因而产生虚报或漏报情况。若果按新暴雨警告信号3级制,2015年至2019年澳门可发出148次黄色暴雨警告信号,12次红色暴雨警告信号和1次黑色暴雨警告信号。7成半以上的大雨,持续时间少于80分钟。[9]

两级制暴雨警告信号

  • 下表是1992年至2004年6月30日期间使用的红色、黑色暴雨警告信号及其定义:[10]
颜色 意义和注意事项
红色
当气象局其中一个观测站在2小时或以内已录得有50毫米或以上的雨量,及有可能持续降雨。
黑色
当气象局其中一个观测站在3小时或以内已录得有100毫米或以上雨量,及有可能持续降雨;而且两小时或之内会有潮涨出现。

暴雨警告信号(不分颜色)

2004年7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期间使用的暴雨警告信号及其定义与措施:

  • 表示预测在未来两小时内,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降雨量将达到约50毫米时发出。[11]
  • 表示大雨可能令道路出现严重水浸,令交通严重挤塞。
  • 市民应留在户内,并到安全地方暂避。
  • 澳门社会工作局的临时庇护中心会开放,让有需要人士暂避。
  • 如果当天需要上班的人仍需上班,除非有新指示。
  • 当悬挂八号或以上风球时,暴雨警告信号不另行发出。

澳门气象局在2014年10月4日上午一度发出暴雨警告信号,历时35分钟。气象局称,除雨量之外,当局亦会考虑雨区影响的范围和移动,雨势会否加强减弱等因素,气象局又称,发出暴雨警告是要保障市民安全,当局预计雨量会达到暴雨的程度时,都会发出警告。[12]

当局修改暴雨警告信号停课规定

澳门教育暨青年局表示当暴雨警告信号在上午7时至9时或在中午12时至下午2时发出或仍然生效,将会宣布所有教育阶段的班级于上午或下午停课,各中、小、幼及特殊教育的学生无需上学。校方必须确保校舍正常开放,安排必要的人员照顾已返抵学校的学生及应取消或延期举行停课期间的校内测验、考试和课外活动。如果延期举行考试,则各科考试依原定时间表的顺序延期举行。[13]

但由于在2013年5月25日上午暴雨期间,有学生、家长和教师均认为当局在上午约9时发出的暴雨停课通知过迟,而且可能有学生已经在上午7时前离家上学等等的问题。气象局局长冯瑞权在2013年7月6日表示,经已与教青局检讨暴雨天气发放信息的机制,在可能涉及停课决定时,双方将提前在早上6时沟通,6时半前决定是否发布暴雨警告,比过往提前半小时,有关机制目前经已实施。[14]

当局在2013年11月18日正式批示修改风暴暴雨停课规定中表示,当暴雨信号在上午6时半仍然生效,或在6时半至9时期间发出,所有教育阶段及特殊教育全日停课;若暴雨信号在上午11时半前取消,中学下午恢复上课。[15]

当局在2020年7月27日正式批示修改暴雨警告信号停课规定中表示,当黄色暴雨警告信号仍然生效,所有教育阶段及特殊教育照常上课;当红色或黑色暴雨警告信号在上午6时半仍然生效,或在上午6时半至9时期间发出,所有教育阶段及特殊教育全日停课;若暴雨信号在上午11时半前取消,中学下午恢复上课;当红色或黑色暴雨警告信号在上午11时半仍然生效,或在上午11时半至下午2时期间发出,所有教育阶段及特殊教育下午停课。而澳门五所公立大专院校,当发出黑色暴雨警告信号,将会采取停课措施。[16][17]此规定随三级制暴雨警告信号启用当日(9月1日)生效。

2021年6月25日,教育及青年发展局优化暴雨信号生效时的上学安排,发出黄雨暴雨警告信号后,家长或学生可因应天气状况,自行决定出门时间,学校不视为迟到或缺勤,并将调整或补回倘有的测考和评核,视实际情况酌情处理学生的穿着,并且推出口号为“黄雨可酌情,红黑正课停,留校皆欢迎”。[18]

20毫米大雨提示

暴雨引发水浸提示服务

  • 2010年8月,地球物理暨气象局表示,推出“暴雨引发水浸提示服务”的提示分两种信号,分别是“20毫米戒备信号”及“暴雨警告信号”。
  • 2010年9月,气象局正式推出首阶段“暴雨引发水浸提示服务”, 短讯提示服务首阶段以新桥区及提柯区商户为试行对象,以3个引发水浸的暴雨个案为试验期,有150多间新桥及提柯区商户登记使用,气象局分别在9月9、11及12日发出水浸提示。 [19]其中两次发出“暴雨警告信号”短讯。该三次个案在新桥区路面平均出现5厘米水浸。
  • 2010年9月22日,“暴雨引发水浸提示服务”进入第二阶段的试验,推广至其他受水浸影响地区 (内港区、下环区、新马路区、离岛区等) 的商户,预料会约有1000个商户参加。[20]
  • 2012年5月,气象局经吸取商户意见,短讯内容新增未来雨势“减弱、维持、增强”的预测。在10分钟内会将短讯发送完予所有用户。[21]有超过1100个商户登记使用。

20毫米戒备信号

“20毫米戒备信号”意思是在过去一小时或一小时内,气象局其中一个观测站已录得20毫米或超过20毫米的雨量,以及可能持续降雨。已登记的商户届时收到的短讯内容将出现信号为何时发出、水浸现况(水浸的高度)及预测降雨情况。信号发布后每小时更新。根据过往经验,当本澳每小时之降雨量达20毫米以上,本澳某些地区较易出现水浸。因此,当每小时之降雨量达20毫米以上或暴雨警告讯号发出时,气象局便向已登记的商户发出相关的短讯通知。[22]

“20毫米戒备信号”在政府民防架构一直存在[23],过去在政府内部各部门使用,用作清理渠道及行车隧道作出交通管制等。[24]其中,民政总署收到气象局发出的20毫米戒备讯号后,随即启动紧急应变小组,在全澳各区开展巡查和疏通渠道工作,特别重点关注水浸地区渠道的排水情况。[25]

20毫米大雨提示

  • 2019年9月2日下午,地球物理暨气象局正式开始推出20毫米大雨提示,主要目的是在未达发出暴雨警告信号前,更早提醒公众本澳即将或正受到大雨影响,并对出行有一定影响,公众应注意安全,调整出行之安排,取代原来的20毫米戒备信号。此亦作为在使用新暴雨警告系统前的过渡措施之一。
  • 2020年9月1日起被新推出的黄色暴雨警告信号取替20毫米大雨提示。

发出记录

年份 发出时间 取消时间 持续时间 备注
2019 9月17日03:20 04:20 1小时 首次发出。
9月17日19:18 20:05 47分钟
10月7日05:58 07:30 1小时32分钟
10月13日23:53 10月14日00:30 37分钟
2020 2月13日09:00 10:00 1小时
5月10日18:20 19:10 50分钟
5月18日15:05 16:45 1小时40分钟
5月21日00:50 01:20 30分钟 因达发出暴雨警告信号而取消。
5月22日08:30 10:45 2小时15分钟 为有记录以来持续时间最长之一。
5月25日09:25 10:40 1小时15分钟 因达发出暴雨警告信号而取消。
5月26日15:45 18:00 2小时15分钟 为有记录以来持续时间最长之一。
5月30日05:05 05:50 45分钟 因达发出暴雨警告信号而取消。
6月6日03:40 03:55 15分钟 因达发出暴雨警告信号而取消;同时亦为有记录以来持续时间最短
6月8日05:15 05:35 20分钟 因达发出暴雨警告信号而取消。
6月28日03:55 05:00 1小时5分钟
8月1日14:35 15:20 45分钟
8月2日10:10 11:01 51分钟
8月3日00:05 01:30 1小时25分钟
8月5日08:40 09:35 55分钟 因达发出暴雨警告信号而取消。
8月5日14:55 16:10 1小时15分钟
8月12日12:50 14:00 1小时10分钟
8月18日12:40 13:20 40分钟
8月19日14:20 15:49 1小时29分钟 最后一次发出。

发出纪录

以下是自2000年发出暴雨警告信号的次数:[26]

年份 N/A 红色 黑色 备注
2000 不适用 7( 6+1 ) 1
2001 119+2 ) 2
  • 7月6日,受热带风暴尤特影响,澳门气象局曾发出黑色暴雨警告信号。
2002 4( 3+1 ) 1
  • 8月6日,受与北冕残余相关的活跃西南季候风影响,澳门气象局曾发出红色暴雨警告信号。
2003 6( 4+2 ) 2
2004(上半年) 3( 2+1 ) 1
  • 5月8日澳门气象局最后一次发出黑色暴雨警告信号。
  • 5月28日澳门气象局最后一次发出红色暴雨警告信号。
  • 澳门气象局在2004年7月1日起停止使用红色及黑色暴雨警告信号,统一为新的暴雨警告信号,无颜色之分。
总数 31 7
  • 年平均数字中,2004年以半年计算,不以整年作计算。
年平均(取两位小数) 6.89 1.56
年份 20毫米大雨提示 暴雨警告信号 备注及相关争议
2004(下半年) 不适用 2
  • 8月11日澳门气象局首次发出暴雨警告信号。
2005 3
2006 7
2007 2
2008 7
2009 8
2010 8
  • 6月9日上午9时05分发出暴雨警告信号,由于暴雨警告发生时,澳门半岛大部分地区一小时雨量已录得超过70毫米以上,并且有4个气象站录得创站以来6月份最高一小时雨量。因而被市民质疑暴雨警报延误,导致广大澳门市民防范不及,社会秩序受到很大影响,有不少商户因水浸损失惨重。事后澳门气象局为未能在今早7时前发出暴雨警告向市民致歉,承诺会完善天气预报技术,特别是短时间的天气预报,并且解释今早7时曾考虑发出暴雨警告,直至8时后,根据实际录得雨量,亦曾考虑发出暴雨警告,其间气象局与教青局一直保持紧密沟通,得悉部分学校已经安排考试,不能中断,大部分学生亦已回校,所以延至9时05分才发出暴雨警告。[27]气象局局长冯瑞权在面对社会各界的猛烈批评之后,在总结心得的时候表示“宁愿虚报都唔愿漏报”,这种态度及回应被批评是“以广大市民的生命财产开玩笑,这种毫不负责任的为官之道,令人心寒意冷。”[28][29]
  • 9月20日,受热带风暴凡亚比影响,澳门气象局曾发出暴雨警告信号。
2011 2
2012 3
2013 9
  • 5月22日发出生效时间最长暴雨警告信号(纪录在2020年5月30日打破),长达9小时5分钟。当日最高雨量为323毫米,为1952年纪录以来第4高的雨量,1982年以来雨量最高的一次。[30]
  • 9月4日澳门气象局两度发出暴雨警告信号。
2014 6
  • 10月4日上午10时50分,澳门气象局一度发出暴雨警告信号,并在当日上午11时25分取消暴雨警告信号,历时35分钟,是自2004年7月1日统一为新的暴雨警告信号以来生效时间第二短的暴雨警告信号。大潭山主站在暴雨警告信号生效期间未有录得任何雨量。澳门气象局称,今次的雨区较细和突然,主要集中在北区,当局在2小时内录得约40毫米雨量,北区路面亦出现轻微水浸。[12]
2015 2
  • 7月21日最迟全年首次发出暴雨警告信号。但暴雨警告信号生效期间只录得不足10毫米的雨量。
  • 9月21日早上澳门受达暴雨程度的强降雨影响,早上7时48分大潭山、九澳及路环分站更分别录得两小时降雨量达67.2、72.0及84.0毫米,达到甚至超过发出暴雨警告的标准,但气象局未有发出暴雨警告。其后气象局解释“经综合考量社会的复杂性及对市民的影响后”,因此没有发出暴雨警告,而并非因实测雨量而发出,惹起争议。
  • 10月4日,受台风彩虹的螺旋云带影响,澳门气象局因维持悬挂三号风球而发出暴雨警告信号。
2016 10
  • 3月22日澳门“暴雨演习”,由于教青局网站、澳广视及学校通报系统却显示暴雨警告生效,并且误发停课资讯,[31]加上当时出现了雷雨天气,当天早上6-8时的两小时雨量曾录得44毫米,令不少学生误以为停课[24],最后气象局对外称未有发出暴雨警告信号。
  • 4月13日最早全年首次发出暴雨警告信号。但暴雨警告信号生效期间所有气象站均录得不足40毫米的雨量。
  • 4月22日澳门气象局两度发出暴雨警告信号。但在第一次生效前(即上午9时05分)已录得两小时雨量达50毫米,被质疑为避开学校停课而拖延发出,而发出暴雨警告后,雨势已开始减弱。此次暴雨警告历时半小时,是2004年7月1日统一暴雨警告信号以来生效时间最短。气象局副局长梁嘉静就当局未能准确预测暴雨向公众致歉,并表示气象局于当日清晨6点已经预测到有雨带在湛江附近出现并将影响澳门,预计本澳约8时30分开始有雨,9时转为大雨,所以用这个数据发出暴雨警告。但在早上7时15分,横琴突然出现微云团,“迅速直接铲埋黎澳门呢边”,杀得气象局有点措手不及,以致当局发出暴雨警告信号的时间出现落差。 梁嘉静指,该微云团主要影影响了港澳码头,以及海事博物馆一带有大雨,而北区、氹仔、路环的雨势都不是太大。[32]而第二次发出后,雷雨区突然减弱,令此次暴雨警告完全不达标准,最高两小时雨量亦只有5-10毫米左右。
  • 5月10日早上有雨区在澳门西北处发展并移向珠江口,并可能在上午8时影响澳门,于是气象局在约上午6时半宣布将于8时发出暴雨警告。然而在该次暴雨警告生效期间(上午8时至9时05分)均没有显著雨量,只有路环分站录得0.2毫米,基本上只有毛毛雨。气象局事后解释,有关雨区8时抵达澳门上空时已经减弱,但澳门四周仍有其他强雨区继续发展。在密切观测下,当局确定雨区引致澳门暴雨的机率明显降低,故在早上9时05分取消暴雨警告。
  • 5月27日澳门气象局于早上9点10分发出暴雨警告,不少学生冒着大雨上学,而鸭涌河公园站在09:05分的两小时已录得50.4毫米,引起不少网民、学生及家长激烈讨论。气象局事后解释称,当日凌晨零时至早上7点,澳门普遍地区只录得10毫米雨量,当时预料未来2小时未达发出暴雨警告标准。直至早上8点45分后,本澳雨势持续增强,因此决定发出暴雨警告信号。[33]
  • 历来发出最多暴雨警告信号的一年之一(与2019年并列)。
2017 4
  • 9月4日,受伴随热带风暴玛娃云雨带影响,澳门气象局曾发出暴雨警告信号。
2018 8
  • 6月8日,受热带风暴艾云尼和西南季候风共同影响下,澳门气象局曾发出暴雨警告信号。
2019(1至8月) 10
  • 3月5日最早全年首次发出暴雨警告信号。
  • 8月2日,受热带风暴韦帕影响,澳门气象局曾发出暴雨警告信号。
  • 8月26日,受热带低气压白鹿影响,澳门气象局曾发出暴雨警告信号。
  • 历来发出最多暴雨警告信号的一年之一(与2016年并列)。
  • 9月2日起推出“20毫米大雨提示”。
  • 9月17日澳门气象局首次发出20毫米大雨提示。
2019(9至12月) 4
2020(1至8月) 19 6
  • 5月30日发出生效时间最长暴雨警告信号(生效时间为05:50-15:30),长达9小时40分钟(若连同05:05发出的20毫米大雨提示,更长达10小时25分钟)。雨势集中在澳门半岛,当日最高雨量为210毫米在污水处理厂监测站录得,其次是孙中山公园监测站录得203毫米雨量。而最高两站(东亚运、孙中山公园)在早上8:40及6:40分的一小时雨量分别录得80.8及70.2毫米,达到新三级制中的“黑色暴雨警告信号”标准。受暴雨影响,澳门多处地方包括台山、新桥区、内港至妈阁一带、氹仔旧城区益陆炮竹厂和松树尾亦出现轻微水浸,其中气象局在早上08:06-08:08分于花地玛水位监测站录得最高0.39米的水浸,水深一度及滕。受暴雨影响,所有非高等教育阶段包括中学阶段罕有地全日停课。是次为改制前的暴雨警告信号系统之生效时间最长,打破了2013年5月22日发出时长为9小时5分钟的纪录。[34][35]
  • 8月5日澳门气象局最后一次发出暴雨警告信号。
  • 8月19日澳门气象局最后一次发出20毫米大雨提示。
  • 9月1日起,澳门气象局停止使用暴雨警告信号及20毫米大雨提示,转为使用三级制系统。
总数 23 96
  • 暴雨警告信号年平均数字中,2004年及2020年分别以半年及⅔年计算,均不以整年作计算。
  • 20毫米大雨提示运作只是一年,因此年平均数字与总数一致。
年平均
(取两位小数)
5.94
年份 黄色 红色 黑色 备注及相关争议
2020(9至12月) 10 1 0
  • 9月3日澳门气象局首次发出黄色暴雨警告信号。
  • 9月8日澳门气象局首次发出红色暴雨警告信号,但最高两站(路环分站、澳门大学)一小时雨量只录得41.6及40.8毫米。
  • 9月28日澳门气象局最高发出黄色暴雨警告信号,其中最高一站大潭山站在早上8时30分一小时雨量录得33.8毫米,而该站在早上8时15分两小时雨量录得55毫米,达到旧制“暴雨警告信号”标准。
  • 10月5日澳门气象局发出黄色暴雨警告信号期间,最高一站(港澳码头)一小时雨量只有5.6毫米。
2021 41 ( 35+6 ) 14 ( 11+3 ) 3
  • 2月26日澳门气象局首次发出黄色暴雨警告信号。为新三级制暴雨警告信号系统实施后最早发出警告信号的纪录。
  • 6月1日澳门气象局在三级制暴雨警告信号系统实施后首次发出黑色暴雨警告信号,同日二度发出、三度改发黄色暴雨警告信号,以及三度发出、一次改发红色暴雨警告信号。澳门各区在今次暴雨中曾出现灾情。6月28日更发出当年和当月第二个黑色暴雨警告信号,澳门各区在该暴雨中曾出现少量灾情。
  • 6月13日受热带风暴小熊影响,气象局曾发出黄色暴雨警告信号。
  • 6月23日澳门气象局发出红色暴雨警告信号,最高两站(海事博物馆、大炮台山)的一小时雨量只有44.2和41.8毫米。
  • 7月17-21日受台风查帕卡外围雨带影响,气象局曾三度发出黄色暴雨警告信号,其中7月19日凌晨的黄色暴雨警告信号,最高一站(东亚运)一小时雨量只有13.6毫米;但同日下午海事博物馆、东亚运及大潭山气象站的一小时雨量分别录得26.8、18.6及17.2毫米,气象局未有发出黄色暴雨警告信号。
  • 7月30日澳门气象局发出黄色暴雨警告信号,最高两站(九澳、路环分站)一小时雨量只有14.2、13.2毫米。
  • 7月31日澳门气象局发出黄色暴雨警告信号期间,各区一小时雨量只有介乎0.0-9.4毫米。
  • 8月1日澳门气象局发出当年第三个黑色暴雨警告信号,雨势集中在氹仔一带,其中东亚运气象站于下午2时一小时雨量录到78.4毫米。
  • 8月20日九澳、路环分站一小时雨量分别录得20.6及14.4毫米,但气象局未有发出黄色暴雨警告信号。
  • 9月16日澳门气象局发出黄色暴雨警告信号期间,最高一站(九澳)一小时雨量只有14.4毫米。
  • 10月8日受热带风暴狮子山影响,气象局在早上一度发出红色暴雨警告。当晚21:10分,海事博物馆及大炮台山站一小时雨量分别录得20.4及15.2毫米,但气象局未有发出黄色暴雨警告信号。10月10日凌晨改发三号风球后,气象局两度发出、一次改发黄色暴雨警告信号,以及两度发出红色暴雨警告信号,其中暴雨警告信号总生效时间是历年来最长。
  • 10月13日早上受台风圆规影响,路环、港澳码头、东亚运、纪念孙中山公园及大炮台的一小时雨量分别录得24.6、22.6、22.0、22.0及21.4毫米,其他站点亦录得超过15毫米。由于发出了八号风球,因此气象局不需发出黄色暴雨警告信号。
总数 51 (35+6) 15 (12+3) 3
  • 2020年以⅓年计算。
年平均
(取两位小数)
38.25 11.25 2.25

注释:

  • 数据截至2021年8月1日。
  • 黄色及红色暴雨警告的一栏中,括号内左边首次发出的数字,右边为取代较高暴雨警告的数字。

暴雨警告信号之最

以下纪录由2000年开始计算。

生效时间最长及最短的暴雨警告

黄色暴雨警告信号

排名 发出时间 取消时间 持续时间 备注
最长 2021年6月24日上午5时45分 下午12时45分 7小时
第二长 2020年9月28日上午6时05分 上午9时35分 3小时30分钟
第三长 2021年6月1日下午6时20分 下午9时15分 2小时55分钟 后再发出红色暴雨警告信号
第三短 2021年6月1日下午2时15分 下午2时40分 25分钟 因发出红色暴雨警告信号
第二短 2021年7月24日下午2时30分 下午2时50分 20分钟 因发出红色暴雨警告信号
最短 2020年9月8日上午7时05分 上午7时20分 15分钟 因发出红色暴雨警告信号

红色暴雨警告信号

旧制红色暴雨警告信号︰

排名 发出时间 取消时间 持续时间 备注
最长 2001年6月7日中午12时30分 下午5时 4小时30分钟
第二长 2002年8月6日上午7时40分 中午12时 4小时20分钟
2001年7月6日下午11时40分 7月7日上午4时 取代黑色暴雨警告信号
第三长 2000年10月20日上午9时 中午12时45分 3小时45分钟
第三短 2002年8月9日上午6时45分 上午7时30分 45分钟 因发出黑色暴雨警告信号
第二短 2003年6月10日下午10时25分 下午10时58分 33分钟 因发出黑色暴雨警告信号
最短 2004年5月8日上午5时18分 上午5时45分 27分钟 因发出黑色暴雨警告信号

新制红色暴雨警告信号︰

排名 发出时间 取消时间 持续时间 备注
最长 2021年10月10日上午8时05分 下午3时05分 7小时 热带风暴狮子山外围雨区影响
第二长 2021年6月1日下午2时40分 下午6时20分 3小时40分钟
第三长 2021年6月23日上午7时10分 上午9时35分 2小时25分钟
第三短 2021年8月1日下午3时 下午3时30分 30分钟 取代黑色暴雨警告信号
第二短 2021年6月28日上午6时 上午6时25分 25分钟 取代黑色暴雨警告信号
2021年8月1日下午1时35分 下午2时 因发出黑色暴雨警告信号
最短 2021年6月28日上午4时40分 上午4时50分 10分钟 因发出黑色暴雨警告信号,同时亦为生效时间最短的单一天气警告

黑色暴雨警告信号

旧制黑色暴雨警告信号︰

排名 发出时间 取消时间 持续时间 备注
最长 2000年4月14日上午4时 上午8时 4小时
第二长 2003年6月10日下午10时58分 6月11日上午1时32分 2小时34分钟
第三长 2002年8月9日上午7时30分 上午10时 2小时30分钟
第三短 2003年5月5日上午8时40分 上午10时 1小时20分钟
第二短 2001年7月13日上午5时10分 上午6时 50分钟
最短 2004年5月8日上午5时45分 上午6时30分 45分钟

新制黑色暴雨警告信号︰

排名 发出时间 取消时间 持续时间 备注
最长 2021年6月1日上午5时 上午7时 2小时
第二长 2021年6月28日上午4时50分 上午6时00分 1小时10分钟
最短 2021年8月1日下午2时 下午3时 1小时

暴雨警告信号

此记录由2004年8月11日首次发出暴雨警告信号开始计算至2020年8月31日 

排名 发出时间 取消时间 持续时间 备注
最长 2020年5月30日上午5时50分 下午3时30分 9小时40分钟
第二长 2013年5月22日上午12时55分 上午10时 9小时5分钟
第三长 2005年6月21日上午7时 中午12时45分 5小时45分钟
第三短 2006年6月19日上午10时20分 上午11时 40分钟
第二短 2014年10月4日上午10时50分 上午11时25分 35分钟
最短 2016年4月22日上午9时5分 上午9时35分 30分钟

总生效时数

此纪录由发出信号至取消所有信号视为一次,发出更高信号或改发较低信号不会分开计算 (含计算20毫米大雨提示)。

排名 发出时间 取消时间 持续时间 备注
最长 2021年10月10日上午4时30分 下午3时05分 10小时35分钟 热带风暴狮子山影响,同时亦为三级制暴雨警告期间生效时最长
第二长 2020年5月30日上午5时05分 下午3时30分 10小时25分钟 同时亦为统一暴雨警告期间生效时最长
连同20毫米大雨提示(黄色暴雨警告信号前身)
第三长 2001年7月6日下午6时39分 7月7日上午4时 9小时21分钟
第三短 2020年10月13日下午11时53分 2020年10月14日上午0时30分 37分钟 20毫米大雨提示
第二短 2014年10月4日上午10时50分 上午11时25分 35分钟
最短 2016年4月22日上午9时5分 上午9时35分 30分钟 同时亦为统一暴雨警告期间生效时最短
  • 统一暴雨警告前生效时数最短是2001年6月6日17:10至18:00,维持50分钟

最早生效纪录

  • (新制)黄色暴雨警告:2021年2月26日19:50至20:40,维持50分钟。
  • (旧制)红色暴雨警告:2001年3月25日13:15至14:30,维持1小时15分钟。
  • (新制)红色暴雨警告:2021年6月1日04:25至05:00,维持35分钟。
  • (旧制)黑色暴雨警告:2000年4月14日04:00至08:00,维持4小时。
  • (新制)黑色暴雨警告:2021年6月1日05:00至07:00,维持2小时。
  • 暴雨警告信号:2019年3月5日00:52至02:45,维持1小时53分钟。

最晚生效纪录

  • (新制)黄色暴雨警告:2021年10月8日06:55至09:35,维持2小时40分钟,后改发红色暴雨警告。
  • (旧制)红色暴雨警告:2000年10月20日09:00至12:45,维持3小时45分钟。
  • (新制)红色暴雨警告:2021年10月9日08:05至15:05,维持7小时。
  • (旧制)黑色暴雨警告:2002年8月9日07:30至10:00,维持2小时半。同时亦为最晚发出全年首次发出。
  • (新制)黑色暴雨警告:2021年8月1日14:00至15:00,维持1小时。
  • 暴雨警告信号:2011年10月14日07:00至08:45,维持1小时45分钟。

最晚发出全年首次发出

  • (旧制)红色暴雨警告:2002年8月6日07:40至12:00,维持4小时20分钟。
  • (新制)红色暴雨警告:2020年9月8日07:20至09:15,维持1小时55分钟。
  • (旧制)黑色暴雨警告:2002年8月9日07:30至10:00,维持2小时半。同时亦为最晚生效纪录。
  • (新制)黑色暴雨警告:2021年6月1日05:00至07:00,维持2小时。
  • 暴雨警告信号:2017年9月4日03:30至10:15,维持6小时45分钟。

最早发出全年最后发出

  • (新制)黄色暴雨警告:
  • (旧制)红色暴雨警告:2003年6月11日01:32至02:55,维持2小时34分钟。
  • (新制)红色暴雨警告:
  • (旧制)黑色暴雨警告:2003年6月10日22:58至6月11日01:32,维持1小时23分钟。
  • (新制)黑色暴雨警告:
  • 暴雨警告信号:2007年6月10日02:55至04:00,维持1小时5分钟。

最多发出暴雨警告信号年份

  • 两级制暴雨警告:2001年,共发出9次。(视发出至取消暴雨警告为一次,改发信号不作分开计算)
  • 暴雨警告信号(不分颜色):2016年与2019年,分别共发出10次
  • 三级制暴雨警告:2021年

最少发出暴雨警告信号年份

  • 两级制暴雨警告:2002年,只发出3次。(视发出至取消暴雨警告为一次,改发信号不作分开计算)
  • 暴雨警告信号(不分颜色):2007年、2011年与2015年,分别仅发出2次
  • 三级制暴雨警告:

单日内最多暴雨警告信号生效

  • 暴雨警告信号:2013年9月4日、2016年4月22日,当日曾发出2次,
  • 黄色暴雨警告:2021年6月1日发出5次。
  • 红色暴雨警告:2021年6月1日发出4次。

相隔时间最短再次发出暴雨警告信号

间距 首次取消(黄色)暴雨警告时间 再次发出(黄色)暴雨警告时间
1小时30分钟 2021年10月10日03:00 2021年10月10日04:30

1小时内发出所有暴雨警告信号纪录

只计算三级制︰

日期 黄色暴雨警告信号发出时间 间距 红色暴雨警告信号发出时间 间距 黑色暴雨警告信号发出时间 发出所有信号所需时间
2021年6月28日 04:10 半小时 04:40 10分钟 04:50 40分钟

最弱的暴雨警告信号

旧制标准︰

排名 时间 最高一站60分钟降雨量之地点 最高一站两小时降雨量 最高一站三小时降雨量
旧制红色暴雨警告信号 2001-09-05 08:00 教科文中心分站 40.4mm 不适用
旧制黑色暴雨警告信号 2003-05-05 09:00 大炮台 87.0mm 117.2mm
暴雨警告信号 2016-05-10 09:00 路环分站 0.2mm 不适用

新三级制标准︰

排名 时间 最高一站60分钟降雨量之地点 最高一站60分钟降雨量
旧制红色暴雨警告信号 * 2001-09-05 08:00 九澳分站 24.0mm *
旧制黑色暴雨警告信号 * 2003-05-05 09:00 教科文中心分站 53.4mm *
暴雨警告信号 2016-05-10 09:00 路环分站 0.2mm
黄色暴雨警告信号 # 2020-10-05 10:10 港澳码头 5.6mm
红色暴雨警告信号 # 2020-09-08 07:50 路环分站 41.6mm
黑色暴雨警告信号 2021-08-01 14:05 东亚运 78.4mm

* 按一小时雨量计算

# 如发出更高级别暴雨警告信号,则不计算在内

最强的暴雨警告信号

旧制标准︰

排名 最高一站60分钟降雨量之地点 时间 最高一站两小时降雨量 时间 最高一站三小时降雨量
旧制红色暴雨警告信号 大潭山气象站 2000-04-03 06:00 93.4mm 2000-04-03 06:00 103mm
旧制黑色暴雨警告信号 教科文中心分站 2000-04-14 05:00 185.4mm 2000-04-14 06:00 246.4mm
暴雨警告信号 纪念孙中山公园 2013-05-22 04:00 140.8mm 不适用

新三级制标准︰

排名 时间 最高一站60分钟降雨量之地点 最高一站60分钟降雨量
旧制红色暴雨警告信号 * 2000-08-23 20:00 大潭山气象站 80.4mm *
旧制黑色暴雨警告信号 * 2000-04-14 04:00 教科文中心分站 93.2mm *
暴雨警告信号 * 2013-05-08 20:00 海事博物馆 86.4mm *
黄色暴雨警告信号 # 2021-06-24 06:45 大潭山气象站 46.8mm
红色暴雨警告信号 # 2021-06-22 08:20 纪念孙中山公园 71.4mm
黑色暴雨警告信号 2021-06-01 06:00 大炮台山 119.6mm

* 按一小时雨量计算

# 如发出更高级别暴雨警告信号,则不计算在内

最强的无暴雨警告信号

旧制标准︰

排名 时间 最高一站60分钟降雨量之地点 最高一站两小时降雨量
暴雨警告信号 2015-09-21 06:58 路环分站 84.0mm

新三级制标准︰

排名 时间 最高一站60分钟降雨量之地点 最高一站60分钟降雨量
旧制暴雨警告信号 2015-09-21 06:58 路环分站 54.2mm[36]
新三级制暴雨警告信号 2021-07-19 13:10 海事博物馆 26.8mm

暴雨纪录之最

最高一小时雨量纪录

排名 时间 地点 最高一小时降雨量 当日发出最高警告信号 天气系统
1 1964-09-06 东望洋山 125.1mm 三号风球 台风露比
2 2021-06-01 大炮台山 119.6mm 黑色暴雨警告信号 低压槽
3 1982-05-29 大炮台山 107.2mm 没有 低压槽
4 1987-04-05 大炮台山 100.4mm 没有 低压槽
5 2021-06-28 纪念孙中山公园 98 mm 黑色暴雨警告信号 活跃西南气流
6 1982-08-18 大炮台山 94.0mm 没有 低压槽
7 2000-04-14 教科文分站 93.2mm 黑色暴雨警告信号 低压槽

最高60分钟雨量纪录

排名 时间 地点 最高60分钟降雨量 24小时内发出最高警告信号 天气系统
1 1964-09-06 东望洋山 125.1mm 十号风球 台风露比
2 2021-06-01 (06:00) 大炮台山 119.6mm 黑色暴雨警告信号 低压槽
3 2021-06-28 (05:10) 纪念孙中山公园 115.8mm 黑色暴雨警告信号 活跃西南气流
4 1982-05-29 大炮台山 107.2mm 没有 低压槽
5 1987-04-05 大炮台山 100.4mm 没有 低压槽
6 1982-08-18 大炮台山 94.0mm 没有 低压槽
7 2000-04-14 (04:00) 教科文分站 93.2mm 黑色暴雨警告信号 低压槽

最高单日雨量纪录

排名 时间 地点 最高日总降雨量 发出最高警告信号 天气系统
1 2021-06-01 大炮台山 423.4mm 黑色暴雨警告信号 低压槽
2 2000-04-14 教科文中心分站 400.0mm 黑色暴雨警告信号 低压槽
3 1972-05-10 大炮台山 348.2mm 没有 低压槽
4 2013-05-22 纪念孙中山公园 333.0mm[37] 暴雨警告信号 低压槽
5 1982-05-29 大炮台山 331.8mm 没有 低压槽
6 1982-05-28 大炮台山 329.8mm 没有 低压槽
7 1923-10-31 东望洋山 316.6mm* 没有 不详
8 2021-10-10 大炮台山 316.4mm 红色暴雨警告信号、八号东南风球 热带风暴狮子山

* 备注︰澳门对于1952年之前的单日雨量计算,为早上9时至翌日9时。

最高24小时雨量纪录

排名 时间 地点 最高日总降雨量 发出警告信号 天气系统
1 1982-05-28 09H

1982-05-29 09H

大炮台山 612.6mm 没有 低压槽

错误发出暴雨警告

暴雨演习真假难分

2016年3月22日澳门“暴雨演习”,由于教青局与气象局在演习前一日沟话,并认为即使演习当天有雨,雨势直接导致停课的机会较微,因此模拟当天早上6:30-6:50分发出暴雨警告信号,然而教青局网站、澳广视及学校通报系统却显示暴雨警告生效,并且误发停课资讯,[31]加上当时出现了雷雨天气,在此时进行演习,因而出现真假难分的情况,气象局没有在实施演习前,以其专业角度终止是次演习[38],并且当天早上6-8时的两小时雨量曾录得44毫米,令不少学生误以为停课[24],最后气象局对外称未有发出暴雨警告信号,澳广视亦在早上7时多称这只是“教青局模拟停课演习,要如常上课”,同时教青局网站及手机APP在早上7-8时超过56万人次访问,超出网站负荷,使市民无法登入进行核实。事件造成当天早上交通严重瘫痪。

气象局误发黑雨

2020年6月16日,澳门气象局网站显示︰“黑色暴雨警告信号于2020年6月16日10时36分发出,预料雨势将会维持。”,但当时澳门没有出现落雨,加上还未实施新三级暴雨警告信号,因此此为气象局错误发布、实际未有生效。

关于暴雨警告的法规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1. 第17/2020号行政命令. 澳门印务局. 2020年6月1日 [2020年6月1日]. 
  2. 电台新闻>气象局: 越早預报天气準确率降低(2021.07.14 11:30). www.tdm.com.mo. [2021-09-19]. 
  3. 2004-08-11 暴雨警告信号 (PDF). 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 [2020-05-22]. 
  4. 4.0 4.1 4.2 4.3 气象局争取年内修订暴雨警告信号 分三级别 精确降雨量基準. 力报. 2019年7月4日 [2019年7月18日]. (繁体中文)
  5. 气象局推出“20毫米大雨提示”. 澳门新闻局. 2019年9月2日. (繁体中文)
  6. 20毫米大雨提示. 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 2019年9月14日 [2020年3月2日]. (繁体中文)
  7. 第17/2020号行政命令. 澳门印务局. 2020年6月1日 [2020年6月1日]. (繁体中文)
  8. 暴雨警告3级制9月起实施. 澳广视. 2020年6月1日. (繁体中文)
  9. 电台新闻>气象局综合考慮科学数据及市民需要发暴雨警告. www.tdm.com.mo. [2020-06-19]. 
  10. 旧暴雨警告信号. 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 [2020-05-22]. 
  11. 暴雨警告信号. 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 [2020-05-22]. 
  12. 12.0 12.1 澳门电台. 气象局称发暴雨警告考慮雨区范围移动等因素. 2014-10-04 [2014-10-04]. 
  13. 当悬挂暴雨讯号. 澳门教育暨青年局. [2013-05-26]. 
  14. 澳门电台. 气象局教青局提前沟通发布暴雨警告. 2013-07-06 [2013-07-06]. 
  15. 澳门电台. 风暴暴雨停课规定修改. 2013-11-18 [2013-11-18]. 
  16. regadmin. 恶劣天气下之课堂及考试安排. Registry, UM. [2021-08-15] (繁体中文). 
  17. 恶劣天气下之措施. 澳门理工学院. 
  18. 教青局优化暴雨信号生效时的上学安排.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入口网站. [2021-08-15] (繁体中文). 
  19. 暴雨水浸服务提示 进入第二阶段试验 - 正报新闻. www.chengpou.com.mo. [2021-08-17]. 
  20. 澳门人才网(www.Job853.com). 暴雨水浸提示扩全澳. 澳门人才网 | Job853.com. [2021-08-17]. 
  21. 气象局研水浸提示短讯服务預早发放 - 正报新闻. www.chengpou.com.mo. [2021-08-15]. 
  22. 气象局向街坊会介紹暴雨水浸提示服务.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入口网站. [2021-08-12] (繁体中文). 
  23. 澳门水浸討论区 - 第5頁 - 澳门时事话题 - 澳门流动社区 CyberCTM.com. forum.cyberctm.com. [2021-08-15]. 
  24. 24.0 24.1 24.2 【爱瞞来论】不敢公开的真相 暴雨天气举行“暴雨演习”是拿市民开玩笑 气象局也有责任. 爱瞒传媒. 2016-03-25 [2021-08-12] (美国英语). 
  25. 民署密切留意及跟进暴雨引发水浸情況.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入口网站. [2021-08-15] (繁体中文). 
  26. 暴雨警告信号记录由2000年开始. [2020-03-01]. 
  27. 澳门今早多处水浸 气象局为迟发暴雨警告致歉-搜狐新闻. news.sohu.com. [2021-08-16]. 
  28. 官无憂患 民有隐憂. 澳门时报. 2010-09-23 [2016-08-12]. 
  29. 陈明金促官员问责制共締阳光政府. 陈明金 施家伦 宋碧琪议员服务网. [2016-08-12]. 
  30. 气象局持续优化暴雨信息的发布能力.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入口网站. [2020-05-30] (繁体中文). 
  31. 31.0 31.1 暴雨停课急转彎!“演习”玩殘学生家长 教青局澄清是澳广视误报. 论尽媒体 AllAboutMacau Media. 2016-03-21 [2021-08-12]. 
  32. 气象局解释上周五微云团突袭事件 梁嘉静︰暴雨信号过半数準确不算低. 论尽媒体 AllAboutMacau Media. 2016-04-25 [2021-08-16]. 
  33. 力报. 有片!澳门暴雨警告太遲出? 气象局:朝早7点仅10毫米雨量 未达标发布. 力报. [2021-08-16]. 
  34. 暴雨期间多段道路水浸一度需封路. [2020-05-30]. 
  35. 至中午12时黑沙环区总雨量录210毫米. [2020-05-30]. 
  36. 9月21日早上强降雨之投诉事宜.pdf. www.docdroid.net. [2021-09-16] (英语). 
  37. SMG - 地球物理暨气象局. www.smg.gov.mo. [2021-06-06] (中文). 
  38. 事由:有关地球物理暨气象局之问题. 澳门公职人员协会. [2021-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