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肌炎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皮肌炎
Dermatomyositis
在幼年型皮肌炎的病患的指关节处有红色的丘疹,称为Gottron氏丘疹
症状皮疹、肌肉无力、体重减轻、发烧[1]
并发症钙质沉着、肺部感染、心血管疾病[1][2]
常见始发于四十到五十岁[3]
病程长期[1]
肇因不明[1]
诊断方法依症状、血液试验、肌电图肌肉活检判断[3]
相似疾病或共病多发性肌炎包涵体肌炎硬皮病[3]
治疗药物、物理治疗、运动、热疗、矫形器、辅具、休息[1]
药物皮质类固醇氨甲蝶呤硫唑嘌呤[1]
盛行率每年每十万人有一名[3]
分类和外部资源
医学专科风湿病学

皮肌炎(Dermatomyositis)是影响肌肉的长期炎症[1],其症状包括,以及肌肉随时间的日益无力[1],可能是突然发生,也可能是在数个月内病情发展所出现[1],其他症状包括肌肉无力、体重减轻、发烧、肺部感染或是对光敏感[1]。并发症包括有皮肤及肌肉的钙质沉着[1]

皮肌炎的病因不明[1],目前医学理论将其归类在自体免疫性疾病或是病毒感染的结果[1]。皮肌炎是一种炎性肌病[1]。诊断会依症状、血液试验、肌电图肌肉活检来判断[3]

皮肌炎无法治愈,不过治疗可以改善其症状[1]。治疗方式包括药物、物理治疗、运动、热疗、矫形器、辅具及休息[1]。一般会使用皮质类固醇类的药物,若效果不佳,也可以配合氨甲蝶呤硫唑嘌呤使用[1]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也可以改善症状[1],大部分的人在治疗后症状有改善,有少数是在治疗后完全没有症状[1]

每年每十万人会有一人罹患皮肌炎[3],多半出现在四十多岁到五十多岁的妇女,其罹患比例较同年龄的男性要高[3],,不过任何年龄都可能罹患皮肌炎[3]。1800年代首次有针对皮肌炎的描述[4]

注:香港艺人鲁芬死于皮肌炎

参考资料

  1.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Dermatomyositis. GARD. 2017 [13 July 2017] (英语). 
  2. Callen, Jeffrey P.; Wortmann, Robert L. Dermatomyositis. Clinics in Dermatology. 2006-09-01, 24 (5): 363–373. ISSN 0738-081X. PMID 16966018. doi:10.1016/j.clindermatol.2006.07.001. 
  3.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Dermatomyositis. NORD (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Rare Disorders). 2015 [13 July 2017]. 
  4. Dourmishev, Lyubomir A.; Dourmishev, Assen Lyubenov. Dermatomyositis: Advances in Recognition, Understanding and Management.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2009: 5. ISBN 9783540793137 (英语). 

 本条目引用的公有领域材料来自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的文档《NINDS Dermatomyositis Information Page》 (查询于2016-12-12)。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