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區

求聞百科,共筆求聞
黔江區
市轄區

黔江區地圖

重慶的地理位置
概覽
國家 中國
隸屬行政區重慶市
區劃類別市轄區
區劃代碼500114
政府駐地城西街道
現任區委書記徐江
現任區長周恩海
地理
人口及經濟
總人口(2006)510,000
其它
時區UTC+8北京時間
電話區號+86 (0)23
網站:www.qianjiang.gov.cn

黔江區位於重慶市東南部,公路距離重慶主城區425公里,是重慶市唯一的一個少數民族自治縣改設的市轄區,設區後仍比照民族自治地方,享受民族優惠政策。[1]

建制沿革

  • 建安之年(201),益州牧劉漳置丹興縣,為黔江建縣之初。
  • 公元280年,晉實行州郡縣三級制,丹興廢,其地併入涪陵、漢夏二縣。
  • 北周保定四年(564),在彭水置奉州(建德三年改名黔州),縣為其屬地。
  • 隋開皇五年(585)置石城縣
  • 唐武德元年(618)石城縣改屬黔州,天寶元年(742)改名黔江,屬黔安郡(黔州)。
  • 清初,黔江縣屬重慶府。十三年(1735)酉陽土司"改土歸流"後,置酉陽直隸州,廢黔彭直隸萬,復置黔江縣,屬酉陽直隸州。
  • 民國元年(1912)廢府,州、廳,黔江直屬省。
  • 1949年11月25日,成立黔江縣人民政府,隸屬川東行政專區。1950年1月23日,置酉陽專區,領酉陽秀山黔江3縣。1952年9月,酉陽專區併入涪陵專區,黔江隨之屬涪陵專區。1983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黔江縣,建立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
  • 1988年5月18日經國務院批准(從原涪陵地區10縣中將酉秀黔彭石五個自治縣劃出單設)成立四川省黔江地區,轄石柱土家族自治縣、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黔江土家苗族自治縣、酉陽土家苗族自治縣、秀山土家苗族自治縣。
  • 1997年重慶市升格為直轄市後,按照西南脫貧致富「城市帶農村」的原則,納入重慶市管理,同年3月17日經國務院批准,以扶貧為目的成立"重慶市黔江開發區"。2000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原重慶市黔江開發區、黔江土家苗族自治縣,設立"重慶市黔江區",隸屬重慶直轄市管理,並實際上為重慶市代管酉陽秀山彭水三縣機關。
  • 黔江區為全國農業標準化示範縣 ,獲得過「全市退耕還林工作先進區」、「最具風情民俗文化旅遊目的地」、「全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示範縣」、「全國平安鐵路示範區」等榮譽稱號。黔江區是武陵山區的中心城市之一,為重慶市六大區域性中心城市之一。
  • 黔江區東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豐縣,西接彭水苗族自治縣,南連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縣,北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至2014年,黔江區幅員面積2402平方公里,轄6個街道、12個鎮、12個鄉。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黔江區戶籍人口53.6萬人(常住人口44.5萬人),其中以土家族、苗族為主的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73.3%。
  • GDP 202.55億(2015年)

地理

  • 黔江區位於重慶市的東南邊緣,地處武陵山腹地,東臨湖北省的咸豐縣,西界彭水縣,南連酉陽縣,北接湖北利川市,是渝、鄂、湘、黔四省市的結合部。
  • 轄區範圍在東經108度28分至108度56分,北緯29度4分至29度52分之間。東西寬45公里,南北長90公里。全區幅員面積為2398.7平方公里。
  • 最高點灰千粱子海拔高度為1938.5米,最低點為黑溪河谷馬斯口,海拔320米。
黔江(1981−2010)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歷史最高溫 °C(°F) 21.2
(70.2)
27.6
(81.7)
31.6
(88.9)
34.2
(93.6)
35.1
(95.2)
37.2
(99.0)
38.4
(101.1)
39.5
(103.1)
36.6
(97.9)
33.6
(92.5)
27.0
(80.6)
19.8
(67.6)
39.5
(103.1)
平均高溫 °C(°F) 8.3
(46.9)
10.1
(50.2)
14.7
(58.5)
20.9
(69.6)
25.3
(77.5)
28.0
(82.4)
30.8
(87.4)
31.2
(88.2)
26.9
(80.4)
20.7
(69.3)
15.7
(60.3)
10.2
(50.4)
20.2
(68.4)
日均氣溫 °C(°F) 4.9
(40.8)
6.6
(43.9)
10.3
(50.5)
15.7
(60.3)
20.1
(68.2)
23.2
(73.8)
25.8
(78.4)
25.6
(78.1)
21.8
(71.2)
16.4
(61.5)
11.6
(52.9)
6.5
(43.7)
15.7
(60.3)
平均低溫 °C(°F) 2.5
(36.5)
4.1
(39.4)
7.3
(45.1)
12.1
(53.8)
16.4
(61.5)
19.8
(67.6)
22.3
(72.1)
21.7
(71.1)
18.4
(65.1)
13.7
(56.7)
8.9
(48.0)
4.0
(39.2)
12.6
(54.7)
歷史最低溫 °C(°F) −4.0
(24.8)
−4.2
(24.4)
−2.2
(28.0)
3.0
(37.4)
8.5
(47.3)
12.9
(55.2)
15.7
(60.3)
14.7
(58.5)
10.8
(51.4)
3.6
(38.5)
−0.9
(30.4)
−4.0
(24.8)
−4.2
(24.4)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21.4
(0.84)
31.2
(1.23)
46.8
(1.84)
109.4
(4.31)
163.7
(6.44)
177.9
(7.00)
184.7
(7.27)
163.2
(6.43)
103.0
(4.06)
96.3
(3.79)
55.6
(2.19)
19.6
(0.77)
1,172.8
(46.17)
資料來源:中國氣象數據網[2]

行政區劃

黔江區下轄6個街道辦事處、15個、9個[3]

城東街道城南街道城西街道正陽街道舟白街道馮家街道阿蓬江鎮石會鎮黑溪鎮黃溪鎮黎水鎮金溪鎮馬喇鎮濯水鎮石家鎮鵝池鎮小南海鎮鄰鄂鎮白石鎮中塘鎮沙壩鎮太極鎮五里鎮水市鎮蓬東鄉杉嶺鄉水田鄉白土鄉金洞鄉新華鄉

人口

總人口48.15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5.63萬人。民族有漢族土家族苗族回族等14個,其中,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72.4%。人口密度為199人/平方公里。

交通

黔江站

文化教育

城區共有中學6所:黔江中學、新華中學、民族中學、實驗中學、人民中學、平壩中學,其中普通高中三所,民族中學,黔江中學,新華中學,小學3所:人民小學、黔江實驗小學、民族小學,有一廣播電視大學,重慶市黔江區民族職業教育中心,黔江旅遊職業學院,黔江經貿職業學院。黔江擁有一家廣播電視集團和一家報業公司。即1991年成立,1992年7月18日正式開播的黔江電視台和1988年成立的武陵都市報。

旅遊資源

參考文獻

  1. 黔江等五縣改置民族自治縣
  2. - 气象数据 -中国气象数据网. [2012-06-17] (簡體中文(中國大陸)).  已忽略文本「 China」 (幫助)
  3. 國家統計局. 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北京: 國家統計局. 2023. 

外部連結