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青人

求闻百科,共笔求闻

穿青人,又称穿青族川青人[1]川青族青族[2],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个民族归属有争议的族群。中国政府把穿青人归类为汉族的分支[3],但是,大部分穿青人自认为是一个独立于汉族的所谓“民族”[4]。穿青人主要分布在贵州的偏远山区里,也有一些住在县城,有67万左右。

历史

由于穿青人的来源有土著说和分支说,造成穿青人的历史有所不同。

土著说

穿青人这个名称在官方记载最早见于乾隆《威宁州志》,继后是光绪《平选州续志》和民国《大定县志》、《镇宁县志》、《平坝县志》。《平远州续志》和《大定县志》是在记述同治初年农民起义时提到的,是因其“衣尚青”,所以“又曰穿青”[5]。在《镇宁县志》则把“穿青”作为该县的独立民族;在民间记载方面,清康熙三年吴三桂平水西之后流传于民间的木刻唱本《水西传》记有了“穿青”这个民系,并与水西境内的彝族苗族仡佬族龙家人蔡家人羿人白族仲家布依族的一支)等八个民系并列,统称“九种夷蛮”。由历史文献可知“穿青”这个名称,至迟在清初就有了。

分支说

民族专家宋蜀华先生为代表的部分学者认为:穿青人是汉族的一支,是明朝朱元璋傅友德沐英征讨云南时从江西,江苏等省随军迁移到贵州的。战争结束后,大军就地垦戍,这部分随军汉人(包括军人和他们的家属)留居当地,和当地土著通婚融合,天长日久就成了今天的穿青人。

识别过程

1953年,中国政府开展了第一次人口普查。两年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在贵州组建工作组,由费孝通带头进入穿青人聚居区实地调查。四个多月后工作组完成《贵州省穿青人民族成分调查报告》,判断穿青人是明朝初年及以后一段时间内进入黔西少数民族地区的汉族移民,最终认定穿青人是汉族而不是少数民族。

当时费孝通认为:“迁居到少数民族地区的汉人,前后有若干批。早去的汉人曾经长期和内地隔绝,和后去的汉人,在语言、风俗习惯上有一定的区别,并且受到后去汉人的歧视,因而自认和汉人有区别,在新中国成立后,有人要求承认是少数民族。例如贵州的穿青、广西的六甲等。”政府出于民族团结、维护稳定的目的,允许穿青人将民族成分填写为“青”。

1978年9月,费孝通政协全国委员民族组会议中重申:“穿青是汉人,是汉族中的一部分,并不是少数民族。”同时他强调:“必须在政治、经济上对穿青人适当照顾,帮助他们更快地发展起来”。

1981年,贵州省政府开展全省未定民族的识别工作。织金县、纳雍县、大方县民族事务委员会组成工作组,对穿青人民族成分进行第二次调查。1985年2月,工作组在《贵州省穿青人民族成分调查报告》中,提出穿青人是以贵州土著民族为主,与迁入人口融合而生的少数民族。结论“穿青是一个单一的少数民族,不是汉族”。该报告未获政府批准。同年,中国大陆实施身份证制度。1982年4月,贵州省政府下发《中共贵州省委常委办公会议纪要》,指示穿青、蔡家等人群的民族成分问题“没有明确解决之前,先维持现状。即:凡已经按少数民族对待的仍按少数民族对待,填写民族成分时原来怎么填写仍然怎么填写”。1986年2月,公安部、原国家民族委员会颁布《关于居民身份证使用民族文字和民族成分填写问题的通知》([86]公治字14号),该通知对身份证“民族”一栏填写做出如下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已认定为少数民族,但尚未明确是单一少数民族或为某一少数民族成员的,可填写“××人”;已定汉族(如穿青人)而本人有意见的,仍应填写为“汉族”。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后,中国政府正式确认56个民族。穿青人仍归入汉族[6]。至今,穿青人仍想成为一支独立民族,因为中国实行的民族政策,使少数民族在政治生育、教育、就业等方面享有优侍,并可以基于民族自治制度获得政治特权,将穿青人归于汉族则不会拥有这些权利。出于民族团结、维护稳定的目的,为避免穿青人因身份证填写问题不断上访闹事,经原国家民族委员会同意,公安部批复贵州省公安厅(公治〔2003〕118号),自称为穿青人者可以拥有“民族”一栏标示为“穿青”的身份证,修订了[86]公治字14号的规定。

分布和人口

1954年普选登记,穿青人有二十四万八千多人。2000年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中,自报穿青人有67万左右。主要分布在贵州省西部的毕节安顺六盘水黔南黔西南五个地州市所属的二十多个县内[6]毕节地区织金县纳雍县各有穿青人20多万,占半数以上[1][7]

文化

穿青人在节日、婚姻、丧葬等方面的习俗多数与周围民族不同[1]。 大多数集中于织金县和纳雍县,另一些生活在大方县、水城县、关岭县、清镇市、普定县、六枝(特区)县。 彝族称穿青族为Sher tu或Sher feizu,意思是“白皮肤的汉人”或是“吃蛇的汉人”,另有一些当地人称穿青族人为“大脚板”、“大袖子”。 穿青族将自己看作是特别的部族,尽管他们说汉语,从历史上来看他们属于汉族,但是政府将他们列入“未识别的民族”。

信仰

穿青人以猴为图腾崇拜。祭祀“五显”兵马是猴类山魈[7]。至今还保持五显坛的信仰[1]

服饰

妇女没有缠脚的习俗[7][注 1]。当代,穿青服饰在大部分地区已近消失,只在偏远地区明显可见[1]

语言

穿青人原先使用一种汉语方言,称“老辈子话”(今仍流行于黔东南及黔南地区),今多普遍使用贵州官话,但多数地区仍有这种方言的痕迹,如“f”变“h”,“ian”变“ie”等,可能与江西、湖北、湖南通行的汉语方言有渊源关系,关于“老辈子话”是否为独立民族语言,目前尚未有明确的证据。

参见

注释

  1. 汉族中的客家人亦没有缠足的习俗。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1.3 1.4 穿青人服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网站 来源:贵州民族文化宫. 2010-09-20 [2018-03-01] (简体中文). 
  2. 56个民族之外"穿青人"民族获认可 被写上身份证. 网易. 2014年5月8日 [2014年5月8日]. 
  3. 国家民委:近期未确认新的民族 现有民族仍是56个. [2015-09-21]. 
  4. 穿青人是什么族? 一个宁愿死也不肯变成他族的民族. [2015-09-21]. 
  5. 穿青人与傩戏.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资料来源:中共织金县委 织金县人民政府. [2010-12-01] (简体中文). 
  6. 6.0 6.1 周鹏、吴桂霞. 贵州穿青族未被承认少数民族地位 人数近70万. 新浪网 来源:南都周刊. 2010年11月24日 [2010-12-01] (简体中文). 
  7. 7.0 7.1 7.2 王景才. 纳雍穿青人民俗风情. 新华网 来源:中共纳雍县委宣传部. 2008-08-21 [2010-12-01] (简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